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tify 市值缩水,Sphere 持续上涨;Live Nation负债84.2亿美元...

用户头像
用户5818890307
 · 北京  

1、OpenAI Sora 引发行业震动:AI 视频社交平台崛起,音乐行业版权与营销模式面临双重挑战

2、Spotify 携手 ChatGPT,打造个性化音视频推荐新体验

3、Tesseract 与 Hawkeye 音乐版权公司达成战略合作,5000 万美元资本布局音乐版权收购

4、为何乡村音乐艺人与词曲作者的共生关系比以往更紧密?

5、音乐行业多企业股价波动:Spotify 市值缩水,Sphere 持续上涨

6、AI 音乐公司 Suno 反击唱片公司:否认 YouTube 盗版指控

7、Taylor Swift 新专辑《The Life of a Showgirl》首发日销量达 270 万张

8、安森音乐版权公司收购 Mark Holman 部分歌曲版权,持续加码乡村音乐 IP

9、AI 音乐版权平台 Claimy 获 175 万美元融资,助力创作者破解 “黑箱版税” 难题

10、

OpenAI Sora 引发行业震动:AI 视频社交平台崛起,音乐行业版权与营销模式面临双重挑战

近日,OpenAI 的新产品 Sora 引发关注。这款生成式 AI 视频平台兼社交应用 9 月 30 日以邀请制上线。Sora 靠 “全虚拟内容生成” 成 TikTok 潜在对手,其对音乐行业版权、营销模式的冲击更成行业热议点。

打开 Sora 平台,麦当劳叔叔 DJ 打碟、海绵宝宝伴随 phonk 音乐出镜等充满想象力的虚拟视频随处可见,而音乐在这些内容中扮演着重要的配乐角色。据观察,Sora 上大量视频包含背景音乐,但 OpenAI 是否已与华纳、索尼、环球三大音乐公司及独立版权方达成授权协议,目前仍是未知数。

为规避版权风险,Sora 设置了部分防护措施,用户若尝试生成包含艾德・希兰、泰勒・斯威夫特等艺人歌曲或形象的视频,系统会弹出 “可能违反第三方形象权” 提示并拒绝生成,但实际使用中该机制存在明显漏洞。数字文化分析师朱尔斯・特帕克表示,其在 Sora 生成 “需要说唱音乐” 的视频时,系统自动匹配了模糊却可辨认的波普・斯莫克歌曲《What You Know Bout Love》;另有用户生成图派克・夏库尔相关虚拟视频。

此外,《海绵宝宝》《南方公园》等知名 IP 角色频繁出现在 Sora 视频中,平台在知识产权界定上的模糊性引发版权方担忧。对此,OpenAI CEO 山姆・奥特曼于 10 月 3 日发布博客称,将为版权方提供 “更精细的角色生成控制权”,采用类似形象权的 “选择加入” 模式(此前为 “选择退出” 政策),以回应版权方反馈,但该声明未提及音乐版权的解决方案,OpenAI 亦未回应《公告牌》杂志相关问询。

对于音乐行业而言,Sora 的崛起带来双重挑战。一方面,行业质疑 OpenAI 可能未经授权、未支付报酬,抓取受版权保护的歌曲与录音训练 Sora 模型,这与当前三大音乐公司起诉 Suno、Udio 的核心理由一致;另一方面,AI 深度伪造风险加剧,可能损害艺人与粉丝的关系,削弱艺人对自身姓名、形象及肖像权的掌控力。更值得警惕的是,Sora 或对音乐行业的 “TikTok 营销模式” 造成冲击,过去 “制作视频后从平台曲库选授权歌曲配乐” 的传统路径,正面临 “AI 视频 + 定制 AI 配乐” 模式的替代威胁,尽管未来 Sora 有望搭建类似 TikTok 的音乐授权曲库,但行业普遍认为,大量用户或倾向于选择与视频内容更适配的定制 AI 音轨,这意味着依赖短视频推动真人歌曲曝光与传播的行业生态,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从市场动态来看,AI 视频社交赛道已呈现竞争态势,除 Sora 外,Meta 近期也推出了同类产品 “Vibes”,而 OpenAI 的市场表现更凸显技术落地的决心。该公司近期完成新一轮融资,估值达 5000 亿美元,2025 年上半年营收 43 亿美元,远超 2024 年全年水平。从用户群体来看,以阿尔法世代(Gen Alpha)为代表的年轻群体,成长于游戏与短视频环境中,对 “意大利脑抽” 等 AI 荒诞内容接受度高,成为 Sora 潜在核心用户。

