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行业梳理
老王老王执念强
· 辽宁
$牧原股份(SZ002714)$ $唐人神(SZ002567)$ 生猪企业大致分三类,第一类是生猪、饲料、屠宰一体化,第二类是生产饲料顺带养猪,第三类是生猪、饲料、房地产等各类业务。第一类专心养猪,猪养的也比较好,毛利较高,产业链完整,发展也较好,代表企业牧原股份、神农集团、巨星牧业。第二类饲料利润率较低,靠规模取胜,最近几年,企业都亏钱。猪养的也较一般,同时饲料和生猪都是周期性行业,两个周期叠加,比较复杂,而且经营能力一般,在猪行好的时候大量扩产,导致下行期亏的一塌糊涂。第三类企业,养猪遇到瓶颈或者什么赚钱干啥,业务较杂,不好估值。经过最近几年的扩产,养猪规模化占比已经达到了70%,而且现在讯息传递速度快,国家相关部门对生猪行业监控更加精准,猪周期的幅度会减弱。这种情况成本低,专业性的公司会占优势。牧原股份的技术优势好,神农集团成长性要较牧原好。巨星实控人占股太少,不会分红,而且还会侵占公司利益。牧原和神农估值都合理。
罗牛山,海南养猪企业,业务有饲料、养猪(自养为主,农户为辅)、还有房地产。每年养猪100多万头。
顺鑫农业,卖酒为主,养殖板块主要是屠宰。大禹生物和天域生物,搞生态园的,养猪和园林,为政府搞建设,采取PPP模式,收钱费劲,养猪规模扩大费劲。
京基智农,养猪,饲料和房地产。房地产开发在深圳,虽然遇到房产熊市但是也赚的挺多。本来主业是养猪和饲料,但是都没有房产赚的多。房产开发也将近尾声了,就差清理库存了。养猪是专业性较强的行业,但看公司的管理层,没有一个是养猪行业内,都是搞资本运作和房地产开发的。但有一点优势,公司在深圳养猪,由于深圳生猪有缺口,所以价格较高,未来会不会收窄?得利斯,生产冷鲜肉的,不赚钱,2010年就上市了。一直发展的也不好。
神农集团,2021年上市,饲料,养猪,屠宰,食品加工。云南昆明总部,养殖场分部在广西,云南,广东,2024年生猪销售227万头,自养为主,部分采取公司+家庭农场模式,上市以后不断扩产,计划2027年生猪产量500万头,但资产负债率较低,30%以下。在育种与种猪选育阶段,公司与国际知名基因育种公司 PIC 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感觉养猪的先进技术较一般,与牧原有差距。但,养猪成本与牧原相当,地理位置和规模决定的。、管理团队是一个家族,一直从事养猪行业,股份较集中,家族占股80%多。公司生猪产能主要集中在云南区域,云南省山地相对较多,在山地建设规模化养殖场不占用耕 地,土地成本较低。另一方面,由于山区地区封闭性好,周边人流物流较少,形成了天然的地理隔离带,有利于提升生猪养殖过程中的生物安全水平。主业是养猪,饲料和屠宰分部基本不赚钱,只是产业链的延伸。不好的一点是,投资武定未崃矿业发展有限公司2500万元,不知道原因,还好投资的规模小。生物性资产跌价准备计提的比例较大,转回转销的处理有调解平滑利润之嫌。考虑利润调节,神农的利润应该是6亿,每头猪利润264元,2027年500万头,每头300元,净利润15亿。估值合理。
巨星牧业,2017年上市,饲料,养猪,皮革(皮革不赚钱还略亏,但体量小,亏个几千万),生猪销售275万头,2025年计划400万头,饲料厂只够一部分生猪用。销售地主要是附近西南片,远销的毛利较低。由于扩产,资产负债率60%多,欠了50多亿,利润2024年5亿多。实控人占股较少,5%左右。种猪也是与 PIC 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管理人员技术实力较强,公司的技术水平较神农略先进。实控人占股太少
华统股份,2017年上市,浙江的企业,由于存在生猪缺口,浙江价格较高,行情好时才赚1亿多,23年一下就亏了6亿多,行情好时产能上的较快,这就是周期的原因和结果。资产负债率70%,没有竞争优势大上产能,然后也不赚钱,欠了70多亿,不知道怎么还。生猪,鸡养殖,饲料,肉制品加工屠宰业务,生猪255万头,屠宰能力35万头,饲料80万吨。集团公司的业务比较乱。兄弟两人占股50%左右。
新五丰,2004年就上市了,湖南的企业,但产能一直不大,生猪出栏量由 2021 年 44.15 万头增加至 2024 年末 424.87 万头,产能增长近10倍,但是利润却不高,2023年赔了12亿,24年也只是微利,说明成本高,别的企业都20多,他才9个点。
大北农,2016年开始养猪,生猪出栏量由 2020 年度 185 万头提升至 2024 年度 640 万头,2024年养猪赚11亿,归母才4亿多,养猪少数股东占比高,归母大约360万头。公司主要以饲料为主,2024年收入190亿,占比79%,生猪毛利19%,成本一般。种子业务较赚钱,毛利较高。销售费用11亿,管理15亿,财务6亿,研发6亿。费用好高啊。16000个员工。控股股东占比23%。金新农,生猪产能120万头,(商品猪销量 67.15 万头,仔猪销量 48.90 万头,种猪销量 4.05 万头,饲料产能114万吨,内销26,外销88,收入27亿,基本不赚钱,但是21年和23年陪了10多亿,不知道是什么脑袋,怎么经营的。生猪毛利14.8%,毛利低。费用4亿多,费用较高。
