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降又不敢降——格力的利润困局与晶弘的尴尬诞生

用户头像
天下晃晃悠悠
 · 美国  

本文首发于卖空调的老油条

🧩 一、外观谜题:

先给大家看三台空调👇(我已经把 LOGO 都抹掉了。)

你能分清楚它们分别是什么型号吗?我想,即便拿去让 AI 识别,或者在淘宝上搜图,也不一定能分得出来——因为它们外观完全一样。

现在揭晓答案:

👉 第一台是 晶弘

👉 第二台是 云佳

👉 第三台是 云佳 Pro

没错,这三台外表一模一样的空调,竟然是三个不同型号。更有趣的是,还有一个“云欢”,同样是同模具制造。

表面看似不同品牌,其实是一场换壳的“内战”。

⚙️ 二、参数对比:功能几乎一样,价格却差一截

三台机的基础功能——18 分贝静音、内机自清洁、睡眠模式——完全一样。区别只在细节参数:

同模具、近参数,却差价上千。这不是技术差距,而是利润区间的精细划分。

🏗️ 三、我认识晶弘的过程:从工程机到零售机

我第一次听到“晶弘空调”这个名字,是在 2024 年 12 月。当时官方说是工程机,用来打工程市场,价格在 2000 元档。

但我当时就觉得不乐观——因为美的海尔的工程机都在 1850 元左右,格力在 2300 以上。晶弘 2000 这个价,看着“中庸”,其实两边都不讨好。

后来到了 1 月份,传出零售也能做,经销商 2000 出头就能提货。可大多数人都没兴趣。原因?功能太少,价格也不够低。

像 WiFi 这种基本功能都没有,华凌、统帅 1500 元机型高温制冷、AI 节能、大风量样样齐全,美的海尔 2000 档的机型更不差。晶弘这价位,就显得尴尬。

这不是降价,是“降配”。

🔍 四、渠道策略:格力的“副品牌困局”

晶弘最初打算走工程市场,后来被拉进零售。但格力没让它独立,而是 强行绑定格力,打着“格力晶弘”的旗号卖。

门店、线上旗舰店都是格力的渠道,包装上还标“格力技术”。听上去体面,其实很要命。

当你告诉消费者:“晶弘比格力便宜几百,还少 4 年包修”,他们自然会想——是晶弘偷工减料,还是格力赚太多?

格力的做法,像是在展台上摆一台便宜货,然后说:

“你要便宜的就买这个吧。”

那气质,一下就掉了。

💬 五、同行对比:华凌、统帅的玩法

再看美的的“华凌”,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线。独立品牌、独立宣传、完全走线上,主打年轻人。

刚开始我也觉得美的这波是自残,同集团品牌差这么多价位不打架吗?后来发现,人家两个品牌 一起涨:华凌拉新,美的稳老,两边销量反而更高。

再看海尔的“统帅”,品牌定位清晰,就是廉价、功能全。既有独立渠道,也能在海尔系统卖,关键是——消费者分得清。

格力看了人家都做副品牌,也想学。但它没学到灵魂,只学了皮。

美的让副品牌长大成人,格力让副品牌永远当小孩。

六、品牌反差:高端冰箱品牌去卖低端空调?

别忘了,晶弘原本是格力的冰箱品牌,而且是高端路线。拳头产品卖上万,“鲜花冰箱”比东芝还贵。是格力体系里少有的“高价选手”。

结果现在,这个高端冰箱品牌被拉去卖 2000 元档的空调。冰箱讲高端格调,空调却讲便宜实惠——品牌逻辑直接打架。

消费者自然看懵:

“晶弘到底是高端还是低端?”

格力看似多了个品牌,实际上多了一个麻烦。这不仅稀释了晶弘的高端形象,也暴露出格力内部战略上的混乱。

💰 七、利润焦虑:想降价,又不敢降

格力不是不会做空调,而是舍不得降价。营收不增长,多元化屡战屡败,利润和分红成了唯一的亮点。

降价会动利润,利润动了分红,大股东、国资都不乐意。于是晶弘出现了——看似新品牌,其实是“利润防火墙”。

格力不是不想降价,是不敢。

问题是,消费者早就变聪明了。看到同模具、同功能、不同 LOGO,他们不会感激,只会觉得被糊弄。

🚀 八、出路建议:想赢市场,就得放下身段

如果格力真想突破销售困局,阻止对手蚕食市场,唯一的办法不是造副品牌,而是 真降价、真下放配置。

该放的要放:WiFi 要下放,冷酷外机也该下放,如果不想降价太狠,起码让零售价2500 档的机型也能有格力的体验。

只有把诚意体现在产品里,而不是 LOGO 上,消费者才会重新相信格力

格力从来不缺技术,只是缺放下身段的勇气。

🧭 九、尾声:当利润成为唯一信仰

晶弘空调不是创新的结果,而是焦虑的产物。当利润成为唯一不能碰的东西,创新、诚意、甚至品牌尊严,往往第一个被牺牲。

晶弘不是格力的未来,它只是格力舍不得的过去。

$格力电器(SZ000651)$ $美的集团(SZ000333)$ $海尔智家(SH600690)$

✍️ 作者后记

这篇不是为了踩格力,也不是为了挑刺。只是想说一句实话——

当企业所有决策都被利润牵着走,再强的技术,也可能失去方向。

推荐阅读

空调行业的价格战与格力的价值选择——老油条眼中空调价格的变化与思考

一直在模仿,会不会超越?——谈谈小米空调十年包修的影响

第一财经关于格力渠道改革的报道总结——细说恒信系

华为空调对格力空调影响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