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滨州无棣县的盐碱滩上,鲁北化工厂房如钢铁巨兽般匍匐。
当2025年化工行业的“反内卷”飓风席卷而来时,这家手握磷肥、钛白粉、甲烷氯化物三大产能的老牌国企,正在成为政策红利下最具戏剧性的潜力标的。
冰火两重天:业绩波动中的生存密码
鲁北化工2025年一季报让投资者尝到了倒春寒的滋味:
营收13.91亿元,同比下降9.6%;净利润3600.64万元,同比下滑28.76%。
公司直言不讳地将原因归结于“部分产品售价同比下降”——这正是化工行业内卷化的经典症状:产能过剩导致的价格踩踏。
但硬币的另一面闪耀着希望:2024 全年研发投入同比增 92%,2025Q1 继续加大投入,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增长19.94%。
更值得玩味的是,2024全年业绩曾上演绝地反击:营收57.46亿增长15.06%,净利润2.61亿暴涨157.28%。
这种过山车般的业绩曲线,恰似中国化工行业周期律动的微观缩影。
政策飓风眼:反内卷重塑化工竞争法则
2025年7月18日,工信部新闻发布会扔出一颗深水炸弹:将实施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推动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
与2023年促增长基调截然不同,此番政策矛头直指“内卷式竞争”——那些无视成本、践踏价格的恶性竞争行为。
天风证券唐婕团队对此的解读一针见血:
“绿色低碳、节能减排、工艺优化等‘成本要素’的重新定价,是化工行业反内卷的核心手段”。
政策工具箱正在隆隆开启:
老旧装置歼灭战:市场预期全国范围内20年以上化工装置摸底评估启动,这些占行业20%-30%的老旧产能面临强制退场;
要素价格重估:能耗与碳排放成本加速显性化,倒逼“僵尸产能”出清;
供给侧改革2.0:借鉴2016年化工供给侧改革经验,通过环保、安全等标准重建行业壁垒。
鲁北的筹码:坐拥三大反内卷受益赛道
在磷肥、钛白粉、甲烷氯化物三大战场,鲁北化工的产能配置恰似为反内卷政策量身定制:
1. 磷肥:内卷重灾区的涅槃契机
磷化工可能是反内卷核心战场,因其高耗能属性与老旧装置占比显著。鲁北作为山东磷肥龙头,正身处淘汰落后产能的风暴眼。当云天化、新洋丰等头部企业开始协同控产,磷铵价格企稳反弹已初现端倪。
2. 钛白粉:区域一体化优势企业
全球70%染料产能在中国,分散染料CR3超60%。鲁北的钛白粉装置虽非最大,但在政策驱动的洗牌中,区域龙头凭借园区一体化优势获得成本豁免权。当小散乱产能被环保利剑清除,幸存者将享受市场集中度提升的红利。
3. 盐化工:要素重定价的受益者
公司盐业及甲烷氯化物业务看似平凡,但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能源要素的跨区域定价重构将重塑竞争格局。鲁北的循环经济园区设计(海水-溴素-原盐产业链)在能耗双控下价值凸显。
战略卡位:低估值下的攻守道
当化工板块PB估值处于十年20%分位数,鲁北化工的攻守平衡术正悄然展开:
研发重注未来:一季度研发投入暴增77%绝非偶然,公司正加速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向阻燃剂、锆钛衍生新材料等新领域渗透;
资本运作蓄势:2024年发布《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拟视经营情况加强股东回报,培育新质生产力;
现金流韧性凸显:在净利润下滑背景下,经营活动现金流逆势增长19.94%,为寒冬中的生存提供血液。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资产负债率降至59.85%,财务费用同比下降5.27%——这为反内卷浪潮中的并购整合储备了弹药。
风暴中的眺望:反内卷如何改写游戏规则
当反内卷从政治宣言转化为具体政策,化工行业的价值重构已在微观层面显影:
老旧装置淘汰直接收缩供给:20年以上装置占行业产能20-30%,摸底评估后退出通道将打开;
协同自律成可能:反内卷政策实际松绑了《反垄断法》的约束,龙头企业限产保价将获默许;
资本开支转向:上市公司在建工程增速已转负,鲁北等国企扩张明显放缓,产能周期迎来拐点。
从制冷剂行业的今天可见磷化工的明天:配额制实施后,R32价格半年上涨6%,巨化股份凭借30万吨配额成为定价之王。而磷肥行业正复制相同逻辑——无新增产能、需求刚性、淘汰加速。
盐碱滩上的鲁北化工厂区,冷却塔蒸腾的水汽在七月骄阳下折射出虹彩。
当反内卷政策如季风般席卷化工行业时,这些曾被讥为“落后产能”的装置群,正在蜕变为高耗能赛道的护城河。
老旧装置淘汰的倒计时已经启动,鲁北化工手握的不仅是生产许可证,更是一张参与行业清算的猎手执照。
真正的产业革命从不诞生于温柔乡,而淬炼于产能出清的烈焰中。
当政策飓风扫过齐鲁大地,鲁北的厂区上空正升腾起两种气息:老装置锈蚀管道散发的铁腥味,和新反应釜中孕育的财富芬芳。
这场反内卷的豪赌里,要么成为猎手,要么沦为猎物——而鲁北化工的财报曲线,已经开始书写答案。
以上纯属个人分析,均根据公开信息判断,投资有风险,据此交易,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