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算力产业链细分赛道深度研究:PCB、光模块与液冷技术市场前景分析

用户头像
AI悟道
 · 贵州  

*数据根据公开信息,雪球网络等平台用AI辅助收集分析,数据不对的地方请指正。

投资要点

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带动PCB、光模块和液冷技术三大关键领域快速增长。

预计2025-2027年,PCB市场规模将从56亿美元增至约15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63.4%;光模块市场将从127亿美元增至约25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0.5%;液冷技术市场将从354亿元(RMB)增至1082亿元(RMB),复合年增长率达74.4%。

三者均呈现出高成长性,但在技术迭代、市场空间和竞争格局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从A股市场看,液冷技术相关企业展现出强劲增长潜力。强瑞技术英维克川环科技大元泵业飞龙股份等公司在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期间有望实现业绩爆发。

其中,英维克作为液冷解决方案龙头,2026年净利润有望达14-16亿元,同比增长超100%;飞龙股份凭借液冷泵领域的技术优势,订单有望在2026年实现大幅增长。大元泵业由于小盘流通股只占36%,业绩最低谷,估值由传统行业向AI科技股转换,最容易成妖。

一、AI算力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1.1 AI算力需求爆发推动硬件设施升级
AI算力需求正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这主要由大模型训练和推理需求驱动。根据行业数据,AI算力需求每3-4个月即翻倍,远超传统算力增长曲线,形成对底层硬件基础设施的刚性需求。全球云服务提供商如微软谷歌亚马逊阿里巴巴等数据中心规模持续扩大,叠加英伟达芯片出货量高增,直接拉动硬件基础设施采购需求旺盛。
二、液冷技术市场空间与成长前景分析
液冷技术行业基本情况与技术趋势
液冷技术是解决高密度计算设备散热问题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冷板式和浸没式两种技术路线。冷板式液冷因改造成本低占据短期主流,浸没式在超算与AI场景加速渗透。
液冷技术正经历从"可选项"到"必选项"的历史性转折。

三、AI驱动下液冷技术市场空间预测(2025-2027)
AI算力需求爆发正推动液冷技术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根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
2025年液冷市场规模将达到354亿元,液冷渗透率将突破20%。其中,中国液冷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达到177亿元。
2026年液冷市场规模将达到716亿元,同比增长约102%。IDC预计2025年至2029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约48%,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62亿美元(约1160亿元人民币)。
2027年液冷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达到1082亿元,同比增长约51%。液冷渗透率预计将达到30%-40%,市场进入成熟期。
从全球市场看,数据中心液冷市场预计将从2025年的28.4亿美元增长到2032年的21.1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3.2%。同时,预计2025年全球数据中心液冷采用率将增长至26%,到2030年采用率有望超过50%。
液冷技术市场竞争格局与关键玩家
液冷技术市场竞争格局相对分散,但在细分领域已形成一定的龙头企业。英维克曙光数创高澜股份强瑞技术等企业在冷板式液冷领域具备竞争优势;中科曙光浪潮信息等企业在浸没式液冷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四 、在液冷技术产业链中,关键玩家包括:
1. 英维克:全球唯二掌握冷板式/浸没式双路径液冷技术,Coolinside全栈方案覆盖冷板、CDU、快接头等环节,适配单机柜120kW高功率场景。公司是英伟达GB300核心供应商,单柜价值超20万元。
2. 曙光数创:浸没式液冷全球领导者,单机柜功率密度达750KW,液冷服务器降耗30%,中标移动45亿订单。
3. 强瑞技术:通过收购切入散热市场,进入华为、超聚变等供应链,在冷板液冷领域具备技术优势。
4. 川环科技:军工级密封技术实现漏液率<0.01ml/h,快插接头技术领先,已进入多家重点客户的供应体系。
5. 飞龙股份:液冷泵领域技术领先,斩获英伟达液冷订单,成为AI服务器液冷模组供应商。

五、PCB、光模块与液冷技术对比分析
5.1 市场空间对比(2025-2027)
PCB、光模块和液冷技术作为AI算力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市场空间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从绝对值看,2025年光模块市场规模最大,达到113-127.3亿美元;2026年和2027年,液冷技术市场规模增长最快,分别达到716亿元和1082亿元。
从增长率看,液冷技术年复合增长率最高,达74.4%;PCB次之,为63.4%;光模块最低,但也达到40.5%。这表明液冷技术在AI算力推动下增长最为迅猛,而光模块市场虽然基数较大,但增速相对平稳。
投资价值对比
基于市场空间、成长性和竞争格局,对PCB、光模块和液冷技术的投资价值进行对比:
液冷技术:投资价值最高,主要体现在冷板式液冷和浸没式液冷领域的龙头企业。液冷技术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市场空间爆发式增长,且竞争格局尚未完全固化,具备技术优势和客户资源的企业有望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建议关注掌握冷板式/浸没式双路径液冷技术、核心组件自主化的企业。


六、A股液冷技术相关公司分析
五家公司对比分析(毛估估分析,投资通常只需要模糊的正确),把握大方向,不需要细扣准确性,毕竟谁也没有水晶球可以预知未来。


对五家液冷技术相关公司的成长性、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进行对比:
从成长性看,英维克飞龙股份成长性最高,2026年净利润增速有望超过100%;强瑞技术大元泵业川环科技次之。
从盈利能力看,英维克毛利率最高,随着液冷业务占比提升,毛利率有望达到35%以上;强瑞技术和飞龙股份次之,毛利率在25%-30%之间;川环科技和大元泵业毛利率相对较低,在20%-25%之间。
从市场竞争力看,英维克在冷板式液冷领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大元泵业在液冷循环泵领域市占率最高;飞龙股份在液冷泵领域具备技术优势和客户资源;强瑞技术和川环科技在细分领域具备一定优势,但整体规模较小。
七、投资策略与风险提示
7.1 投资策略
1. 重点关注液冷技术领域:液冷技术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市场空间爆发式增长,且竞争格局尚未完全固化,投资价值最高。建议关注英维克、飞龙股份、强瑞技术等具备技术优势和客户资源的企业。大元泵业则最有可能成为妖股。
八、结论
AI算力基础设施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带动PCB、光模块和液冷技术三大细分领域快速增长。预计2025-2027年,PCB市场规模将从56亿美元增至约15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63.4%;光模块市场将从127亿美元增至约25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0.5%;液冷技术市场将从354亿元增至108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74.4%。

从投资价值看,液冷技术领域投资价值最高,主要体现在冷板式液冷和浸没式液冷领域的龙头企业。英维克飞龙股份强瑞技术等企业在液冷技术领域具备技术优势和客户资源,有望在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中获得巨大发展机会。

细分龙头:

液冷的 $英维克(SZ002837)$

PCB的 $胜宏科技(SZ300476)$

光模块的新易盛 $中际旭创(SZ300308)$

注:非荐股,液冷板块涨幅巨大,注意短期调整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