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销量爆发量预测
1. 2025年下半年(8-12月)
• 8月:根据预售数据,8月30日开启的隐藏链接预售已吸引超2138名支持者,筹款近120万美元。结合公开信息,8月实际销量约1.5万台。
• 9月:9月1日全渠道预售开启后,5天内售出4万台,且9月产能已排满。由于后续订单需延至10月15日发货,9月实际销量锁定为4万台。
• 10-12月:根据Rokid产能爬坡计划及市场需求,预计每月销量逐步增长至2.5万-3万台。假设10月2.5万台、11月2.8万台、12月3万台,合计8.3万台。
• 2025年下半年总计:约13.8万台。
2. 2026年
• 根据Rokid官方规划,2026年出货目标为100万台。考虑到产能释放和市场渗透,预计销量分布为:Q1约15万台、Q2约20万台、Q3约25万台、Q4约40万台。
二、市值与产值估算
1. 市值
• Rokid为未上市公司,暂无公开市值。但参考行业估值,若2026年销量达100万台,按消费级AR眼镜企业平均市销率(PS)5-8倍计算,其估值可能在165亿-264亿元(2026年产值33亿元×PS 5-8)。
2. 产值
• 2025年下半年:销量13.8万台,平均售价3299元,产值约4.55亿元。
• 2026年:销量100万台,假设售价因竞争略降至3200元,产值约32亿元。
三、最受益公司及财务影响
1. 蓝思科技(300433.SZ)
• 角色:Rokid Glasses整机组装核心供应商,覆盖光学镜片、功能模组到整机生产。
• 订单影响:
◦ 2025年新增订单占蓝思全年智能穿戴业务30%,预计贡献收入约15亿元(蓝思2025年智能穿戴业务收入预计50亿元)。
◦ 毛利率较传统代工提升10%-15%,贡献利润超5亿元。
• 财务表现:2025年上半年营收329.6亿元,智能穿戴业务占比约20%,Rokid订单将显著拉动增长。
2. 光舟半导体(未上市)
• 角色:独家提供单光机衍射波导方案,占Rokid光学模组成本30%。
• 订单影响:
◦ 2025年下半年Rokid订单约4.5万台,对应光学模组收入约4050万元(单价900元)。
◦ 2026年100万台订单对应收入9亿元,占光舟半导体营收比例或超60%。
• 技术优势:单光机方案较双光机成本降低50%,毛利率可达40%以上。
3. 紫建电子(301121.SZ)
• 角色:Rokid Glasses电池供应商,提供200mAh高密度电池。
• 订单影响:
◦ 2025年下半年订单13.8万台,对应电池收入约2760万元(单价200元)。
◦ 2026年100万台订单对应收入2亿元,占紫建电子消费电子业务收入约15%。
• 财务表现:2025年上半年营收15.2亿元,智能穿戴电池业务占比约30%。
4. 顺网科技(300113.SZ)
• 角色:Rokid Glasses内置顺网云电脑服务,覆盖算力支持及内容分发。
• 订单影响:
◦ 2025年下半年用户数约13.8万,按ARPU(每用户收入)50元/年计算,贡献收入约690万元。
◦ 2026年用户数100万,收入5000万元,占顺网云业务收入约10%。
• 财务表现:2025年上半年云业务收入8亿元,同比增长30%,Rokid合作将加速增长。
5. 浙版传媒(601921.SH)
• 角色:通过基金投资Rokid,持有约5%股权。
• 投资收益:
◦ 若Rokid 2026年估值达200亿元,浙版传媒对应权益价值约10亿元,较初始投资增值超5倍。
◦ 2025年Rokid营收约5亿元,浙版传媒可获分红约500万元。
四、产业链协同与风险提示
1. 供应链协同
• 舜宇光学:提供摄像头模组,占Rokid BOM成本12%(约396元/台),2026年订单收入约3.96亿元。
• 佰维存储:提供存储芯片,占Rokid BOM成本8%(约264元/台),2026年订单收入约2.64亿元。
2. 风险因素
• 产能瓶颈:Rokid 2025年产能排至10月,若需求超预期可能影响交付。
• 竞争加剧:Meta、小米等厂商加速布局,可能挤压Rokid市场份额。
• 技术迭代:MicroLED显示、固态电池等新技术若提前商用,可能导致现有供应链重构。
五、结论
Rokid Glasses的爆发将带动光学、电池、代工三大核心环节快速增长。蓝思科技、光舟半导体、紫建电子为直接受益者,2026年订单收入贡献均超亿元级别。顺网科技、浙版传媒等通过生态合作或投资间接受益。投资者需重点关注Rokid产能释放进度及供应链技术壁垒,同时警惕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补充研究:
以下补充水晶光电、明月镜片、荣旗科技、瑞芯微在Rokid Glasses供应链中的具体收入与利润影响(炫恒炫科技因名称可能存在误差或未上市,暂无法获取公开数据,故未纳入分析):