行业人士指出,即便部分成年人对 Sora 持 “无聊无意义” 的看法,也无法忽视年轻群体带来的市场潜力。当前,部分音乐粉丝与从业者提出 “为生成式 AI 设立独立互联网分区” 的建议,认为这或许能为音乐流媒体平台提供新的发展思路。但现实是,Sora 生成的 AI 视频已开始向 X 、TikTok 等传统平台扩散,导致 AI 内容与人类创作内容混杂,进一步模糊内容边界。业内专家表示,Sora 的推广标志着音乐行业进入数字营销、版权管理与网络安全的新时代,听众注意力竞争加剧、知识产权价值受挑战、虚实界限模糊等问题将持续凸显,面对这一变革,音乐行业需尽快建立适配 AI 时代的版权保护机制与营销体系,主动应对技术变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Spotify 携手 ChatGPT,打造个性化音视频推荐新体验

10 月 6 日起,Spotify 免费用户与付费用户,均可将个人账户与 ChatGPT 进行绑定。这一合作旨在借助ChatGPT,为用户精准推荐新歌、艺术家、播客剧集等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合作并非让 Spotify 向 OpenAI 共享平台内的音乐、播客、歌词及其他音视频内容,用于 AI 模型训练。用户需主动选择,才能开启 Spotify 与 ChatGPT 的连接功能。而且,用户可随时断开两者的关联,充分掌握账号控制权。

Spotify 在公告中给出了 ChatGPT 的使用示例。比如,用户可输入 “创建一个包含我常听拉丁艺术家的播放列表”,或是询问 “若想深入了解科学与创新领域,有哪些播客值得推荐”,也能提出 “我需要能让自己专注的内容,帮我调出专注混音歌单” 这类需求,ChatGPT 会据此提供相应推荐。

事实上,Spotify 此前已与多款消费产品达成合作。像 Alexa、谷歌 Home、沃尔沃汽车、三星设备、Sonos 音响等,都能接入 Spotify。此次与 ChatGPT 的合作,是其拓展服务场景的又一举措,进一步实现 “用户在哪,Spotify 服务就在哪” 的目标。目前,该合作功能已在 145 个国家上线,支持网页端与移动端(iOS 和 Android 系统),且仅提供英文服务。

就在两周前,Spotify 刚更新平台政策,加强对 AI 生成音乐 “不良使用场景” 的管控。平台明确,将重点打击垃圾内容、模仿他人等违规 AI 音乐行为,并致力于制定 AI 内容披露标准。但这并不意味着 Spotify 全面抵制 AI 音乐。

近几个月,Spotify 还为平台推出了多项新功能。付费用户可享受无损音质服务;“Mix With Spotify” 功能也已上线;此前暂停的私信功能,也重新恢复使用。

Spotify 全球消费者体验高级副总裁斯滕・加马克在声明中表示:“Spotify 的愿景始终是无处不在。将 Spotify 接入 ChatGPT 后,粉丝能在灵感迸发的任何时刻,通过对话形式与喜爱的艺术家、创作者建立更紧密的联系,这是一种全新且强大的互动方式。”

环球音乐集团发言人也对此合作给予肯定:“我们支持这类合作模式。它为粉丝搭建了与喜爱艺术家互动的桥梁,让粉丝能更顺畅地从发现新音乐,过渡到享受新音乐,且整个过程都在可实现商业变现的生态体系内。虽然这只是 AI 巨大潜力的冰山一角,但却是积极的一步,它再次明确了核心原则 —— 在任何平台上,只要使用了艺术家的音乐,就必须向艺术家支付相应报酬。”

