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中废旧塑料原料的收集成本测算

用户头像
寻找有效印钞机
 · 广东  

雪球已经有网友对收集城市垃圾中的废旧塑料进行调研网页链接{转发:惠城环保9月24日瑞昌走访笔记 - 雪球},提供了如下数据:“每吨废塑料的处理成本为600-800元,主要包括设备折旧、水电动力、人员工资等;加上运费以后不超过1000元每吨”。我也进行了测算,结论有一定差异,请大家指正。

一、当前我国垃圾处理的情况

焚烧是我国垃圾处理的主流方式(2024 年焚烧处理能力达 112.3 万吨 / 日,占无害化处理能力的 65% 以上)。焚烧前通常需对垃圾进行压缩,以提升进料效率和焚烧稳定性。我国垃圾处理中先通过压缩后处理的比例较高,尤其在城市地区,这一比例通常在 70%-80% 之间。

一线城市:压缩比例接近 100%。例如,上海通过 “小压站” 实现干垃圾全压缩转运,深圳、广州等城市的焚烧厂预处理环节覆盖率达 100%。

中小城市及农村:压缩比例较低,部分地区仍采用直运方式。例如,内蒙古、云南等省份的乡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于 60%,可能缺乏标准化压缩设施。

若垃圾在收集时已实现严格分类(如塑料单独收集),压缩仅针对同类塑料(如干净的塑料瓶、塑料袋),则压缩后塑料几乎不会被污染,仍可保持较高的回收价值。但此类废塑料占比不高,大部分通过物资回收渠道收集,价格较高,不适用于低成本回收场景。

若垃圾为混合收集(如塑料与厨余垃圾、污水、油污、腐烂物等混合),则在压缩过程中,塑料会因与其他污染物的挤压、接触而被污染(如表面附着油污、厨余残渣等),污染概率较高。

垃圾压缩后,混合垃圾中的液体(如厨余汁液)在压力下更易渗透到塑料表面或孔隙中,使污染更难清除。特别是多孔、易吸附的塑料(如泡沫塑料、某些塑料袋)更易被污染物渗透,污染程度可能更严重。城市生活垃圾中废塑料多数属于这种类型。

二、城市废塑料回收成本测算

污染塑料处理成本构成(按处理流程排序)

1、回收运输成本

污染塑料因可能含残留液体、挥发性异味,需使用具备密闭功能的专用运输车辆(部分场景需符合危废运输标准)。运输半径通常限制在 50 公里以内,成本约 80-200 元 / 吨(包含燃油费、车辆日常维护费、驾驶员薪酬、危废运输资质备案及年检费用)。

2、分拣成本

人工分拣:针对污染程度高(如粘连油污、混合杂质)、机械难以识别的物料,需人工分拣。每人日均处理量 1-2 吨,折算成本约 300-600 元 / 吨(含分拣工人薪酬、分拣工具损耗)。

智能分拣(轻度污染适用):采用红外光谱识别 + 气动分拣设备,成本包含设备折旧(按 5-8 年折旧周期计算)、电费及设备运维费用,约 200-400 元 / 吨。

3、破碎与清洗成本

破碎环节:污染塑料可能因长期堆积出现粘连、硬化,需使用高强度破碎机(如双轴撕碎机),成本包含设备能耗(电力)、刀片损耗及日常维修,约 150-300 元 / 吨。

4、清洗环节:需使用专用清洗剂(部分场景需中性洗涤剂避免二次污染),并配套污水处理系统(处理清洗废水至排放标准),综合成本(含清洗剂、水费、污水处理药剂及设备能耗)约 80-120 元 / 吨。

5、干燥成本

清洗后的物料含大量水分,需通过热风干燥或离心脱水设备处理(避免后续加工时霉变或影响再生料性能),成本包含设备能耗、干燥介质(如热风炉燃料)及设备损耗,约 50-100 元 / 吨。

6、场地及固定设施成本

场地租赁:含生产车间、原料及成品仓储区、污水处理区等,一线城市约 100-150 元 / 吨,三、四线城市约 20-30 元 / 吨。

固定设施分摊:含厂区水电接入、消防设施、环保应急设施(如防渗池)等折旧及维护,一线城市约 50-100 元 / 吨,三、四线城市约 20-30 元 / 吨。

7、合规与环保成本

危废处理资质办理及年检费用、环保备案成本;废气处理(清洗环节挥发的有机物 VOCs)、噪声治理(破碎设备降噪)费用;第三方环保检测(废水、废气、噪声定期检测)及危废台账管理成本。综合约 100-200 元 / 吨。

8、其他运营成本

综合人工成本:除分拣外,破碎、清洗、干燥等环节的操作工人薪酬,约 30-80 元 / 吨;

管理及税费:管理人员薪酬、办公费用、增值税及附加税费(已考虑行业税费优惠,如简易计税、即征即退等政策),约 10-30 元 / 吨;

包装成本:处理后再生料的标准化包装(如吨袋、缠绕膜),约 10-30 元 / 吨。

成本合计(按智能分拣 + 一线城市场景)

最低值总和(各项取最小值相加):

80(运输)+200(智能分拣)+150(破碎)+80(清洗)+50(干燥)+150(场地设施)+100(合规)+30(综合人工)+10(管理税费)+10(包装)= 860 元 / 吨

最高值总和(各项取最大值相加):

200(运输)+400(智能分拣)+300(破碎)+120(清洗)+100(干燥)+250(场地设施)+200(合规)+80(综合人工)+30(管理税费)+30(包装)= 1710 元 / 吨

最终合计结果

按智能分拣 + 一线城市场景,总处理成本范围为:860-1710 元 / 吨

加上运输到揭阳,300-500元/吨

则惠城20万吨废旧塑料项目塑料原料到货成本为:1160-2210元/吨,平均值为(1160+2210)/2=1685元/吨。

按惠城20万吨塑料原料,产品12万元计算(来源:网页链接{集体误判下的资本狂欢 .}),裂解装置每吨产品城市生活垃圾源塑料收集成本为:

最低值:1160*20/12=1933元/吨

最高值:2210*20/12=3683元/吨

平均值:(1933+3683)/2=2808元/吨

本人惠城环保观察:

一、可疑信息

1、张总误导投资者了.

2、网页链接{集体误判下的资本狂欢 ..}

3、网页链接{惠城 20 万吨项目:可行性报告未公开引争议 }

4、网页链接{惠城20万吨废旧塑料项目税收节省及出口溢价测算 }

二、风险隐患

1、惠城环保2024年研发费用靠谱吗?

2、网页链接{惠城环保 财务稳健吗? }

3、网页链接{星辰大海征途中,那只同行的黑天鹅 .}

三、不合理预期

1、想好了就做长线投资准备吧

2、网页链接{ 惠城环保创新首创性体现在工业级工艺整合能力,技术壁垒薄弱}

3、网页链接{120 万吨项目投资:80 亿还是 120 亿 +? }

4、网页链接{3-4 年 300 万吨:是雄心还是不切合实际 “画饼” ?}

四、认知误区

1、分清碳氢收率与综合收率,正确看待惠城废旧塑料利用项目优势

五、原料分析

1、网页链接{农用膜回收成本很低吗? }

2、网页链接{废纸伴生塑料市场可以为惠城提供多少原料? }

3、网页链接{适配惠城裂解的工业废塑料原料市场规模几何? }

六、试生产

1、网页链接{ 惠城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性项目收率92%既可信,又不可信}

2、网页链接{ 试产72小时就宣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