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Sora、阜博与AI内容产业大迁移:从生成到清算,版权和创作者经济需要新的基础设施

用户头像
Satoshi0
 · 中国香港  

$阜博集团(03738)$ OpenAI 的 Sora 2 正在重塑视频创作的方式。它能在几分钟内生成高质量的短片,让个人创作者拥有近似影视公司的生产力。但随之而来的,并不仅仅是创作生态的变革,还有一场关于版权、监管与产业分工的深层重构。在创作门槛急剧降低的未来,版权机制将成为AI内容产业的关键支撑,而阜博这样的第三方技术方,有机会成为这一新生态的清算枢纽。

Sora 引爆版权焦虑:从默认使用到授权博弈

Sora 2 的版权策略,是引发行业争议的核心。它的机制是默认允许生成器使用互联网上的角色、风格和素材,除非版权方主动退出(opt-out);提供基础的争议和删除机制,并计划引入更细粒度的角色授权和收益分成。这种先使用、后治理的策略,大幅提升了创作效率,也显著放大了侵权风险。

用户已经能够利用 Sora 生成与原作极为接近的内容片段。对于影视、动漫和音乐版权方而言,这是生产资料的一次全民下放——创作不再由工作室垄断,而是进入了一个任何人都可以生产IP的时代。版权争议的数量和复杂度将呈指数级上升,传统的版权管理体系面临巨大冲击。

Sam Altman也提到正在设计机制,让版权持有人可以选择加入,控制他们的内容如何被使用,并分享由此带来的经济收益。

模型训练监管复杂,后置监管成为现实解法

很多人将关注点放在模型训练阶段是否侵权,但事实上,这一环节的监管在全球范围内极为复杂。大型模型的数据往往来自互联网爬取,来源分散,类型庞杂,几乎不可能逐条追溯或取得许可。同时,不同国家对于“合理使用”的法律标准存在巨大差异,很难在短期内形成统一规则。严格在训练阶段实现版权合规的成本极高,技术上和法律上都存在巨大障碍。

因此,更现实的解决方案,是将监管重心后移到生成环节。当生成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中出现了受版权保护的元素时,由版权方进行识别、标注,并触发下架、授权或分账机制。但这对版权方来说同样是一座大山:内容体量庞大,人工审查几乎不可能;生成内容往往是近似而非复制,传统匹配技术难以完全胜任;授权、收益分配与申诉仲裁都需要高效自动化的技术体系支持。

这正是阜博在 YouTube、meta等社交媒体体系中的强项。它帮助影视公司和唱片公司对平台上海量视频进行自动识别、权属标注、收益统计与分账。这种后置识别+清算的模式,可以无缝适配到AI生成内容生态中,帮助版权方在不改变模型训练机制的前提下,有效实现权利管理。

阜博的技术与机会:成为AI版权的“清算所”

阜博长期为内容方和平台提供版权保护和变现服务,具备成熟的数字指纹识别、水印追踪、确权分账等能力,是全球领先的第三方版权技术服务商。将这些能力接入 Sora 及未来的AI内容平台,阜博完全有能力扮演一个类似清算所的角色:在生成内容出现后,负责识别其中的版权元素、统计使用情况,并进行后续的分账或下架处理。平台不必成为唯一的版权裁判者,版权方也不必亲自处理海量内容,而是通过阜博实现标准化、自动化、可追踪的管理。同时作为独立第三方,也能解决版权方和平台中间的信任问题。

这种机制要真正发挥作用,需要满足合理、公正、可追踪三大原则:合理,是指标准化的规则和可预期的成本;公正,要求平台独立、技术中立、过程透明;可追踪,则意味着每个生成内容都必须有完整的记录链条,确保权属和收益清算可以被审计。这实际上是在为AI内容产业构建一套类似金融清算的底层基础设施。

AI社交媒体的崛起,版权成为基础设施

随着生成式AI的普及,内容创作不再依赖拍摄和后期,而进入提示词生产力的时代。一批以AI创作为核心的新型社交媒体正在崛起,例如Meta的Meta Vibes,尝试让用户用AI生成短视频;Runway、可灵、Liblib等社区围绕角色与风格形成新的创作生态;中国也有短视频和长视频平台在探索AI IP。

这类平台的内容增长依赖的是算法与用户创意,而不是传统的拍摄制作。创作门槛的极端降低,将导致版权使用频率的爆发式增长,原创与二创的边界进一步模糊,版权授权、识别与分账将成为平台生死攸关的底层设施。谁能率先构建出成熟、可信的版权识别与清算体系,就有可能成为AI内容产业的基础设施提供者,正如支付清算体系之于电商产业。

创作门槛降低,但内容的本质从未改变

尽管生成式AI正在极大地降低技术门槛,但内容产业的本质并不会因此发生根本改变。工具的进步可以让更多人参与创作,却无法取代真正的创意、IP运营与审美能力。就像同样一台摄影机交到不同导演手中,作品在格调、叙事和风格上的差异依然巨大;AI也只是工具,决定内容成败的关键,仍然在于创作者能否塑造有持续影响力的原创IP,是否具备独特的叙事能力和审美品位,以及能否整合资源,将创意变成品牌。AI让内容生产进入人人皆可创作的阶段,但真正脱颖而出的,仍是那些能够用工具放大创造力的团队和个人,内容产业的核心逻辑从未改变,工具的迭代只是生产方式的演进,创意、IP与审美才是决定作品价值与产业格局的根本。

版权与清算,将成为AI内容时代的关键底座

未来五年,随着AI视频生成与社交媒体的深度融合,版权机制将从边缘走向核心。模型训练阶段的监管难以彻底解决问题,后置识别与清算机制将成为现实中的主线。阜博这样具备识别与分账技术的第三方技术方,有望成为AI内容产业的底层基础设施,承担版权管理的标准化角色。与此同时,真正能在这场浪潮中立足的创作者与平台,仍然要回归到创意与IP的长期积累。这是一场从消费生成走向价值获取的产业大迁移,也是内容生态重构的关键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