Tesseract 与 Hawkeye 音乐版权公司达成战略合作,5000 万美元资本布局音乐版权收购

Tesseract 与 Hawkeye 音乐版权公司达成战略合作,5000 万美元资本布局音乐版权收购

近日,泰瑟拉克音乐公司(Tesseract Music)与鹰眼音乐版权公司(Hawkeye Music Publishing)正式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聚焦艺人及词曲作者版权库收购,共同开展音乐相关知识产权的收购与管理业务,目前合作已获得 5000 万美元股权资本支持。

据悉,新合作将以 “泰瑟拉克音乐公司” 为运营主体,除现有股权资本外,双方正与债权方积极洽谈,进一步补充资金来源,且已启动与音乐版权库所有者的沟通,推进版权收购事宜。此次合作背后,集结了行业资深力量,泰瑟拉克音乐由前凯雷投资集团(The Carlyle Group)负责人理查德・西特(Richard Seet)、前授权行业经销商协会(LIMA)主席查尔斯・里奥托(Charles Riotto)联合创立,姊妹公司包括泰瑟拉克偶像公司(Tesseract Icons)与泰瑟拉克联合公司(Tesseract Collective Inc.)。鹰眼音乐版权公司由理查德・斯顿夫(Richard Stumpf)创办,其曾担任樱桃巷音乐公司(Cherry Lane Music)高级副总裁、美国意象音乐公司(Imagem Music US)总裁。

在合作优势上,三方核心成员的专业能力形成强力协同。理查德・西特在声明中表示,理查德・斯顿夫深耕音乐版权库管理与企业价值提升领域,查尔斯・里奥托精通授权与衍生品业务,“依托双方专业能力,我们不仅能顺利完成音乐版权库收购,还能提升版税收益,更能为合作艺人创造价值”。他同时提到,这一专业组合已吸引投资者关注,而西特过往商业项目曾获联合商业媒体(United Business Media)、安吉洛・戈登公司(Angelo Gordon & Co.)、布鲁克菲尔德资产管理公司(Brookfield)等知名机构支持。

理查德・斯顿夫进一步指出,查尔斯・里奥托在衍生品授权领域的经验,将助力合作实现 “姓名、形象及肖像权(NILs)价值最大化”。查尔斯・里奥托也补充道,授权商对拥有忠实粉丝基础的品牌高度关注,音乐艺人的粉丝热情正是核心优势,“从与授权商的沟通来看,他们对此次合作带来的 NILs 潜在价值充满期待”。

值得关注的是,理查德・斯顿夫拥有丰富的行业资源与实操经验,曾与范・海伦、昆西・琼斯、约翰・传奇、黑眼豆豆、卢达・克里斯、马克・容森、斯威兹・比茨等艺人,以及猫王、约翰・丹佛、萨米・卡恩等艺人的遗产管理方合作。此前,他已从家族办公室及风险投资机构筹集超过 5800 万美元私人投资,近期还为圆山音乐合作伙伴(Round Hill Music Partners)、金州音乐资本(Goldstate Music Capital)、港景股权合作伙伴(Harbour View Equity Partners)、卡点版权合作伙伴(CatchPoint Rights Partners)等音乐投资公司提供支持。

此次泰瑟拉克与鹰眼音乐版权的联手,凭借资本注入与专业团队加持,将进一步重塑音乐版权市场,为行业知识产权管理与价值开发带来新可能。

为何乡村音乐艺人与词曲作者的共生关系比以往更紧密?

