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源产业链正在强势回暖,尤其是在政策激励、成本下行和甲醇燃料新场景需求驱动下,行业迎来关键拐点。
主流氢车厂家和燃料电池系统供应商出货增长明显,电解槽设备招标火爆,制氢和绿醇龙头企业扩产加速,为投资者带来了新的布局窗口。
一、产业链高景气,量价数据全面回暖
2024年6月及上半年,氢车与燃料电池产业链逐步走出低谷:
6月氢能汽车上险量599辆,同比大增54%;1-6月累计1,965辆,降幅已明显收窄。
燃料电池系统6月、1-6月装机量分别为133MW、389MW,同比增幅高达185%和21%,行业高功率趋势加快。
电解槽需求持续井喷,6-7月单月累计中标568MW,1-7月总计已达1.35GW,同比增长76%。目前尚有92万吨氢能项目(约6.3GW电解槽)已开工未招标,预示后续订单高弹性。
设备价格大幅下行,碱性电解槽2025年投产项目中标价已低于0.9元/瓦,PEM电解槽低于4元/瓦,分别较2024年均价下降44%、29%,有力推动下游应用与项目盈利性提升。
二、甲醇燃料异军突起,船舶应用成氢能消纳突破口
甲醇被认为是氢能源的理想载体,主要因其在氢气储存、运输、应用及产业链协同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绿氢+甲醇”成为本轮行业放量的新主线。
1.航运巨头带动,绿色甲醇船舶订单激增
2024年全球甲醇燃料动力船驶入快车道。数据显示,2023年甲醇船舶订单量创新高,2024年上半年中国甲醇动力船订单达44艘,在全球占比超一半。全球已确认甲醇燃料船共269艘,国际航运巨头如马士基、中远海运等已签下长期合同。
甲醇无需低温储运,减排效果明显,目前早期主要用于油/化学品船和集装箱船,可直接推动绿色甲醇产能消纳。
2.绿色甲醇重大项目密集落地,产业扩容进入爆发期
上海电气洮南市绿色甲醇项目:2025年7月首期5万吨项目投产,是国内首个规模化商业运行的绿氢制甲醇项目,也是全球技术指标领先、通过欧盟ISCC认证的标杆工程,且实际建设期仅16个月。
金风科技兴安盟绿色甲醇扩产:一期25万吨稳步推进,未来扩产至85万吨,扩能幅度达70%。创新采用“风电+绿氢+生物质气化”多能协同技术,联动200万千瓦风电装机,产业链布局全球领先。
吉电股份梨树绿色甲醇示范项目:总投资49.2亿元,配套40万千瓦风电装机,年产2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建设期27个月,标志公司绿色氢基能源业务迈进新阶段。
本月项目招标应用全部为绿色甲醇,显示下游订单开始加速释放。国内甲醇产业的“中国方案”获国际认可,直接带动制氢设备与绿醇龙头订单爆发。
三、概念股梳理
本轮氢能投资,建议沿“制氢设备-绿甲醇-燃料电池”三大主线$,关注以下高弹性龙头:
制氢设备:华电科工、华光环能——受益于电解槽招标井喷与碱性电解槽成本大降,项目落地加速,业绩高弹性。
绿醇运营及扩产:吉电股份、金风科技、中集安瑞科——甲醇项目重心向新能源耦合+生物质气化转变,绿色甲醇出口与船燃应用全面打开成长空间。
燃料电池:重塑能源、亿华通、国富氢能——受益政策端持续加持、车辆上险与系统装机持续向好,且高功率优势进一步夯实龙头地位。
2025年是我国氢能中长期规划节点,氢能汽车与制氢行业驶入“放量冲刺期”。绿色甲醇打开氢能终端消纳新通道,加速推动电解槽设备放量和甲醇龙头的产业升级。把握制氢设备、绿色甲醇龙头及燃料电池三大主线,将是未来氢能源投资弹性最大的主力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近期热点发掘文章:
国产光刻机破局,这波行情能走多远?
$华电科工(SH601226)$ $华光环能(SH600475)$ $吉电股份(SZ000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