一、水晶光电(002273.SZ)——核心光学组件供应商
1. 供应角色
• 产品:为Rokid Glasses提供光波导镜片、玻璃晶圆及微纳光学元件,是AR光学模组的核心供应商。
• 技术地位:全球全息波导片市占率超20%,反射光波导技术已实现小批量量产,直接支撑Rokid Glasses的轻薄化与高透光率需求。
2. 收入影响
• 2025年下半年:
◦ 供货量占Rokid AR业务的35%,对应销量约4.83万台(13.8万台×35%)。
◦ 光学组件单价约250元/台(参考华为Vision Glass光学模组成本占比),收入约1207.5万元。
• 2026年:
◦ 假设供货量占Rokid总销量的40%(100万台×40%=40万台),收入约1亿元(40万台×250元)。
◦ 占水晶光电AR业务收入比例预计达15%-20%(2025年上半年AR业务收入约8亿元)。
3. 利润影响
• 毛利率:光学组件毛利率约25%-30%(参考消费电子光学元件行业平均水平)。
• 2025年下半年利润:约301.9万元(1207.5万元×25%)。
• 2026年利润:约2500万元(1亿元×25%)。
二、明月镜片(301101.SZ)——潜在辅助镜片供应商
1. 供应角色
• 产品:未直接进入Rokid Glasses核心供应链,但Rokid Max型号支持近视镜片选配,可能通过第三方渠道采购普通矫正镜片。
• 合作模式:Rokid用户可自行选配明月镜片,但并非官方预装组件,合作深度有限。
2. 收入影响
• 2025年下半年:假设10%用户(1.38万台)选择明月镜片,单价50元/片,收入约69万元。
• 2026年:若渗透率提升至15%(15万台),收入约750万元。
• 占比:对明月镜片整体营收(2025年预计约10亿元)影响不足1%。
3. 利润影响
• 毛利率:镜片业务毛利率约50%-55%(参考其传统业务)。
• 2025年下半年利润:约34.5万元(69万元×50%)。
• 2026年利润:约375万元(750万元×50%)。
三、荣旗科技(301360.SZ)——智能检测设备供应商
1. 供应角色
• 产品:为Rokid Glasses生产线提供高精度视觉检测设备,用于光学组件贴合度、结构件公差等环节的质量控制。
• 技术壁垒:设备精度要求达微米级,需适配Rokid波导镜片的复杂光学结构检测。
2. 收入影响
• 2025年:设备订单金额约3000万元(参考AR眼镜产线设备投资规模)。
• 2026年:若Rokid扩产,新增设备订单约2000万元,合计收入占荣旗科技智能装备业务收入(2025年预计5亿元)的10%。
3. 利润影响
• 毛利率:智能装备毛利率约35%-40%(参考消费电子检测设备行业)。
• 2025年利润:约1050万元(3000万元×35%)。
• 2026年利润:约700万元(2000万元×35%)。
四、瑞芯微(603893.SH)——协处理器及ISP芯片供应商
1. 供应角色
• 产品:为Rokid Glasses提供图像处理芯片(如RK1860)及AI-ISP模块,负责环境光自适应、图像降噪等功能。
• 技术协同:RK1860算力达60-80TOPS,支持7B大模型本地化运行,与Rokid自研SoC形成互补。
2. 收入影响
• 2025年下半年:
◦ 每台Rokid Glasses搭载1颗协处理器,单价50元/颗,收入约690万元(13.8万台×50元)。
• 2026年:
◦ 单价降至40元/颗(规模效应),收入约4000万元(100万台×40元)。
◦ 占瑞芯微智能穿戴芯片业务收入(2025年预计12亿元)的3.3%。
3. 利润影响
• 毛利率:芯片设计毛利率约40%-45%(参考其消费电子芯片业务)。
• 2025年下半年利润:约276万元(690万元×40%)。
• 2026年利润:约1600万元(4000万元×40%)。
五、供应链协同与风险提示
1. 技术迭代风险
• 水晶光电的光波导技术需应对Meta Orion等竞品的碳化硅波导挑战,后者光效提升至85%但成本高达1000美元/片。
• 瑞芯微的协处理器需与高通骁龙XR芯片竞争,若Rokid转向集成化SoC方案,可能削弱其份额。
2. 订单波动性
• 荣旗科技的设备订单集中在2025年,2026年若Rokid产能饱和,收入可能下滑。
• 明月镜片的选配需求依赖用户个性化选择,实际渗透率可能低于预期。
六、结论
水晶光电和瑞芯微是Rokid Glasses供应链中收入与利润弹性最高的厂商,2026年订单收入贡献均超亿元级别。荣旗科技受益于产线设备投资,但业绩释放集中在2025年。明月镜片因合作深度有限,影响较小。投资者需重点关注Rokid光学技术路线变化及瑞芯微在AI芯片领域的竞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