10 月 6 日,纳什维尔词曲作者名人堂新增 7 名成员,其中 4 位为 “艺人兼作者”、3 位为专职词曲作者。这一多元组合折射出当代乡村音乐领域的核心转变,艺人与全职词曲作者的合作愈发频繁,两者的共生关系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紧密程度。

当代乡村音乐的热门歌曲,大多来自 “艺人与全职词曲作者协作” 的模式。以 9 月 26 日发布的《公告牌》乡村电台榜为例,前 20 名歌曲中,16 首由艺人和全职词曲作者共同创作,3 首由专职词曲作者独立完成,仅 1 首由艺人独自创作。

而 25 年前的行业生态截然不同,2000 年 9 月 30 日的同榜单显示,前 20 名中仅 6 首为艺人和全职词曲作者合作,11 首由专职词曲作者独立创作,另有 3 首是艺人独立完成的作品。

这一转变背后,经济因素是重要推手。词曲创作能为艺人带来额外收入,尤其对尚未成为压轴明星、事业常处亏损状态的艺人而言,是关键的收入补充。更核心的原因在于艺人对 “真实表达” 的追求,芭芭拉・曼德雷尔、克里斯托・盖尔等经典乡村艺人,曾坦言自己未创作过热门歌曲,演唱情感类曲目时更像 “扮演角色”。

而如今的艺人通过社交媒体与粉丝高频互动,更倾向于发布贴合自身真实经历的作品,以此拉近与粉丝的距离。对全职词曲作者而言,配合艺人的 “品牌定位” 也是理性选择。围绕艺人能力定制歌曲,能提升作品成为热门的概率,进而增加收入。在数字时代,专辑非热门曲目几乎无收益,热门歌曲对词曲作者至关重要。

“写过很多内心想写的歌后,就像手握‘工具箱’,会希望把艺人的歌打磨到最好。” 专职词曲作者史蒂夫・博加德的话,道出了许多同行的心态。这种协作也催生了诸多经典合作案例,如迈克・里德为罗尼・米尔萨普创作 11 首热门歌曲,迪恩・狄龙为乔治・斯特雷特打造 16 首金曲。

今年纳什维尔词曲作者名人堂的入选名单,进一步印证了这种共生关系的重要性。入选的 “艺人兼作者” 包括埃米卢・哈里斯、吉姆・劳德代尔、布拉德・派斯利,以及已故的 “遗产候选人” J.J. 卡尔(代表作《午夜之后》);专职词曲作者则有史蒂夫・博加德(《随身携带你的爱》)、唐・库克(《全新的我》)、托尼・马丁(《只为见你微笑》)。

托尼・马丁表示,创作中 “大家都是同行,只为写出最好的歌”,而艺人与词曲作者的相互需求,将持续驱动行业发展。艺人日程繁忙需要创作支持,词曲作者依赖热门作品获取收益,定制化创作成为双方共赢的关键。未来,这种紧密的共生关系,或将成为乡村音乐创作的主流模式。

音乐行业多企业股价波动:Spotify 市值缩水,Sphere 持续上涨

9 月 30 日,Spotify 传出重大人事变动。创始人兼 CEO 丹尼尔・埃克(Daniel Ek)宣布将转任执行董事长,公司两位资深高管亚历克斯・诺斯特伦(Alex Norström)与古斯塔夫・索德斯特伦(Gustav Söderström)将出任联合 CEO。这一消息直接影响了公司股价。

截至 10 月 3 日,Spotify 股价下跌 5.0%,跌至 680.50 美元,其市值随之减少 74 亿美元,降至 1393 亿美元。而且,过去两周 Spotify 股价累计下跌 7.4%,较 6 月创下的 785.00 美元历史高点,已回落超 100 美元。

不过,分析师对新任联合 CEO 持乐观态度。他们指出,亚历克斯・诺斯特伦(Alex Norström)和古斯塔夫・索德斯特伦(Gustav Söderström)多年来在 Spotify 承担重要职责,对公司战略和运营十分熟悉,且公司近年业绩表现强劲。CFRA 机构给 Spotify 设定了 790 美元的目标价,认为此次股价回调是买入良机。

Spotify 人事变动消息发布前,多家机构已对其股票调整评级。高盛将其评级下调至 “中性”,称其增长潜力已大多反映在股价中;摩根大通则将目标价从 740 美元上调至 805 美元;阿格斯首次覆盖评级,给出 845 美元目标价并建议 “买入”。

