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汇股份(SZ300839)$甲骨文
甲骨文股价的大涨确实为AI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丰富的想象空间,A股市场中也确实存在相关的受益板块和公司。博汇股份及其子公司无锡极致液冷科技有限公司背靠阿里云和钉钉生态,其发展前景与AI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相关。
下面,我将为您梳理甲骨文大涨背后的逻辑、A股受益板块及主要公司,并重点分析博汇股份的情况。
📈 一、甲骨文大涨与AI基础设施的想象力
甲骨文股价盘后一度暴涨超27%,核心原因在于其“剩余履约义务”(RPO)同比暴增359%,达到4550亿美元。这主要得益于其与OpenAI、xAI、Meta等AI巨头签订了大规模云合同,成为AI模型训练的关键基础设施提供商。
这表明市场对AI算力需求呈现爆炸式增长。甲骨文计划本财年资本支出达到350亿美元(同比增长65%),主要用于提升数据中心的创收设备能力,预示着AI基础设施领域将迎来一轮巨大的投资浪潮。
其董事长Larry Ellison强调,AI推理市场的规模最终将远大于AI训练市场。甲骨文推出的“AI数据库”旨在将企业数据与AI模型深度结合,推动AI应用落地,这为AI基础设施的长期需求和商业模式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
🇨🇳 二、A股受益板块及主要上市公司
甲骨云的扩张,尤其是其在AI算力和数据中心建设上的巨大投入,会通过产业链传导,使一批A股公司受益。为了清晰展示,我整理了相关的A股公司及其受益逻辑:
受益方向 上市公司 核心逻辑 与甲骨文关联/备注
硬件设备与代工 工业富联 作为甲骨文AI算力基础设施的核心供应商,提供高性能AI服务器及配套硬件。 深度绑定甲骨文核心需求,承担其大量AI服务器代工份额。
剑桥科技 设备商客户800G硅光需求中约1/3来自Oracle。 受益于甲骨文数据中心建设对高速光模块的需求。
中际旭创 光模块供应商,适配甲骨文算力网络需求。 同样受益于甲骨文数据中心投资对光通信产品的需求。
云计算与生态合作 神州数码 甲骨文中国核心分销与技术服务伙伴,近20年合作,涉及软硬件分销、增值服务、登云数据库一体机及云管理服务(MSP)。 深度绑定甲骨文生态,直接参与其云基础设施和数据库业务。
新炬网络 自成立就与甲骨文合作,为电信、金融等行业提供Oracle数据库升级、迁移和云化运维服务。 甲骨文云业务扩张可能增加数据库迁移和运维需求。
中科金财 拥有甲骨文云产品代理资质,为企业提供甲骨文云解决方案。 甲骨文云业务爆发将带动其云服务代理需求,尤其在金融、电信等行业。
数据中心与基础设施 光环新网 国内数据中心(IDC)龙头。 甲骨文加速建设AI算力数据中心可能带动其IDC资源需求。
南都电源 甲骨文数据中心备电(高压锂电)核心供应商,产品已通过甲骨文给微软供货。 受益于甲骨文全球数据中心建设对后备电源的需求。
解决方案与实施 荣联科技 甲骨文长期合作伙伴,在服务器、存储及数据库产品等方面有合作。 受益于甲骨文数据中心建设带来的硬件需求。
杰创智能 甲骨文官网可查合作伙伴,在云计算、数据管理等领域合作,参与其AI相关项目。 受益于甲骨文AI云解决方案的推广和实施。
🔍 三、博汇股份(子公司无锡极致液冷)能否受益?
博汇股份(300839)通过其子公司无锡极致液冷科技有限公司,正深度参与AI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液冷散热这一关键环节。其背靠阿里云和钉钉生态,确实能得益于AI发展,但这更多是源于阿里生态而非直接来自甲骨文。
1. 深度绑定阿里云生态,获得直接订单与场景验证:
* 无锡极致液冷为阿里AI芯片提供液冷散热系统,并参与阿里云阿联酋数据中心项目。
* 其获得了钉钉生态企业鑫蜂维3.9亿元的服务器采购订单,这提供了宝贵的初始订单和液冷技术应用场景。
2. 技术升级与资源支持:
* 公司与台湾FastCool共建“全浸没液冷联合实验室”,引入先进液冷技术,目标将单机柜功率密度提升到300kW以上,远超行业主流水平。
* 无锡市惠山区国资办成为公司实控人,以及阿里系相关资本的入股,为公司提供了资金与资源支持,助力其转型。
3. 转型与未来机遇:
* 公司正从传统化工企业向“算力基础设施热管理综合服务商”转型,构建自有算力池,切入AI智算服务。
* 阿里云未来三年在云和AI基础设施上的投入将超过过去十年总和(每年约1200亿元),作为阿里生态的参与者,博汇股份有望持续受益。
4. 需要注意的挑战:
* 液冷服务器市场面临激烈竞争,如英维克、申菱环境等成熟企业。
* 博汇的液冷业务尚在投入期,其技术大规模落地效果和后续订单兑现仍需观察。
💎 总结与建议
甲骨文的大涨揭示了AI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潜力和确定性,为A股市场中与其业务紧密关联的公司带来了发展机遇。
对于博汇股份而言,其背靠阿里云和钉钉生态,在AI液冷散热领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通过技术合作、获得订单以及国资背景支持,公司正积极转型并融入AI发展大潮。
然而,投资涉及风险,市场热点转换较快。建议你密切关注相关公司的技术落地进度、订单兑现情况以及行业竞争态势,并结合自身判断做出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