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登永不死,只是渐凋零——
一位投资老兵的战场回眸
今日,当我打开东方财富这熟悉的交易界面,9点00整的微信投资交流群不知哪位股友又发来一句:“开盘了,又是新的一天!”。我望向那闪烁的K线图,如同凝视着曾经的战场。资本市场的号角从未停歇,而我们的使命,亦如那永不褪色的投资信条——价值、成长、周期。这些名词塑造了一代代投资者的灵魂,它们教会我们在暴跌时坚守,在狂热时克制,在迷雾中寻找灯塔。
一、老登的荣光:价值投资的黄昏
我们曾是以基本面为盾、现金流为剑的骑士。翻阅财报如勘察地形,评估护城河如构筑工事。贵州茅台的醇厚、招商银行的稳健,是我们信仰的图腾。彼时,“低估蓝筹”是行军地图,“安全边际”是战壕底线。我们像麦克阿瑟麾下的老兵,在经济的潮汐中岿然不动,坚信时间会犒赏耐心。
然而,时代的炮火已改变方向。消费降级冲击高端品牌,比音勒芬的Polo衫堆积如山,中年老登的“肚腩焦虑”敌不过年轻人的个性追求;新能源的钙钛矿与固态电池,让传统油服的估值模型黯然失色。当价值股沦为“高股息陷阱”,当成长派的算法少年用AI收割超额收益,我们仿佛手持旧式步枪,面对数字洪流的饱和攻击。
二、小凳的崛起:闪电战与游击术
新一代的“小凳”投资者,是敏捷的游击队员。他们追逐主题投资如风卷残云:国企改革的资产重组、专精特新的卡脖子突破,皆是其闪电战的战场。他们的武器库充满科技魔法:量化模型扫描因子,打板敢死队封涨停,游资派在T+1的间隙攫取复利。
这些年轻指挥官无需深研护城河,他们的信条是“趋势即真理”。当老登们还在争论市盈率是否合理时,小凳已凭借风险偏好与流动性嗅觉,在科创板的惊涛中冲浪。他们用娱乐派的直觉对抗机构的冗长会议,用打板艺术嘲讽价值派的缓慢谨慎。正如麦克阿瑟所见,“新世界的变革”总让旧战略显得笨重——卫星与导弹已升空,而有些人仍迷恋堑壕战。
三、战场的本质:风格轮动与人性轮回
资本市场的残酷在于,没有永恒的王者,只有周期的轮回。2015年创业板的神话,2023年红利股的逆袭,皆是风格切换的注脚。老登的价值防线或许暂时溃败,但小凳的成长狂欢亦难逃拥挤交易的反噬。
真正的智慧,在于识别战场的气候。经济复苏时,金融地产如重炮轰鸣;产业革命时,TMT与高端制造如闪电撕裂夜空。而防御型的医药与公用事业,永远是战壕里的压缩饼干——无味,却能救命。麦克阿瑟曾言:“只有死者才能看到战争的终结。”在投资中,唯有死者才能告别波动——而活着的战士,必须学会在轮动中切换阵型。
四、不死的精神:传承与进化
“老兵不死”的真谛,并非固守旧武器,而是让战术灵魂融入新时代。价值投资不必殉道于低市盈率,可化身“GARP策略”拥抱优质成长;技术分析不必沉迷于短线波动,可借助量价行为洞察主力意图。
看看哈登的篮球生涯吧!从火箭时期的得分王到快船的组织核心,他不再飞天遁地,却以经验串联团队。老登投资者亦如此:或许不再追逐十倍股,但能以仓位管理控制回撤,以行业比较挖掘阿尔法。我们的使命,是从冲锋队员转型为战略参谋——将估值纪律传授给躁动的小凳,用周期智慧平衡他们的冒险基因。
结语:凋零与新生
当沪深300的市盈率定格于14.23倍,创业板指仍在75倍的高空盘旋,我听见市场在低语:“老登永不死,只是渐凋零。” 凋零的不是信念,而是过时的执念;新生的不是神话,而是进化的勇气。
正如麦克阿瑟向西点军校的告别:“我的生命已近黄昏,但责任与荣誉的长存。” 老登的K线图上,每一根阴线是教训,每一根阳线是传承。当我们最终放下键盘,留下的不是账户余额,而是一本用牛熊刻写的《投资圣训》——其中第一页赫然写着:“水满则溢,否极泰来;风格常换,内核永存。”$XD紫金矿(SH601899)$ $云铝股份(SZ000807)$ $特变电工(SH600089)$
本文纯属调侃,最近老登小凳听的多了,突然想起麦克阿瑟的《老兵不死》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