医药股接下去的投资思路

用户头像
默默_巴林马
 · 上海  

著名投资人林园最近因为业绩不佳可被喷惨了,江湖骗子之声不绝于耳。这也好理解,从去年9.24开始的这轮牛市,林园的重仓方向——中药、大消费的表现太差了。昨天在家里,我也被我爸指着鼻子骂,说我上了林园的当了。看过默默一些列文章的都知道,我是林园投资理念的坚定执行者。

芯片ETF气势如虹

中药ETF萎靡不振

所以这段时间我也过得非常痛苦。但我首先提醒自己:科技股你懂吗?答案是:不怎么懂。林园说的有句话非常有道理:投资要把防范风险放在首位。而风险来自于需求的不确定性。比如最近火热的AI赛道,其中的有些公司虽然很优秀,但未来依然会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比如马曼然最近提到的AI端侧芯片,国内有一家公司叫瑞芯微在这个领域破有实力。但是这个领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以机器人大小脑为例,国外大厂英伟达英特尔暂且不论,国内有地平线旗下地瓜机器人、黑芝麻智能的竞争,还有BAT等大厂的潜在入局可能性。瑞芯微现在的市盈率又很高,我实在没有下手的勇气。

所以,科技、特别是人工智能肯定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但要在这个领域赚大钱难度其实很大。其核心在于竞争的激烈和未来需求的不可预测性。所以,马曼然建议用20—30%的仓位参与我觉得是比较合理的。如果有好的打新机会,也是应该积极参加的。

那么,什么是未来确定性的需求?特别要考虑到中国将来年轻人口不断减少,深度老龄化的背景。未来确定性的需求之一就是老年人的健康需求。除了林园提到的老年人三大病(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之外,肿瘤和肾病也是大病种。

近几年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化学药的占比一直保持在六成以上,2025上半年为60.64%,中成药的占比保持在23%至24%左右,生物药的占比则有稳步增长态势,2025上半年升至15.03%。这就提示我们,投资医药股,必须对具有真正创新研发实力的生物医药公司给予一定的重视。

2025H1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化药及生物药TOP20品牌

出现在榜单中的中国创新药企都具备很强的实力。百济神州信达生物Biotech的代表。翰森制药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包括恒瑞医药是由仿制药成功转型至创新药的佼佼者。人福医药包括恩华药业则在具有高行政壁垒的麻醉药、中枢神经领域占据垄断地位。未来万亿级别的创新药企业大概率会在它们几个中间率先诞生。

再看中药。从中成药大类分布情况看,心脑血管疾病用药的占比在22.09%,遥遥领先,但2025上半年销售额微跌3.44%。这一方面是疫情期间高基数的影响,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用药高峰目前还没有到来。但林园对行业的布局喜欢在一个行业还处于萌芽期的时候进行投资。设想一下,片仔癀如果年净利润真的到了100个亿,也许最佳的投资窗口已经错过了。和人工智能领域现在的百家争鸣不同,在三大病的用药方面,经过我的观察,用药格局基本稳定下来了。治疗三大病及其并发症的中药,数来数去其实也就这么几种。

2025H1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中成药TOP20品牌

天士力医药集团的复方丹参滴丸以19.3亿元“封王”,上海医药旗下的麝香保心丸以17.1亿元紧追其后,步长制药的脑心通胶囊以14.9亿元排在TOP3。以岭药业凭借参松养心胶囊和通心络两款专利药物也占据一席之地。林园的心头好达仁堂则因为速效救心丸主要在药房端,所以累计销量是不如丹参滴丸的。但是我们也可以基本梳理清楚涉及三大病的龙头企业了:天士力步长制药以岭药业达仁堂上海医药。林园自己说没涨的不说,我估计除了达仁堂,其他企业他多少都投了一点。

至于云南白药片仔癀同仁堂这三大老字号,则各有优势。云南白药以白药系列和牙膏为基石,凭借着强大的品牌优势在普药方面也表现不错。比如前一段时间默默调研的血塞通,白药的产品就卖的相当不错。这一点在半年报上管理层也特别提到了。云南白药未来的增长点在于中药的研发、创新药、日化产品的拓展以及中药资源的上下游整合。

片仔癀近期的麻烦在于疫情期间的高基数叠加牛黄价格的上涨。库存消化和成本回落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药绝对是好药。默默跑了线下门店,调研的结果是核心产品销量没有问题。未来随着成本回落以及库存清理,重回10%左右的增长应该是大概率事件。而股价往往会提前于业绩反弹。(参考恒瑞医药和港股白酒股珍酒李渡

同仁堂则是老字号中默默目前最没有底的一家。尽管安宫牛黄丸一家独大,但并非独家产品。根据默默在药店的观察,片仔癀广誉远天士力达仁堂的安宫都对同仁堂的安宫构成了蚕食。而同仁堂其他的普药则面临较为激烈的竞争,毛利率普遍又不是很高。同仁堂未来的发展一是要依靠优秀的管理层,加强品牌建设和品质把控。而管理层又是同仁堂诟病较多的地方。另一方面依赖于老龄化带来的需求扩大。但这种需求目前来看不会是爆发式的增长。至于创新,同仁堂在这方面也进展较慢。所以默默个人理解,同仁堂未来会成长,但成长性不如云南白药、片仔癀以及一众专利中药企业。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

1,未来医药仍然作为基石,但要高度重视科技股的投资机会,特别是国家大力强调发展的硬科技领域。

2,医药股的投资要重视创新药,应该配置20—30%的创新药。百济神州恒瑞医药翰森制药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华东医药都有机会冲击万亿市值。(目前来看,百济神州和恒瑞可能性最大)

3,中药股投资以白药和片仔癀两大保密品种为基石,适当布局在老年病方面有建树的企业——天士力、达仁堂、以岭药业、步长制药、上海医药等。关键是投资中药得有买了就睡大觉的心态。否则这个行情,看着科技股涨,中药股纹丝不动,心态容易崩。默默经历了15年科技牛泡沫破裂的惨状,也看着茅台等一众蓝筹白马在泡沫破裂后开启牛市征途。这次科技依然会走牛,但以百恒为代表的创新药企业和以云片为代表的优秀中药企业也一定会走出慢牛格局。

$XD片仔癀(SH600436)$ $云南白药(SZ000538)$ $达仁堂(SH60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