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过去20年国人很多都有投资房产的经验(对房产价值相对熟悉),所以最近做了个有趣的类比思想实验——假如有个叫华阳股份的房东老板,我们就暂且叫他华老板吧
华老板手头本来攥着30套房,靠租金细水长流。可他偏不满足,前几年灵机一动,搞起了“空间魔法”——违规搭建,硬生生多造出50%的可出租面积。通过这一波神操作,租金收入果然水涨船高,街坊邻里纷纷啧啧:“华老板这身家实力,起码相当于有四五十套房吧!”
可惜好日子没持续多久,“违建大户”的名号惊动了有关部门。一纸整改令,加盖部分全拆光。租金收入应声下跌,更惨的是,这时整个楼市也开始走下坡路——原有的30套房租金也跌了。华老板站在自家阳台上,望着曾经“多出来”的搭建房,如今只剩空气,心情无比沉重……
痛定思痛,华老板决定“实打实地购置房产,以图东山再起”。他一口气用自有资金+贷款买下20套崭新的学区房,地段优越、租金潜力大。不过这些房子有些还在建设封顶没交房,有些交房拿到的是清水,还在吭哧吭哧装修中,预计还得等一两年才能真正批量出租变现。
但这时候,周围人对他的评价却彻底变了味儿:“你看他,明明只有30套房能收租,还欠了一屁股债!”“要我说,现在租金行情差、利息压力大,他的身家再打个折——按25套算都算客气了!”
是不是很魔幻?
以前只有30套房(外加一点违建魔法)的时候,大家抢着按45-50套房给他定价;现在实打实拥有了50套房(还含20套黄金学区优质房源),反倒被当成25套普通房来估值
更有趣的是,如果华老板把他所有的房产——包括现有的、未来的、学区的、普通的——打包成“华老板未来收益权”(你可以理解为股权),我们居然能在很长时间里,持续用25-30套普通房的价格,买到50套房的资产(含优质学区房)➕50套房的长期租金(分红)➕租金长期看涨(市场回暖,跟随通胀)的超额预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