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李和远
 · 河北  

消费级屏显AI眼镜(如Ray-Ban Display)在显示技术、光学方案及供应链布局上引发市场关注。结合公开信息及产业链动态,涉及的A股公司可从以下三个核心环节解析:
一、LCoS光机核心供应商(当前技术路线)
Meta首款AR眼镜采用LCoS(硅基液晶)+ PVG光波导方案,该技术路线的核心A股供应商包括:
1. 光峰科技(688007)
公司是国内LCoS光机领域的领军者,与广州谷东智能合作开发“LCoS+PVG光波导”方案,并签署1万台采购订单。其自主研发的激光+LCoS光机(如蜻蜓G1、彩虹C1)具备高性价比和低功耗优势,已应用于Meta高端版眼镜,单台光机价值约120美元。此外,光峰科技还与恒玄科技合作构建AR生态,推动量产落地。
2. 豪威集团(603501)
作为Meta LCoS微显示屏的独家供应商,豪威的产品具备高分辨率、低功耗特性,直接应用于Meta Celeste(Hypernova)AR眼镜。其LCoS技术被视为当前AR眼镜显示方案的最优解,单机BOM占比显著。
二、Micro LED技术布局(未来主流方向)
Meta已开始尝试Micro LED技术,并与两家国内企业合作推进方案优化:
1. 三安光电(600703)
公司在Micro LED领域实现技术突破,产品已进入小批量验证阶段,与国内外终端厂商合作优化方案。同时,三安光电在碳化硅(SiC)材料领域建立垂直整合平台,其光学晶片通过头部客户认证,可用于制造高折射率、低损耗的衍射光波导镜片,为下一代AR眼镜提供核心材料支持。
2. JBD(未上市,但通过港股关联)
上海显耀显示(JBD)是全球唯一量产硅基Micro LED的企业,为Meta猎户座原型机独家供应Micro LED显示屏。尽管JBD尚未在A股上市,但其Pre-IPO轮融资已完成,港股公司北大青鸟环宇(08095.HK)通过间接持股11.25%与之关联。
三、波导片核心供应商(镜片贴合关键环节)
波导片是AR眼镜镜片贴合的核心部件,国内龙头企业包括:
1. 水晶光电(002273)
作为Meta波导片的独家供应商,水晶光电掌握反射式光栅波导技术,透光率达88%(行业平均80%),并锁定Meta三年长约,明后年供应份额保持80%以上。其BirdBath方案超薄光波导镜片(厚度仅1.5mm)已大规模应用于Meta产品,单片价值约30美元,毛利率超45%。此外,公司与DigiLens合作量产体全息波导片,技术升级后可支持更大视场角需求。
2. 永新光学(603297)
公司通过与Meta光波导供应商Lumus的专利交叉授权,代工其核心透镜模组,单机价值约30美元。Meta Celeste眼镜采用的LCoS+阵列光波导方案中,永新光学的光学元件为关键组件之一。
四、其他产业链关联公司
1. 歌尔股份(002241)
作为Meta AR眼镜的核心代工厂,歌尔股份负责整机集成,并通过增资歌尔光学强化精密光学能力。其潍坊基地新增两条产线,满产年产值可达80亿元,直接受益于Meta出货量增长。
2. 蓝思科技(300433)
独家供应Meta新款眼镜前盖玻璃,单价是传统手机盖板的3倍,长沙基地月产能已扩至500万片。此外,蓝思科技在光波导镜片组装工艺上具备优势,整机组装良率达95%。
3. 荣旗科技(301360)
作为Meta智能眼镜组装设备的主要供应商,荣旗科技的订单增量与Meta销量直接挂钩,2025年设备需求随排产计划增长。
五、技术路线演进与投资逻辑
1. LCoS的过渡性与Micro LED的长期潜力
LCoS因成本可控、功耗低成为Meta首款AR眼镜的选择,但Micro LED在亮度、分辨率上的优势使其成为未来主流。三安光电的Micro LED+SiC方案已进入小批量验证阶段,预计2026年后逐步替代LCoS。
2. 波导片技术迭代与国产替代
水晶光电的反射式光栅波导技术已实现量产,而苏大维格(300331)通过纳米压印光刻技术布局衍射光波导,并获得“混频式单片波导镜片”发明专利。尽管苏大维格未直接进入Meta供应链,但其技术路径符合行业趋势,未来有望通过国内品牌(如华为)实现间接渗透。
总结
Meta AR眼镜的A股供应链呈现“短期LCoS主导、长期Micro LED+衍射光波导升级”的特点。光峰科技、豪威集团是当前显示技术的核心受益者;水晶光电、永新光学占据波导片关键环节;三安光电则是下一代技术的战略标的。此外,歌尔股份、蓝思科技等代工厂及材料商亦深度参与产业链价值分配。投资者可重点关注技术突破、订单落地及量产进度三大维度,把握AR硬件商业化加速带来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