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我在半年前,开始一揽子买入多家物业公司观察仓, 后面一段时间内,不会再关注住宅物业公司,计划只长期保留华润万象生活仓位。
当然,华润的住宅物业管理业务,在我眼里也是鸡肋:母公司的扶持力度减弱,第三方外拓项目增长难、质量差、毛利低。
本文重点讨论华润万象的购物中心板块,主要是商业运营业务、酬金制下的物管业务。最后讲讲财报后市场的大跌。
购物中心,在管面积增长14%,但合约面积只增长了4%,三年后的增长只能靠坪效提升。
不过,三年内,购物中心业务,还是能够提供68%的收入增量。并且,这部分收入,是公司毛利率最高的业务。这个增量很可观,是我持有华润万象生活的重要原因。
当然,别商场越开越多,但分流严重,所以还得往下看。
在管面积增长14%,但收入增长20%,说明坪效提升了。
收入增长20%,但成本还降低了,最终毛利增长30%,毛利率高达破纪录的78.7%。
仔细看坪效细节。
我最关注的指标,是每平米零售额,本财报季达到9313,同比增长6%,超过社零增速,说明线上经济,并没有吃掉万象系列商场的份额。
每平米收入增速差不多,提点1.9%,长期稳定,说明增长不是牺牲商家利益、竭泽而渔。
但是,坪效毛利136元,同比增长了14%,超过了坪效收入,折体现出一定的经营杠杆——商家零售额增长,对于华润万象生活来说,多的部分是纯利润,不需要付出额外的运营、管理成本。
最后说下这份财报利润,为何低于市场预期。
其实看毛利和经营利润,都是15%+的增长,但主要问题出在这里:其他收入及收益,少了1.7亿利润。
再看附录部分
利息收入少了1.5亿,主要是因为香港上半年大幅降息,并不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如果把这1.5亿加回去,上半年利润增长也是15%增长。
———————————
一个高度有效的市场,按理说不应该奖励可预期的增长、不应该惩罚主营业务无关的失速。
但市场看到华润万象生活利润个位数增长,于是跌了9% ,哪怕是因为香港降息、公司利息收入降了60%。
市场看到拼多多利润超预期,于是盘前10%涨幅,哪怕是因为投资收益单季度100亿。
对市场有效性的理解,还需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