Spotify 将于 11 月 4 日发布第三季度财报,其二季度曾实现 15% 的营收同比增长,达 49 亿美元,订阅用户数增至 2.76 亿。

Spotify 股价下跌影响,包含 19 家企业的公告牌全球音乐指数(BGMI)下跌 2.6%,至 2956.39 点。该指数内企业涨跌各半,9 家上涨、9 家下跌,康姆斯传媒股价持平。

本周涨幅最大的是 Sphere 娱乐公司。受《绿野仙踪》热度带动,其股价上涨 6.7%,至 62.97 美元。10 月 3 日,该公司股价创下 67.97 美元的历史新高,过去七周累计涨幅达 57.9%。

此外,多家企业股价上涨。iHeartMedia 股价上涨 5.9% 至 2.87 美元,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达 34.7%;环球音乐集团股价上涨 4.0%,至 24.97 欧元(约合 29.32 美元);天狼星 XM 上涨 2.6%,至 23.28 美元;华纳音乐集团上涨 1.7%,至 33.86 美元。美银将华纳音乐目标价从 33 美元上调至 36 美元,瑞银维持 “买入” 评级及 40 美元目标价,称数字平台版税支付方式有望为其带来收益。

也有不少企业股价下跌。SM 娱乐股价下跌 3.5%,上周已下跌 13.9%;腾讯音乐娱乐下跌 3.1%,网易云音乐下跌 2.6%;Live Nation 股价下跌 3.4% 。音乐流媒体平台 LiveOne 股价下跌 11.2% ,该公司 10 月 1 日告知投资者,已完成 4500 万美元重组计划,员工人数从 300 多人减至 95 人,并借助人工智能提升效率。

本周全球多个市场整体上涨。美国纳斯达克指数上涨 1.3% 至 22780.51 点,标普 500 指数上涨 1.1% 至 6715.79 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和罗素 2000 指数也在 10 月 3 日盘中创下历史新高;英国富时 100 指数上涨 2.2% 至 9491.25 点;韩国综合股价指数上涨 4.8% 至 3549.21 点;中国上证综指上涨 1.4% 至 3882.78 点。市场上涨态势下,投资者对美国联邦政府停摆风险及 ADP 报告(ADP National Employment Report)显示的 9 月私营企业减少 3.2 万个就业岗位等消息关注度有所下降。

AI 音乐公司 Suno 反击唱片公司:否认 YouTube 盗版指控

10 月 3 日,AI 音乐公司 Suno 针对环球、华纳、索尼三大唱片公司提出的 “非法从 YouTube 抓取歌曲训练模型” 新指控正式反击。

Suno 方面强调,《数字千年版权法》(DMCA)条款并不适用于此类情况,且唱片公司对这一法律边界心知肚明,指责其歪曲联邦互联网法律含义,而该法律正是在唱片公司推动下制定的。

此次争议源于三大唱片公司此前对 Suno 提起的版权诉讼。去年,环球、华纳、索尼联合起诉 Suno,称其 “以难以想象的规模摄入未经授权音乐作品,侵犯版权”,同时对另一家 AI 音乐公司 Udio 提起了几乎相同的诉讼。随着案件推进,上月唱片公司向法院申请新增指控,主张 Suno 通过 “流媒体抓取” 从 YouTube 获取歌曲,违反了 DMCA 中 “禁止规避在线内容数字限制” 的条款,并要求对每项侵权行为索赔 2500 美元。

面对这一新增指控,Suno 在最新提交的法律文件中明确反驳。其律师团队指出,DMCA 仅禁止 “规避获取受保护材料的限制”,而非 “复制已免费可访问的内容”,强调 “任何人都能正常访问 YouTube 内容”。更关键的是,Suno 提到,唱片公司曾深度参与 1998 年 DMCA 的立法过程,完全清楚法律条款的界定,如今却 “试图否定当年为推动法案通过而接受的立法妥协,装作赢得了当年实际输掉的游说斗争”,并呼吁法院 “拒绝这种国会早已否决的诉求”。

Suno 进一步抨击,唱片公司新增 “流媒体抓取” 指控是刻意为之的 “策略”。其理由是,目前已有其他法官逐渐形成 “未经授权作品用于 AI 训练完全合法” 的共识,唱片公司此举是为了在这一趋势下继续维持案件推进。从法律程序上,Suno 已请求主审法官拒绝唱片公司修改原诉讼、加入新指控的申请,后续唱片公司将有机会提交回应文件,但其代表暂未就此事回复置评请求。

