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雪球上2024 年 9 月 11 日的惠城环保电话会纪要(网页链接{惠城环保 电话会纪要 雪球}),惠城表示:“我们的20万吨不够分,现在除了沙特阿美、埃克森美孚、中石化,还有陶氏化学、安姆科(全球最大的包装企业)、百事可乐(食品饮料包装)、岳阳兴长等等都在谈,光是岳阳兴长和沙埃中的量,我们都不够。我们正在想办法满足各方的需求,争取每家分2-3万吨。岳阳兴长也是帮助我们加工,最终的产品是国际巨头,陶氏在泰国有自己的加工厂,安姆科和百事需要找岳阳兴长这样的第三方加工。投产前,都会逐个签署协议。”
上年7月21日,网友也分享了如下信息。
至今天,还没有销售合同信息。
先谈谈2024 年 9 月 11 日的惠城环保电话会上表示:“我们的20万吨不够分。”这句话暗示惠城环保20万吨废旧塑料综合利用项目的产品有20万吨?事实上,这个项目根本没有20万吨的产品,只有12万吨的产品(见集体误判下的资本狂欢.,和网页链接{废旧塑料的碳氢含量50%左右是行业普遍现象 雪球}),这不是故意误导投资者吗?
惠城环保掌握废旧塑料裂解产品定价权吗?
一、惠城环保废旧塑料裂解产品不可以直接进入石油基聚合装置
惠城环保废旧塑料裂解项目的产物为混合物,常含固体颗粒、氯、金属等杂质,需经除杂、分馏提纯才能作为生产聚乙烯、聚丙烯的原料。例如常规废塑料热解油精制需借分离器、过滤器、蒸馏塔等除酸性物质、颗粒等,以达聚合进料品质要求。
因原料来源有别,惠城裂解产物参数易与石油基产物不同,下游若用于聚合聚乙烯或聚丙烯,或要调整工艺或微调聚合装置。近日,雪球上流传的一封感谢信,这封信与惠城环保的关联度有争议。如果感谢信所指是惠城裂解产物作为原料,信中透露:“项目推进过程中,福建联合石化与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团队紧密合作、共同努力,携手攻克诸多挑战,最终取得硕果。“这也说明了采用惠城裂解产物作原料在成熟工艺的装置上,也需要技术攻关与调整。(见网页链接{关于福建联合石化与SABIC合作项目及感谢信与惠城环保的关联度综合说明 })
二、成为惠城裂解产品直接下游要具备的条件
1、要建设除杂质、分馏提纯装置。对于一些有聚合产能的化工企业,如果原来设计上没有考虑使用惠城的原料,新建除杂分馏装置受场地、管道铺设及经济规模等限制,不是有资金想做就有条件做成的。
2、要取得ISCC 认证。ISCC 认证强调供应链全环节覆盖,要求回收商、加工商、贸易商、物流商等供应链所有参与者均需通过 ISCC 认证,形成闭环管理。以再生塑料为例,从废旧塑料的回收站、运输企业,到裂解加工厂、利用再生塑料生产制品的厂商等,都必须持有 ISCC 证书。
3、下游企业与揭阳的运输距离不能太远,否则运输成本会侵占项目利润,而且也影响碳交易。危险化学品运输需遵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诸多法规,例如通过市区需遵循特殊时间和路线规定,易致使运输耗时加长、成本增加。距离越长,受法规限制越明显,经济成本与安全风险会随之上升,故而通常倾向于控制在相对较短的运输半径内。
运输成本不仅是 “利润吞噬者”,更是 “碳交易的关键变量”——控制运输成本 = 直接提升利润 + 间接增加碳交易收益。
三、惠城的裂解产品12万吨,如果分给多家下游企业不具备经济规模
目前,惠城一年只有12万吨的裂解产物,已经分给两个企业,如果还要分给第3、4家企业,每家能分到的产品就不多了。对化工行业,不具备经济规模,会导致单位生产成本提升。后续惠城300万吨规划是自己建设后端装置的,也断了直接下游企业进一步合作的念想。对这样一个项目,直接下游企业究竟有多大兴趣?
