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leUp交换机市场规模翻倍空间-国产算力核心增量

用户头像
壹号智囊团
 · 四川  

$盛科通信-U(SH688702)$ $紫光股份(SZ000938)$ $共进股份(SH603118)$

先说结论:

核心受益标的:交换机芯片/交换机厂商。

交换机芯片仅2家:中兴通讯盛科通信

交换机核心4家:中兴通讯华勤技术锐捷网络星网锐捷)、紫光股份

交换机代工厂商:菲菱科思(hw)、共进股份

一、为什么Scale-up交换芯片是AI算力的刚需?

1. PCIe交换芯片:CPU-GPU互联的“必经之路”

物理限制:x86架构CPU的I/O端口数量有限,无法直接连接多块GPU/SSD,需PCIe Switch扩展带宽9

协议霸权英特尔主导的PCIe是行业标准,非x86厂商(如英伟达AMD)可自研协议(如NVLink C2C),但多数厂商仍需依赖PCIe Switch芯片9

国产替代空间博通(PEX系列)垄断市场,Astera Labs(Scorpio)逐步渗透。国内厂商如中兴数渡科技万通发展)正加速替代9

2. 以太网交换芯片:GPU-GPU Scale-up的最优解

性能优势:•低延迟博通Tomahawk Ultra延迟仅250ns,是传统Scale-out方案的1/310。•高迭代效率:PCIe协议复杂且迭代慢,以太网协议更适配AI芯片快速升级需求9

生态开放:以太网兼容性强,可支持多厂商GPU互联(如华为昇腾、寒武纪),避免被私有协议(如NVLink)绑定610

🚀 二、Scale-up市场的爆发动力:超节点架构崛起

1. 超节点:AI集群的“高带宽域”核心

效率碾压传统架构:•英伟达GB200超节点 vs H100:训练效率提升4倍,推理性价比提升30倍28。•华为昇腾384超节点:384颗NPU直连,单卡推理吞吐达2300 tokens/s,超越H100/H8008

渗透率加速提升:•海外:2025-2027年超节点渗透率19% → 45% → 72%8。•国内:节奏晚1年,2025-2028年达5% → 19% → 45% → 72%28

2. 增量价值:Scale-up交换网络是核心环节

单机柜价值量激增:•GB200 NVL72机柜 vs 传统8卡服务器:新增9个Switch Tray,带动交换机/芯片需求28

市场规模翻倍:•2028年中国Scale-up交换机/芯片市场规模达669亿/214亿元,较2024年(400亿/191亿)增长超1倍8。•全球Scale-up交换机增量:2027年达438亿美元,超过以太网+InfiniBand总和2

🌐 三、技术路线竞赛:开放协议 vs 私有生态

1. 海外阵营

英伟达NVLink:第五代带宽1800GB/s,短期性能领先但生态封闭810

AMD UALink & 博通SUE:开放协议推进多元方案,博通TH Ultra芯片2026年上市811

云厂商自研谷歌/亚马逊逐步转向以太网,Meta/Microsoft原生支持以太网Scale-up10

2. 国内阵营

华为UB方案:自研UB交换芯片,昇腾384超节点实现低时延互联8

腾讯ETH-X & 阿里ALS:分别基于以太网升级、UALink构建开放生态8

盛科通信:研发51.2T级以太网交换芯片,对标博通Tomahawk Ultra,成国产GPU互联关键69

📈 四、核心受益标的:国产替代加速

环节代表厂商核心优势交换芯片中兴通讯盛科通信中兴:自研机内互联芯片+全栈能力;盛科:800G以太网芯片量产,切入超节点生态79交换机中兴、紫光、锐捷、华勤参与超节点方案,强化Scale-up互联能力(如锐捷液冷交换机降耗23%)78代工/配套菲菱科思共进股份为头部ICT厂商代工400G/800G交换机,承接产能转移78

💎 五、总结:Scale-up的“不可逆”趋势

1.技术刚性:PCIe解决CPU-GPU扩展,以太网解决GPU-GPU高效互联,两者缺一不可。

2.商业驱动:超节点降本增效明确(训练/推理效率提升4–30倍),渗透率三年翻3倍。

3.国产窗口:华为/腾讯/阿里方案快速落地,交换芯片(盛科、中兴)、交换机(紫光、锐捷)率先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