回溯案件背景,AI 音乐公司与唱片公司的核心分歧集中在 “AI 训练使用现有音乐作品的合法性” 上。Suno、Udio 等 AI 公司的运作模式,是向模型输入数百万首现有音乐作品进行 “训练”,从而让机器生成新作品;三大唱片公司认为这一过程 “大规模侵犯版权”,而 Suno 等企业则主张,根据版权法 “合理使用” 原则,此类训练完全合法,且曾指控音乐行业 “滥用知识产权控制权打压新兴竞争对手”。

此次唱片公司新增 DMCA 指控,还与另一桩 AI 案件的裁决相关。此前,某重大 AI 案件的法官裁定,尽管 AI 训练本身受 “合理使用” 保护,但科技公司必须通过合法途径获取训练用作品,否则可能面临高额赔偿。这一裁决成为唱片公司加码指控的重要依据。对此,Suno 在回应中补充了 DMCA 的立法历史,提到 “传统媒体行业曾试图在法案中加入更严格保护条款却未成功”,并强调 “国会不禁止规避复制限制,正是为了维护公众对合法可访问内容的合理使用权”。

目前,双方围绕 DMCA 条款适用范围、AI 训练内容获取合法性的争议仍在持续,案件后续进展将对 AI 音乐行业的版权合规方向产生重要影响。

Taylor Swift 新专辑《The Life of a Showgirl》首发日销量达 270 万张

10 月 3 日,Taylor Swift 的第 12 张录音室专辑《The Life of a Showgirl》正式发布。

此次制作专辑,Taylor Swift 再次与 Max Martin、Shellback 合作。此前,三人曾联手打造《Red》《Reputation》《1989》等专辑。专辑上线时,Taylor Swift 在 Instagram 发文称,能分享这张专辑感到无比自豪,还特别感谢两位搭档帮她完成这幅 “自我画像”,并写道 “若你觉得盛大演出已足够精彩,或许该来看看幕后故事……《The Life of a Showgirl》现已上线”。

《The Life of a Showgirl》共收录 12 首新歌,同名主打歌邀请了流行歌手 Sabrina Carpenter 合作。歌词方面,表达了从渴望成为歌舞女郎却遭反对、最终仍坚持梦想的故事。

专辑发布前,Taylor Swift 在纽约、洛杉矶、拉斯维加斯和巴西圣保罗的广告牌上,提前曝光部分歌词,引发粉丝关注。

为宣传新专辑,Taylor Swift 举办了名为 “The Official Release Party of a Showgirl” 的发布派对。10 月 3 日当天,美国 AMC 影院的 540 家门店及部分非 AMC 影院,放映了这场时长 89 分钟的活动。活动中,全球首映了《The Fate of Ophelia》的 MV,还曝光了 MV 拍摄的幕后花絮。Taylor Swift 早在 9 月 19 日就通过 Instagram 邀请公众参与,并强调活动仅在 10 月 3 日至 5 日期间在影院上映。

Taylor Swift 还在近日做客《The Graham Norton Show》时提到,新专辑不像以往作品那样内省。“近几年我的视角有所不同,更喜欢用略带距离感的方式讲故事,不再像以前那样对自己进行彻底剖析。” 她还表示,作为艺术家,自己的创作领域 “现在更宽广了”。

从专辑封面能看出,橙色是核心色调。Taylor Swift 此前说过,橙色给人的感觉 “和当下生活状态很契合”,“这张专辑记录了我在欧洲 Eras Tour 期间,内心世界的幕后故事,那段时光充满活力、激情且鲜活”。

专辑销量方面,《The Life of a Showgirl》首日销量便达 270 万张,这一数据包含了 10 月 3 日的线下门店销量、数字下载量,还有大量实体专辑预售量。它当天登顶了美国 2025 年销量榜,超过了截至 9 月 25 日当周威肯《Hurry Up Tomorrow》的 52 万张。

