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专注于环境试验设备研发制造及综合检测服务的行业领先企业,苏试试验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业绩逐季度改善,经营质态逐步向好。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91亿元,同比增长8.09%;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14.18%;毛利率整体改善,反映出业务结构优化和效率提升的重要趋势。
核心投资逻辑如下:
1 试验设备业务复苏明显,Q2环比收入增40%,预计全年实现稳健个位数增长。
2 环境试验服务特殊行业订单回暖,上半年增长20%-30%,下半年交付加速带动业绩持续释放。
3 集成电路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新业务使用率快速提升,深圳实验室搬迁后产能回升带来盈利改善。
4 特殊行业展望积极,十四五规划尾声带动任务延期至2026/2027年,景气度大概率延续。
5 盈利展望乐观,2025年Q3及下半年利润基数较低,业绩有望高增,全年存在超预期可能。
6 估值优势明显,当前PE仅28倍,远低于历史均值45倍,存在较大修复空间。
下面,我们将从试验设备、环境试验服务、集成电路业务三大主营板块着眼,结合公司核心业务表现和行业趋势,全面分析苏试试验的未来成长逻辑和投资价值。
试验设备业务:订单复苏带动收入强势回升
2025年第二季度,试验设备板块营业收入实现40%的环比增长,与第一季度仍处于负增长(同比下降20%)形成鲜明对比。Q2收入的强劲增长,主要得益于特殊行业订单的恢复及部分大型订单在该季度落成,这也受益于去年同期收入基数较低的有利因素。
虽然试验设备毛利率承压,主要源于新品推广和市场投入加大,预计公司将通过产品升级和新品种拓展抵消成本压力,保持盈利的稳健增长。全年试验设备业务有望实现个位数的增长率,这反映了行业的稳步复苏和公司产品竞争力的提升。
环境试验服务板块:景气度提升,订单交付节奏加快
环境试验服务是苏试试验的另一重要增长引擎。2025年第二季度,环试服务收入同比增长8%,较第一季度的3%加快。特殊行业订单上半年同比增长20%至30%,显示出研发端需求的逐步释放。五六月份订单执行加快,下半年预计交付节奏将进一步加快,成为业绩持续释放的重要动力。
尽管不同实验室承担的检测任务有所不同,导致部分区域订单确认进度存在差异,但整体来看,特殊行业的复苏贡献正在逐步显现。十四五规划的研发目标推动特殊行业固定资产采购需求受限,更多实验任务转向第三方检测机构,为环试服务带来持续增长动力。
集成电路业务:深耕细分市场,毛利率攀升潜力显著
集成电路验证与分析业务在2025年表现尤为亮眼。Q2收入同比增幅超25%,较Q1的21%进一步提升。深圳实验室搬迁带来短期产能和盈利能力的负面影响,但材料分析(MA)业务的稳步推进为整体板块提供强劲支撑。MA设备使用率从去年下半年20%-30%大幅提升至70%,得到头部设备厂商及晶圆厂的认可,订单量明显增加。
随着深圳实验室产能逐步释放,预计下半年盈利能力将持续回升,驱动集成电路业务成为公司未来利润增长的核心板块。
下半年展望:特殊行业持续释放,环试效能提高
十四五规划进入收官阶段,特殊行业多个任务和项目周期较长,预计不仅今年,甚至明年及后年依然保持较强的景气度。由于部分研发采购受限,导致实验任务委托第三方公司完成,反过来带动了环试服务业务的增长。
2025年下半年,特殊行业环试产能利用率将进一步提升,较去年扩产初期明显改善。结合宜特集成电路检测能力的完善及投产,公司整体业务环境和盈利空间将持续改善。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基数偏低(约4367万元),配合执行端进度加快,全年业绩有望保持超预期增长。
估值与投资价值:低估值窗口,成长空间广阔
自上市以来,排除特殊行业景气低迷期间,苏试试验的市盈率估值普遍维持在35倍以上。2020年至2023年间,市盈率(tTM)平均约45倍。当前,公司2025年预期市盈率为28倍左右,估值水平便于进一步修复,存在较大上升空间。
从市净率角度,苏试试验2025年PB估值在2.9倍附近,低于行业部分可比企业水平,显示出一定的估值安全边际。未来随着业绩回升和行业认可度提升,估值有望回归至更合理水平。
综上,苏试试验通过三大业务板块的均衡发展和高景气行业的持续释放,展现出明确的经营改善和成长拐点迹象。结合十四五政策红利、特殊行业需求的持续释放以及集成电路等新兴业务的快速扩张,公司具备中长期价值投资优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近期热点发掘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