四、目前市场上流传的直接下游企业只有两家
经过这样多轮筛选,符合条件的直接下游企业不多。目前市场上流传的直接下游企业就两家,一家是岳阳兴长的子公司惠州立拓,为此建设气体分离装置,承接液化塑料裂解气,并从中分离出丙烯、醚前混合气等,其中丙烯会作为惠州立拓聚烯烃装置的原料。另一家是福建联合石化,采购其废塑料裂解项目产出的液化石油气和石脑油,用于生产循环烯烃产品。没有第三家了。
福建联合石化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而惠城东粤化学坐落在广东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经地图测距可得,二者之间的直线距离大致为 350 公里左右,若通过公路运输,实际运输距离达 400 公里以上。这个距离已经不是经济运输距离了(通常裂解气的经济运输半径大致在 200 公里以内,裂解油在 300 公里左右)。
槽罐车运输400公里,其公路运输成本达 0.5 至 1 元 / 吨・公里,也就是说,如果惠城旁边的中石化采用惠城裂解产物做原料,可以比福建联合石化节省200-400元/吨运输费用(未考虑节省碳交易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电话会议中提及的合作方埃克森美孚,在广东惠州大亚湾石化工业区(与东粤化学距离约200公里)建设了大型乙烯项目,该项目是其在华重要的大型石化一体化基地,以乙烯、聚乙烯等产品为主。惠城的裂解产物中有乙烯占12%(来源:试生产粗定标数据),惠城最终选择与联合石化合作,已经可以看出下游企业的态度了。
五、惠城还不能轻易更换下游企业,存在对下游企业单一依赖
因为新的下游企业需要建设除杂质、分馏提纯装置,还要调整聚合装置,进行技术攻关,所以更换下游企业的成本与风险比较高。惠城裂解装置中的不同产物只有单一直接下游客户,很可能再现惠城被下游企业拿捏,重现蒸汽销售的困境。
2025年上半年,惠城环保业绩出现下滑。该公司坦言,其蒸汽产品仅面对广东石化一家客户,议价能力低、销售选择较少,存在单价降低、部分时段无法正常并网销售的情形。公告显示,2023—2024年,惠城环保蒸汽销量虽然由36.87万吨增至 49.04 万吨,但销售单价由182.12元/吨下降至140.20元/吨;2025年1—6月蒸汽销售价格进一步下降至71.12元/吨,使得蒸汽收入减少。(链接:网页链接{惠城环保业绩承压 定增扩张能否破局})
综上所述,结合实际观察,对直接下游的单一依赖,导致惠城在裂解产品价格商务谈判上并没有主动权,如果商务谈判久拖不决,损失大的一方是惠城。跟与中石化合作的蒸汽销售处境差不多。
我认为,最好的结果是共赢。这样一来,惠城就不能独吃产业链上全部产品溢价了,究竟能分到多少?仍达到目前市场预期吗?
2025年9月2日修改补充了如下内容:需要注意的是,电话会议中提及的合作方埃克森美孚,在广东惠州大亚湾石化工业区(与东粤化学距离约200公里)建设了大型乙烯项目,该项目是其在华重要的大型石化一体化基地,以乙烯、聚乙烯等产品为主。惠城的裂解产物中有乙烯占12%(来源:试生产粗定标数据),惠城最终选择与联合石化合作,已经可以看出下游企业的态度了。
雪球上关于惠城环保的信息真假难辨,这里汇编了我在雪球分享的惠城基本面相关思考,所有内容均以公开信息为基础,融入了我自己研究过程中的真实判断。若你同样关注惠城,不妨读读这些 “不一样” 的分析,说不定能催生更多新的思考。
免责声明
本人在本平台发布的所有内容,仅为个人投资思考与信息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操作推荐或交易要约。文中提及的个股、行业、市场观点等均以公开信息为基础,融入了个人研究与判断,存在不确定性及市场波动风险,过往观点不代表未来表现。
股市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任何投资者据此操作所产生的收益或损失,均由其自行承担,本人不对任何因依赖本内容而导致的投资结果负责。请各位球友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独立判断,必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