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对电动两轮车影响
1.从电池能量密度,用塑量,技术投入,智能化角度进行了更详细的规范。
很明确对行业中小厂商有较大的成本压力。2025年之前CR5集中度75%,中长期形成寡头CR3的集中度可能达到75%;
后续想进入的企业已经非常困难了,激烈竞争已经结束。前三名的竞争会集中在创新,技术,智能化,价格会是温和的进行差异化竞争。
2.新国标的导向与九号电动两轮车定位方向基本一致,但明年整体赛道承压,今年国补,加国标切换,提前消费,明年整体赛道会下降。
3.雅迪,爱玛主要补课智能化技术,和高端站位,明年赛道下降对两家企业影响可能更大些。
4.小牛的经营较散,在电动两轮车上的发力不集中,又开始搞电动车了,难上加难。
5.雅迪,爱玛,九号三家企业瓜分大部分市场,雅迪,爱玛可能还受制于九号在智能化技术上的压迫,丧失部分中端市场份额,中端市场可能是三家交汇最大的地方,腰好胃口就好。
电动两轮车的格局已经是比较明朗了。九号接下来跟踪的是割草机,和欧美的E-B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