专辑销量亮眼,得益于 23 种实体版本的推出。其中包括 12 张 CD、8 张黑胶唱片、2 套含品牌服饰的豪华 CD 礼盒,以及 1 盘磁带。

美国塔吉特百货独家发售 4 种实体版本,含 3 张 CD 和 1 张黑胶;另有 2 种基础版本(1 张 CD、1 张黑胶),所有合作零售商均可售卖。剩余 17 种实体版本均通过斯威夫特官网独家发售,且多数自 8 月开启预售后限时售卖。

尽管仅统计一天,《The Life of a Showgirl》已跻身 “单周百万销量俱乐部”,以 270 万张成为 1991 年以来单周销量第二高的专辑,仅次于阿黛尔 2015 年专辑《25》的 337.8 万张首周销量。这也是斯威夫特第八张单周销量超百万的专辑,她是现代音乐史上唯一拥有 8 张此类专辑的艺人。

安森音乐版权公司收购 Mark Holman 部分歌曲版权,持续加码乡村音乐 IP

近日,安森音乐版权公司(Anthem Music Publishing)宣布收购词曲作者兼制作人 Mark Holman 的部分歌曲版权,其中包含 Morgan Wallen 录制的多首作品。需明确的是,此次交易主体为安森音乐版权公司,并非此前涉及多个知识产权项目的安森娱乐集团。

安森音乐版权公司表示,此次收购涵盖 Mark Holman 的大量作品。Mark Holman 出生于伊利诺伊州,现居纳什维尔。不过,公司未公开交易金额与具体作品数量。

Mark Holman 在音乐领域成绩亮眼。他创作的歌曲曾由 Cole Swindell、Luke Bryan、Hardy、Jordan Davis、Trace Adkins、Post Malone、Florida Georgia Line等艺人演唱。

此次收购中,Mark Holman 为 Morgan Wallen 专辑《Dangerous: The Double Album》创作的《Neon Eyes》《Me on Whiskey》《Whatcha Think of Country Now》三首热门歌曲也在其中。

安森音乐版权公司纳什维尔创意副总裁 Noah Dewey 称,自己曾与 Mark Holman 直接合作,此次合作像 “与好友重逢”,还称赞 Mark Holman 才华突出,公司很荣幸负责这些优秀作品。Mark Holman 则表示,安森 “是音乐人和词曲作者的支持者”,对 Noah 及安森团队充满感激。

这家总部在多伦多的公司正不断扩大乡村音乐领域影响力,此前已收购 Beth Laird、Luke Laird、Matt Alderman、Marty Robbins 等人的歌曲版权,此次收购 Mark Holman 作品是其又一重要举措。

AI 音乐版权平台 Claimy 获 175 万美元融资,助力创作者破解 “黑箱版税” 难题

近日,总部位于巴黎的 AI 音乐版权智能平台Claimy宣布完成超 175 万美元种子前融资。

本轮融资由应用发行商MWM创始人让 - 巴蒂斯特・希龙德(Jean-Baptiste Hironde)、KLB Group弗拉维安・库拉维克(Flavien Kulawik)、20VC合伙人朱利安・科多尼乌(Julien Codorniou)等多方参投,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产品开发、开拓新市场及扩充团队,推动平台助力创作者 “重掌版权控制权”。

Claimy 成立于 2023 年,定位为 “首个人工智能版权管理平台”,核心团队背景亮眼。其联合创始人包括兼任 CEO 的皮埃尔 - 阿尔班・穆列兹(Pierre-Alban Mulliez)、CTO 古斯塔夫・拉鲁图鲁(Gustave Larrouturou),以及纪尧姆・德拉沃内尔(Guillaume de Lavenère),三人此前均任职于 MWM。作为知名应用发行商,MWM 曾推出 Beat Maker Pro、Beat Looper Pro、Edjing Pro 和 Flow Music Therapy 等多款热门音乐应用,为 Claimy 的行业资源积累奠定了基础。

