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浪潮下,一颗电感的价值重估。
当市场的目光都聚焦在AI芯片、算力和大模型上时,我们今天要把聚光灯打向一个幕后英雄,一个容易被忽视却至关重要的领域——被动元器件。
今天的主角,就是这个领域的国内龙头,顺络电子。
首先,我们用大白话解释一下顺络电子是做什么的。它生产的是电感、电容这类“电子工业的大米”。你的手机、电脑、汽车里都离不开这些小东西,它们是保证电路稳定运行的基础。
而我们今天讨论的投资逻辑,是顺络电子如何乘上AI的东风,从一个传统的元器件厂商,一跃成为AI算力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核心供应商。
随着AI芯片的功耗和性能要求呈指数级增长,对配套电感的需求也发生了质变,其价值量正在经历飞跃式的提升,而顺络电子,正站在这场价值重估的风口。
一、AI芯片里的隐形金矿
市场对顺络电子的AI故事,究竟有多大的想象空间?答案可能远超多数人的预期。
AI的本质是算力,而算力的背后是巨大的能源消耗。无论是英伟达的GPU还是谷歌的ASIC芯片,都是不折不扣的“电老虎”。要喂饱这些性能怪兽,并保证它们在高负荷下稳定运行,就需要一套极其精密的供电系统,而电感器正是这套系统的核心部件。
此前的市场预期认为,到2026年,顺络电子在AI领域的电感、钽电容等相关产品,合计市场空间有望超过90亿元。
但这仅仅是开始。一个更令人兴奋的趋势正在发生:产业技术的持续升级。目前,专用于AI的ASIC芯片正在经历一场从传统供电方案向TLVR(Trans-Inductor Voltage Regulator,跨电感电压调节器)方案的技术变革。
这个升级带来了什么?
最直接的就是单颗芯片配套电感价值量的成倍增长。我们来看一组直观的数据:在英伟达的方案中,一颗芯片配套的电感价值量大约是3元;在常规的ASIC芯片方案中,这个数字提升到7元;而一旦采用了更先进的TLVR方案,单颗芯片配套的电感价值量将跃升至15元以上,价值翻了数倍。
这并非天方夜谭。TLVR技术能够更高效、更快速地响应AI芯片瞬息万变的功率需求,是未来超高算力芯片的必然选择。
目前,TLVR在ASIC芯片中的渗透率大约在15%左右,仍处于初期阶段,而行业巨头英伟达也有望在2027年开始在其产品中导入TLVR方案。
我们可以简单测算一下这个市场的潜力。假设未来AI芯片年出货量达到2000万颗,TLVR方案的渗透率达到50%,每颗芯片需要30颗以上的配套电感。
仅此一项,AI电感的市场空间就将超过50亿元。再加上随着芯片功耗提升,对钽电容和其他被动元器件的需求也会水涨船高。
综合来看,摆在顺络电子面前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百亿级增量市场。
二、从0到1的坚实突破
一个好的故事,需要有坚实的业绩来验证。顺络电子的AI业务,已经走过了“画饼”的阶段,实现了从0到1的决定性突破。
最关键的进展是,公司技术壁垒最高的TLVR电感已经成功实现批量出货。这标志着顺络电子的技术能力和产品质量已经达到了全球顶尖AI客户的严苛标准。
更重要的是,公司已经成功打入了YFL、MPS(芯源系统)等国际核心客户的供应链。这不仅仅是拿到了订单,更是拿到了一张通往全球AI数据中心市场的“入场券”。
市场的反应是最真实的。
公司内部对于今年数据中心业务的收入预期,已经从年初的1亿元上调至2亿元。
翻倍的预期上修,清晰地表明了公司AI业务的订单和出货正在加速。这个“1到2”的背后,是前期“0到1”突破的成果兑现。市场普遍预期,在当前强劲的增长势头下,公司该项业务在2026年有望实现翻倍以上的增长。
高技术附加值带来了高盈利能力。相比传统消费电子用的电感,AI服务器电感的单价和毛利都高得多。
随着AI相关高附加值产品的出货规模不断扩大,规模效应将进一步显现,推动利润率的提升。根据产业趋势判断,该业务成熟后的净利率水平有望达到30%以上,这将成为公司未来最强劲的利润增长引擎。
三、价值重估之路
基于上述逻辑,我们该如何看待顺络电子的价值?
我们可以将其拆分为“稳固的基本盘”和“高弹性的AI增量”两部分来看。
首先是公司的基本盘业务。作为国内被动元器件的绝对龙头,其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领域的业务稳健。
市场分析师普遍预测,到2026年,这部分主业能够贡献超过13亿元的净利润。即便给予一个相对保守的20倍市盈率,其主业的价值也达到了260亿元。这为公司的整体估值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安全垫。
真正的看点在于AI带来的巨大增量。
如前文所述,这是一个高达百亿的市场。考虑到顺络电子的行业龙头地位、领先的技术进展以及已经取得的客户突破,我们有理由相信它能够在这个新增市场中占据领先份额。一个合理的预期是,公司能够拿下约30%的市场份额。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35亿元的新增年收入。按照30%的净利率估算,这部分业务将为公司增厚超过10亿元的净利润。对于这样一块高增长、高利润的稀缺业务,市场通常会给予更高的估值。若给予30倍市盈率,这部分AI增量业务的价值就高达300亿元。
将两者相加,顺络电子的合理目标市值将是其260亿元的主业价值,加上300亿元的AI增量价值。
这清晰地勾勒出了一条价值重估的路径。当市场还停留在对其传统业务的认知上时,一个由AI驱动的新顺络正在破茧而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近期热点发掘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