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在 2025 年对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率的要求为突破 50%,而非此前市场传闻的 75%。这一目标在多个官方文件及权威媒体报道中得到明确体现:
国务院国资委明确要求
2025 年 6 月 5 日,国务院国资委批复的兵装集团与兵工集团重组方案中,明确提出 “推动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率突破 50%”11418。这一目标与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要求高度契合,旨在通过专业化整合与市值管理双向发力,解决军工企业 “大集团、小公司” 的结构性问题。
军工集团现状与差距
当前十大军工集团整体证券化率约 55%,但内部差异显著:
航天科技、航天科工集团:证券化率不足 30%,大量火箭、卫星等核心资产未注入上市平台67。兵工集团:证券化率约 35%,4500 亿元优质资产待整合615。航空工业集团:证券化率超 70%,成为行业标杆11。
政策执行路径
国资委通过 “分立 + 注入” 复合模式推进整合。例如,兵装集团剥离汽车业务组建 “中国长安集团”,将轻武器、光电装备等军工资产注入兵工集团,形成总资产超万亿元的 “陆海空天电” 全领域军工巨头,军品营收占比预计提升至 75%118。
资产注入预期明确
航天系:航天科技集团旗下中国卫星(600118)、航天动力(600343)可能承接火箭总装、发动机资产;航天科工集团的航天晨光(600501)、航天长峰(600855)计划整合导弹发动机、雷达系统等核心资产67。兵器系:内蒙一机(600967)作为陆军装备整合平台,可能注入兵装集团轻武器资产;中兵红箭(000519)聚焦智能弹药与超硬材料,受益合成旅装备升级315。航空系:中航电测(300114)已完成成飞集团注入,未来或进一步整合无人机、发动机资产;中航沈飞(600760)可能承接歼 - 35 等新型号战斗机项目79。
政策驱动的资本运作
市值管理考核:央企管理层考核与市值挂钩,倒逼集团通过重组释放业绩弹性。例如,航天动力(600343)作为航天六院资产证券化平台,正加速整合液体火箭发动机资产57。制度创新支持:2025 年 5 月证监会修订《重组管理办法》,为军工资产开辟 “绿色通道”,简化审核流程并放宽盈利限制1319。
投资机遇
低证券化率集团:航天科技、航天科工、兵工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如中国卫星、航天晨光、内蒙一机)具备显著整合空间。事件催化:九三阅兵(9 月 3 日)、“十四五” 收官等节点可能推动资产注入加速914。
风险提示
政策执行节奏:重组进程受审批周期、涉密资产限制等因素影响,部分预期可能延迟或调整1026。业绩波动:军工企业订单交付周期长,短期业绩可能受供应链调整或军品定价机制影响725。
板块核心标的整合逻辑航天科技集团中国卫星(600118)承接火箭总装资产,证券化率不足 22%,万亿级资产整合空间显著67。航天科工集团航天晨光(600501)四院与九院合并后成立新四院,计划注入导弹发动机等核心资产,资产规模超 300 亿元16。兵工集团内蒙一机(600967)重组后承接兵装集团轻武器、光电装备资产,军品营收占比预计提升至 75%115。航空工业集团中航电测(300114)已完成成飞集团注入,未来或整合无人机、发动机资产,目标市值突破千亿79。
2025 年军工资产证券化的核心逻辑是政策驱动的专业化整合,而非单纯追求证券化率数值。投资者需重点关注已披露重组意向的标的(如中航电测、内蒙一机),以及资产证券化率低、集团资产规模大的平台(如航天晨光、中国卫星)。建议结合九三阅兵等事件窗口,把握军工板块 “估值修复 + 业绩释放” 的双重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