目前,Claimy已与欧洲部分头部版权方及艺人达成合作,管理着约 16 万首音乐资产。依托 AI 技术,平台打造了三大核心功能:实时监控 “所有相关母带” 使用情况、精准识别版权集体管理组织(PRO)报告与实际音乐使用的差异、提供实时版税数据仪表盘,从根本上解决行业长期存在的 “黑箱版税” 问题,让版税流向更透明可追溯。

Claimy CEO 皮埃尔 - 阿尔班・穆列兹在声明中强调,当下 AI 技术对创作者与版权方所有权的冲击日益明显,而Claimy的技术能帮助行业从业者重新掌控版权。“这笔融资将助力我们开拓新市场、赢得新业务,最终确保版税精准流向版权库所有者及创作者。” 此外,Claimy还与Telecom Paris的Listen研究实验室建立合作,持续深化技术研发。

从行业趋势来看,Claimy的融资是 AI 音乐领域近期活跃融资动态的缩影。此前,开发 AI 识别匹配解决方案的Musicinfra、音频分离技术公司AudioShake、Mozart AI开发方Arthos等企业均获得资金支持,显示出资本市场对 AI 赋能音乐版权管理赛道的高度认可。随着Claimy等平台的技术落地与推广,音乐行业版权管理的透明化、高效化进程有望进一步加速。

Live Nation负债84.2亿美元,债务融资13亿美元

Live Nation宣布计划发行13亿美元的可转换债券,为债务再融资并为一般企业用途提供资金。

在周三(10月8日)发布的一份声明中,市值350亿美元的Live Nation表示,新的可转换债券将于2031年10月15日到期,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

该公司表示,它还可能授予初始买家额外购买1亿美元可转换票据的权利。这些债券将根据美国《证券法》第144A条发行,将债券销售限制在“合格的机构买家”

Live Nation表示,新资本将用于全额赎回2026年到期的Live Nation 5.625%的优先票据,偿还其现有信贷额度的部分债务,以及用于一般目的,“这可能包括为未来的场所提供资金,或偿还或回购某些未偿债务”。

债券发行后,该公司还计划修改或再融资其现有的高级担保信贷额度,以获得37亿美元的各种新信贷额度,包括用于场地扩建的4亿美元循环信贷额度。

根据InvestingPro的数据,Live Nation的债务水平“适中”。该公司负债84.2亿美元,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约为20亿美元。

在公告发布后,截至周三中午,该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价下跌了3.8%,约为每股149.40美元。

Live Nation报告称,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为70亿美元,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16%。其中包括音乐会收入同比增长20%,达到创纪录的59.5亿美元,门票收入同比增长2%,达到7.427亿美元。

与第一季度相比,这是一个明显的转变,当时该公司报告收入同比下降8%,至33.8亿美元,按固定汇率计算,音乐会同比下降11%,门票同比下降1%。

公司继续积极投资于新的和翻新的场馆。公司于6月宣布,计划在未来18个月内在美国斥资10亿美元建造18个新的和/或翻新的场馆,并指出2024年已在艺术家身上花费了“140亿美元”(即用于艺术家展览的金额)。

即使在国际和美国国内扩张的同时,该公司也面临着许多法律障碍,包括美国司法部的一项反垄断诉讼,该诉讼试图将其票务部门Ticketmaster与公司其他部门分开。

最近,Live Nation和Ticketmaster被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起诉,称其为“非法门票转售行为”。FTC的投诉称,Live Nations从门票经销商那里获利,这些经销商在音乐会期间使用机器人购买大量门票。

编译:姜智商、苹果

排版:河清 / 审核:容容

阅读往期热文

点击图片:

财报丨二手票务巨头StubHub启动IPO,估值缩水至 81 亿至 93 亿美元

财报丨上岸!12.6亿美元现金,腾讯音乐拟收购喜马拉雅100%股权

【音乐财经】 入驻第三方平台

腾讯新闻丨网易财经|36Kr|新浪财经

今日头条 | 百度百家 | 搜狐

知乎 | 虎嗅网 | 文旅中国|界面

《音乐周报》-《音乐财经》专版

官网网站: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