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格力收购银隆提案中导致的股权变化

用户头像
天下晃晃悠悠
 · 湖南  

2016年当时的前十大股东是
1、格力集团 18.22%
2、京海担保8.91%
345678都是机构
10、董明珠0.74%

根据方案设计,格力将通过增发新股支付收购对价并募集配套资金:
增发规模收购银隆需增发新股支付130亿元对价;配套融资97亿元需进一步增发新股。稀释比例两轮增发后,所有原有股东的持股比例将同比稀释约20%。例如:第二大股东河北京海担保持股比例从8.91% → 7.1%;第三大股东证金公司持股比例从2.99% → 2.4%

增发配套融资摊薄股东股份,这些摊薄的股份去哪里了?

银隆原股东(获得约8.35亿股)
格力通过发行新股支付130亿元收购对价,向银隆原21名股东发行约8.35亿股(发行价15.57元/股),占增发总量的56.5%。
银隆原股东通过股权置换成为格力新股东,例如银通投资集团等原持股方将直接持有格力股份。

配套融资认购方(获得约6.42亿股)
格力向8家特定对象发行6.42亿股(募资97亿元),占增发总量的43.5%。

主要认购方及占比格力集团:认购41.88亿元(持股比例维持18.22%,未稀释);
员工持股计划:认购23.8亿元,其中董明珠出资9.37亿元(占39.52%);
其他投资者:包括珠海拓金、中信证券等具有珠海背景的机构。

员工持股计划(含董明珠)的股份增量
员工持股计划通过配套融资获得1.53亿股(占比2.04%),董明珠个人持股比例从0.74%升至1.3%-1.4%,成为第四大股东。

收购银隆后格力的股权结构:
1、格力集团 18.22%
2、银隆原股东 11.13%
3、京海担保7.13%
4、员工持股计划2.04%

如果收购成功,算上一致行动人,格力大股东可能会易主。

魏银仓侵占资金明细(总计超24亿元)

骗取政府财政补贴:1.1亿元
2013年9月,魏银仓将珠海市金湾区拨付的1.123亿元科技扶持资金,以“还借款”名义转入其个人控制的银隆集团账户。经查,该项目设备与产能均不存在,涉嫌诈骗罪。

冒领公司补偿款:1.5亿元
2016年,魏银仓私自用银隆集团名义签订补偿协议,侵吞本应归属银隆的补偿款(含1亿元政府资金及0.5亿元竞业禁止补偿款)。

虚增设备采购款:2.6亿元
2014年,银隆以4.99亿元采购深圳格银公司的设备,但格银实际以2.24亿元转购其他厂家设备,差价2.6亿元流入魏银仓亲属账户(格银法人为其妻妹)。

虚构工程合同:1.7亿元
2014年,银隆向河南开宇建筑公司支付土方工程款1.7亿元,但工程未实际施工,资金被魏银仓等人转移。

重复出售专利套现:0.95亿元
2015年,魏银仓将已作价1亿元转让给银隆的专利,再次以9500万元出售给公司。

关联交易转移货款:2.12亿元
2013–2016年,银隆向魏银仓实际控制的“神通”公司出售车辆及充电桩,但2.12亿元货款未收回。

债务抵销侵占:3.75亿元
2016年,魏银仓通过虚假债务抵销,使关联公司欠款3.75亿元被违规核销。

最终卷款潜逃:10亿元
2018年底,魏银仓以“赴港养病”为名逃往美国,带走最后搜刮的10亿元资金(含挪用科研经费及关联交易赃款)。

2021年8月,格力电器18.28亿元 拍得银隆30.47%股权(估值较2016年缩水85%),加上董明珠委托表决权,合计控股47.93%。银隆更名为“格力钛”。
2022年净亏损 19.05亿元,净资产从21.47亿缩水至 2.37亿元,资产负债率逼近100%。历史遗留债务包括 11.5亿元对赌协议赔偿阳光保险仲裁)及多起买卖合同纠纷。

格力电器为什么要21年收购一个5年前收购被否5年时间经营的一塌糊涂22年即将净亏损19.05亿元的公司?是不了解这个公司还是太了解这个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