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端木赐-亿则屡中
 · 广东  

$玲珑轮胎(SH601966)$ $玲珑轮胎(SH601966)$ $赛轮轮胎(SH601058)$ 轮胎行业有一个非常基础的逻辑,就是这个国产替代,目前中国这个轮胎行业,它整个在这个汽车领域的这个国产替代是落后于整车的,那这个是什么原因呢?
中国的中国的这个整个轮胎产量其实已经占全球的50%了,但是呢呈现出这种大而不强的情况。这个核心原因其实是供应链的原因。
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个欧美日,这个主要轮胎企业的这个供应链情况
1. 欧洲:技术驱动的高端联盟
- 核心企业:德国大陆集团(马牌)、法国米其林、意大利倍耐力。
- 绑定逻辑:
- 大陆集团与大众集团(大众、奥迪、保时捷)深度绑定,其ContiSportContact系列轮胎适配保时捷911等高性能车型。
- 米其林与标致雪铁龙、雷诺等欧洲车企合作紧密,同时为宝马i系列电动车提供低滚阻轮胎,技术共享推动欧洲新能源车配套率提升至39% 。
- 倍耐力以超跑市场为核心,独家配套法拉利全系车型(如P Zero Corsa),并为兰博基尼、宾利等提供定制胎 。
2. 日本:垂直整合的供应链闭环
- 核心企业:普利司通、住友橡胶(邓禄普)。
- 绑定逻辑:
- 普利司通与丰田集团(丰田、雷克萨斯)形成“技术-生产-销售”闭环,如遨然者ALENZA 001轮胎配套丰田赛那SIENNA和格瑞维亚MPV 。
- 邓禄普虽起源于英国,但被日本住友收购后,成为本田、日产的主力供应商,同时为奥迪Q4 e-tron等欧洲车型提供配套 。
- 技术协同:日系轮胎企业与车企联合开发低油耗轮胎(如普利司通ECOPIA系列),适配丰田THS混动系统,滚动阻力降低15%。
3. 美国:本土主导与全球化渗透
- 核心企业:固特异、米其林(北美市场)。
- 绑定逻辑:
- 固特异与通用、福特长期合作,为F-150皮卡提供Duratrac全地形轮胎,同时通过技术授权为奔驰S级供应配套胎 。
- 米其林在美国市场采取“技术差异化”策略,其Pilot Sport EV轮胎专为特斯拉Model S设计
因为因为汽车供应链它这个可能这个技术验证需要时间,所以很多企业他很多中国的企业吧,他可能会先选择这个国外的品牌,这样呢造成来说效率比较高一点,但是从长期来看,汽车的这个出货量比较大的时候,是会选择能控制的供应链的,就是国产轮胎才会成为这个首选,所以这个就是为什么国内这个轮胎的这个国产替代会落于落后于整车。
另外另外这个中国的这个轮胎企业里面肯定会出现像这个福耀玻璃这样的这样的企业的,但是呢不确定是哪一家。
所以这个行业肯定是很有投资价值的,因为这个行业的这个规模很大规模很大,肯定会出现巨无霸企业的,目前这个市值最高的也就400亿左右,未来肯定会超会出现超过这种1500亿以上的这种企业的
大家觉得会是哪一家呢?就是目前的这个轮胎企业里面哪家会成为像这个玻璃里面这个福耀玻璃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