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抚钢走的太差,要约收购完成之后,还真挖了个坑。
甚至国庆节前三天,航发开始上涨的时候,抚钢竟然还在跌。
航发抚钢这哼哈二将在前三季度是真弱。
最近有不少朋友在后台问,抚钢为啥还不涨?是不是会暴雷?
他到底在等什么菜?
毫无疑问的是,抚钢肯定是在等菜,等什么菜呢?
昨天上午,国内首条智能化高合金板材生产线在抚顺特钢热负荷试车成功,一支GH4169坯料进入四辊可逆式热轧机组,经过1分钟的轧制,顺利完成热轧成品的轧制。
GH4169板材的下游应用,主要是航空航天(发动机的涡轮盘、叶片、机匣、轴、紧固件和燃烧室部件等关键转动件和静止件);核电(核反应堆中的燃料包壳、控制棒、反应堆压力容器等关键部件,以及核电站中的耐腐蚀容器、管道等设备)。
要注意,板材跟棒材是有区别的。
去年进入试产阶段的8万吨高合金生产线就是小棒材。
从公开披露的数据来看,这个产线的高合小棒材年产能8万吨,年产值11亿,吨均仅1.375万,主要产品是奥氏体不锈钢1Cr18Mn18N-F、高强度钢FGWZ550、高温合金ERNiCrMo-3、GH2132、不锈钢6Cr13Mo、NPR-3。
而GH4169的单价基本上在20万/吨以上,属于高端产品。
此次智能化高合金板材产线作为“十四五”技改工程的重点项目,年产板材8000吨。
董事长在讲话时,重点要求快速提高产能,尽快达成满产状态。
这也说明了,目前对高端高温合金的需求已经开始释放,谁有足够的产能,谁就能摘更多的果子。
实际上,从去年以来,抚钢的新产线以及技改项目陆续完成交付,并开始持续供货。但是因为上半年航发的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抚钢高端高温合金的销售,这也是抚钢二季度高温合金单价大幅下滑的原因之一。
航发抚钢这一对哼哈二将,在二级市场表现上,也是大幅跑输军工龙头。
(从今年五月份开始,航发动力就被中航沈飞拉开了差距,而后者已经创历史新高)
三季度前,这盘菜是凉了。
但是四季度,还有三道硬菜在等着呢
从三季度开始,官媒开始不断放风国产航空发动机,也开始放风CJ1000的适航取证,似乎要在四季度把这盘菜给炒热。
2016年,千亿级的“两机专项”正式落地,同年,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成立,由航天科工集团总经理曹建国担任董事长、党组书记,航空工业集团副总经理李方勇担任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十月下旬马上就是四中全会,“十五五”规划纲要即将发布。届时,航空发动机这个长期制约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皇冠上的明珠”能否顺利摘下,应该没有太大的变数。
虽然CJ1000的量产还得等两年,但是军用发动机的放量已经是近在眼前的事情了。
上一篇写航发的文章中我就写道了,接下来,无论是成飞的J10、J20,还是沈飞的J35,以及洪都的L15,以及其他的各类战斗机、运输机、轰炸机,换装国产发动机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之前影响航发基本面的因素,从目前官方报道来看,几乎不存在了,接下去就是看航发的产能有多大。
而航发的放量,将倍数级地带动抚钢的放量,毕竟后者是航发最核心的供应商。
(抚钢位列航发动力第四大预付款供应商,可见其地位)
此前,航发供应链领导已经多次走访抚钢,也视察了抚钢的产线和技改,航发也需要确保抚钢能够持续稳定地供应。
所以这第一道菜,接下来肯定是要热上了。
第二道菜:核能
核能这道菜,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聊得不多,而这道菜也将进入炒热阶段。