东瑞股份,21年上市,饲料具备约 75 万吨的年产能,公司优质生猪产能已攀升至 200 万头,2024年产能增加将近一半,拥有供港澳活猪注册 饲养场 7 个,供港22万,公司已建成年屠宰 100 万头规模的生猪屠宰基地,国内毛利才15%,香港33%,但养猪收入才14亿,管理费用却有2.5亿,怎么赚钱。大股东占股26%,管理人员专业知识还可以。资产负债率40%左右。
天康生物,2006年上市,国有企业,形成饲料及 饲用植物蛋白、动物疫苗、种猪繁育、生猪养殖、屠宰加工及肉制品销售的全产业链架构。年饲料销售量为 282.83 万吨,销售收入为 534,479.85 万元,制药业务销售收入为 99,852.02 万元,司生猪养殖及食品加工业务销售收入为 615,655.28 万元,全年共出栏生猪302.85 万头,公司植物蛋白及油脂加工业务销售收入为 167,146.82 万元,玉米收储业务销售收入为 214,326.79 万元,生猪毛利14.6%,饲料10.8%,收储和蛋白基本不赚钱,兽药毛利63%,但是占比小,而且研发费用高。费用大概13.5亿。2025年计划生猪出栏 350-400 万头,有个几十万生猪产能推迟建设。大股东持股22.6%。资产负债率50%多。
新希望,国家的饲料市场规模在 2023 年已达到 7100 万吨以上,公司仍以 “公司+农户”合作养殖为主,一体化自养为辅,公司饲料销量合计达 2,596 万吨,其中外销料销量 2,121 万吨。公司共销售仔猪 300.20 万头,肥猪 1,352.29 万头,合计 1,652.49 万头,实现营业收入 235.43 亿元。猪产业毛利11%,饲料毛利4%,竞争力一般,全年平均 PSY 达到 24.7。费用较高。资产负债率74%。正邦,公司主要从事饲料生产与销售、生猪养殖与销售及兽药的生产与销售。主要经营模式有自繁自养模式和“公司+农户”合作养殖模式。公司生猪出栏 414.66 万头,其中商品猪出栏 199.46 万头,仔猪 215.20 万头。2024 年,公司生猪养殖业务毛利率 22.83%。饲料毛利3%。管理费用11亿。公司在2020年大量扩产,带来公司业绩增长,但是同时也埋下了21年22年生猪价格下降的隐患,因为公司在扩产时少了中间的一个环节,仔猪的生产,外购仔猪导致公司成本太高,亏损严重,资金链断裂。公司通过23、24年的减产和对资产的处置,现在经营较稳定,但是遗留的问题还有较大影响。公司的饲料经营也较差,别的公司都是6-10%左右的毛利,但不知道为什么还有250亿左右的市值。好的方面,管理层经历了这么大的一次经营危机,应该能够加深对行业的理解,提高经营能力。
傲农生物,2017年上市,2024年饲料产量165万吨,生猪209万头。2020年生猪134万头,才赚了5个亿。然后大量扩产,然后就是赔的快要破产。2024年进行重组,减产,目前经营还处于亏损状态,饲料行业5个点毛利,生猪毛利不到一个点。及时将遗留问题处理掉,饲料基本上不赚钱,生猪200万头,最多也就赚个几亿,但是市值还有将近100亿。
天邦食品,2007年上市,销售生猪 599.16 万头,其中仔猪 206.34 万头,2024 年度,公司生猪养殖业务实现利润 7.35 亿元。2024 年末公司总资产为 136.65 亿元,归母净资产为 36.75 亿元,负债总额为 99.18 亿元,2024 年末的资产负债率为 72.58%。截至 2024 年底,公司母 猪场的产能利用率为 46%,育肥场的产能利用率为 43%。产能利用率仍然偏低,分摊费用较高,制约了公司降本能力,这是 公司未来 2-3 年需着力解决的问题。天邦的管理费9亿,其中闲置猪场大约4亿。未来是继续闲置还是直接处理呢?如果将其进行减值处理,账面净资产可能归零,但是不减值也会消耗每年利润,长痛和短痛的区别。短期生猪价格大幅上涨的概率不大,立即回复满产的概率不大了。市值70亿。
唐人神,采用公司+农户的方式,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43.43 亿元,公司实现生猪出栏 433.62 万头,肥猪出栏量 391.06 万头,公司实现饲料内外销量 628.04 万吨,公司肉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6.2 亿元。公司于 2020 年从丹麦引进丹系 GGP 种猪,经过 5 年选育,目前公司已拥有曾祖代原种母猪核心群,培育出拥有各种优秀特性 丹系种猪。饲料收入150亿,毛利率6.55%,生猪76亿,毛利率13.62%。销售费用4.4亿,管理费用8.7亿,财务费用3.0亿,研发费用1.0亿。2019年公司饲料出售467万吨,生猪产能80万头,销售费用4.0亿,管理费用4.6亿,2024年生猪和饲料都扩产了,销售费用基本没什么变化,管理费用增加了4.3亿,按照其他公司费用推测,生猪板块管理费用也就2亿,饲料增加2.3亿,饲料板块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合计10亿,饲料业务基本上不赚钱。从历年公司盈利上看,饲料业务都不赚钱,能维持长期不亏钱已经很不错了。公司应该卖给内部的饲料较贵,将生猪毛利压低了。所以要看公司未来反转的业绩就看生猪板块。但公司的生猪毛利太低了。较其他公司差了将近6个点。公司市值7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