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人股份(SZ002639)$ 雪人股份的潜力体现在其业务多元化协同发展、政策利好带来的市场空间拓展以及技术研发实力增强等方面,核心竞争力则源于其超低温技术壁垒、国家战略卡位以及在制冷、氢能源等领域的领先优势。1. 业务多元化协同发展:雪人股份形成了“制冷设备 + 氢能源 + 核聚变”的三维业务体系,覆盖“设备制造 - 系统集成 - 全生命周期服务”完整产业链。制冷设备业务是公司的传统优势领域,全球制冰设备市占率第一,在冷链物流、冰雪产业、核电工程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和众多成功项目案例。氢能源业务方面,氢燃料电池双螺杆空压机市占率国内前三,金属极板燃料电池短堆与日本合作研发,且产品已进入28家整车企业供应链,液氢储运设备商业化进程领先。核聚变领域,公司的氦气压缩机技术国际领先,参与ITER项目等,随着核聚变商业化加速推进,订单放量预期强烈。各业务板块之间相互协同,有望共同推动公司业绩增长。
2. 行业政策利好:《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4 - 2035年)》明确2025年燃料电池车达5万辆,氢能补贴政策延长至2025年底,为氢能源业务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市场空间。同时,政策推动冰雪产业规模至2030年达1.5万亿元,公司作为制冰设备领域的龙头企业,将受益于冰雪产业的快速发展。此外,2024年核电审批加速,全年核准机组8台,公司作为核级阀门核心供应商,有望在“十四五”核电设备市场规模超2000亿元的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
3. 市场需求增长:冷链物流市场规模2025年预计达7000亿元,数据中心温控需求年增25%,公司订单可见性覆盖未来2 - 3年。氢能源市场方面,随着各国对清洁能源的重视和推广,氢能源在燃料电池汽车、储能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雪人股份在氢能源领域的布局,有望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而实现业务的快速发展。核聚变市场据测算2050年全球规模将超万亿美元,公司凭借先发优势和技术实力,有望占据10% - 15%份额。
4. 技术研发实力较强:公司拥有123项专利,主导制定《铸造高温合金母合金》行业标准,超低温制冷技术(-271℃氦气压缩机)打破国际垄断,应用于中科院“人造太阳”项目。2025年,公司200kW离心式空压机完成验证,金属极板电堆进入量产阶段,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有助于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核心竞争力
1. 超低温技术壁垒:雪人股份在可控核聚变领域的技术布局已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其核心技术能力与国家重大科技工程深度绑定,成为支撑中国“人造太阳”项目的关键力量。氦气压缩机技术可与公司现有氢能业务形成互补,例如,液氢储运需要超低温环境,而雪人股份的氦气压缩机技术可提升液氢系统的能效。通过参与国家级大科学工程,雪人股份的技术实力获得国际认可,有助于提升其在全球高端装备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公司可将超低温技术向其他领域延伸,如航空航天低温推进剂系统、量子计算低温制冷等,形成多元化技术壁垒。
2. 国家战略卡位:雪人股份在可控核聚变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可概括为“超低温技术壁垒+国家战略卡位”,通过掌握氦气压缩机这一核聚变装置的“心脏”技术,深度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形成了不可替代的市场地位。若能持续突破技术瓶颈并拓展应用场景,公司有望在“双碳”时代实现从设备供应商向能源技术服务商的跃迁,成为全球核聚变产业链的重要参与者。
3. 制冷领域优势:在制冷领域,公司紧抓“一带一路”新兴市场机遇,深化东南亚、中东等地区石油化工、冷链物流与冰雪娱乐项目布局,推广模块化制冷、制冰解决方案并强化国际品牌影响力。公司的压缩机可实现-271℃至+460℃的全温区覆盖,形成包含活塞式、螺杆式、离心式在内的完整产品矩阵。当前,公司正实现从设备供应商向系统解决方案商的转变。为进一步拓展产品应用的细分领域,公司已在北京、上海、江苏等地构建了系统应用技术研究院分院,吸引了大量细分应用领域的人才,构建起“压缩机+”技术生态。
4. 氢能源领域优势:在氢能源领域,研发氢燃料电池电堆、动力系统及系统核心零部件。将压缩机技术、制冷技术延伸应用在液氢以及氢能装备领域,成为中国氢能产业的领先企业之一。公司聚焦燃料电池核心部件(空压机、氢气循环泵)及氢能装备(加氢站、储运设备),与日本合作推进金属极板燃料电池短堆技术,海外订单(如沙特NEOM未来城)逐步落地。$常山药业(SZ300255)$ $联化科技(SZ00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