国庆期间,国内核聚变发展取得了关键突破,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的杜瓦底座成功落位安装。
杜瓦底座的成功安装,标志着BEST项目正式进入主机组装阶段,为后续核心部件的安装和调试奠定了坚实基础,是我国聚变研究从科学实验走向工程应用的关键一步。
实际上,抚钢早在2010年就已经参与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
而抚钢正式研制核能用钢的时间还要再早10年,其早在2000年就已成立核电办,专门负责核电产品的研制交付工作,先后生产了核岛控制棒驱动机构、核岛蒸汽发生器、堆内构件等部件用高温(耐蚀)合金,应用项目包括:AP1000项目,恰悕玛C3/C项目,HEA项目用材料,CAP1400项目,ITER工程,快堆项目用材料。
2015年,CCTV2财经频道走进抚顺特钢,重点提到了抚钢在核电领域的布局。
2016年,抚钢在核电用耐蚀高温合金GH3535取得重大突破,相继研制了国内最大尺寸环件、最大尺寸宽厚板,并成为该材料独家供应商。
GH3535直到目前,仍然是先进的第四代核电站钍基熔盐堆的最佳材料。
而国内能够完全自主批量生产GH3535的,只有抚顺特钢。
(红框中的是海外型号,对应国内GH3535,抚钢直接标注海外型号反而体现了能够完全实现国产替代的信心)
今年9月,全球唯一的钍基熔盐堆在甘肃武威建成运行,标志着中国核电事业的快速发展。
而在GH3535已经布局十年的抚顺特钢,将超预期地受益于核电领域的建设。
另外,我在之前的文章也写到过,抚钢也是中核科技的核心供应商。
今年7月,中核董事长马瀛亲自带队访问抚顺特钢,双方就深化合作事宜达成重要共识,重点探讨了产品配套、供应链管理等议题。
而抚钢的第三道菜,就是“反内卷”
从去年7月Z央ZZ局会议首次提出反内卷开始,到今年7月《求是》发表的反内卷权威文章,反内卷在国家顶层设计中的重要性不断强化。
在反内卷涉及的行业中,钢铁行业的问题尤其突出。
近些年来,由于房地产的持续下行,导致钢铁行业面临严重的需求不足,产能利用率降至冰点。
虽然抚钢的产品属于特种钢,不涉及建筑用钢,但在整个钢铁行业持续下行的贝塔面前,仅仅因为他的名字带了个钢字,就会影响其估值,这是A股特色。
之前我还跟其他人开玩笑,如果他改名抚顺特材,估计早就开始涨了。
而且钢铁企业的转型,其中一项就是要往特钢方向转,例如汽车用钢、工具用钢、风电用钢、机械用钢等等方向,而这些方向,跟抚钢的现有产品是有重叠的。
其实,抚钢早就意识到了特钢行业也会面临竞争加剧的局面,因此也更早提出了“特钢更特”的口号,将目光瞄准了更高端的特钢。
实际上,十四五以来,别说特钢了,连高温合金行业都面临“高端产能不足、低端产能过剩”的局面。
十四五期间,光A股的高温合金公司新上市和再融资就不少了,更别说一些小型民营企业想趁着两机专项的风也切入这个赛道。
目前国内高温合金行业也已经进入“内卷”。所以,一些财大气粗的上市公司已经开始加速海外布局,希望切入海外市场。
目前海外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景气度非常高,对上游原材料的需求也非常旺盛,布局海外确实是个好的方向。
可以预见的是,在即将到来的四中全会上,反内卷极有可能成为十五五规划中提及的内容。
而对于抚钢而言,只要摆脱低端的无效竞争,高端产品开始持续放量,其将深度受益于接下去的这一轮反内卷。
其实抚钢七月涨的那几下,大概率就是做反内卷的资金在做,虽然没有什么持续性,但至少确认了抚钢在反内卷的收益。
说了这么多,总结一下
抚钢在前三季度虽然错过了牛市,好像黄花菜都要凉了。
但是好饭不怕晚,四季度开始的三道热菜,抚钢可是每道都能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