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月,公司共计完成啤酒销量12.12万千升,同比增长1.61%;实现营业收入35,130万元,同比增长1.03%;实现利润总额4,577.04万元,同比增长25.0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57.17万元,同比增长25.52%。公司销量、营收、利润延续全面增长态势,企业经营质量进一步向好发展。
市值30.95亿,半年进账4,577.04万元,预计最近两年内实现年利润一个小目标,没啥难度。未来的一个亿利润,很多吗?1/30*100%=3.33% ,还不如卖水赚钱!
果然啤酒行业是苦生意,坡道长,雪薄。啤酒的运费很高,只适合就地生产、销售。生意好的地方品牌未必就能跑到别的地方卖。
燕京最近在江苏如东建厂,挺好的,南方有惠泉和漓泉,长三角也在建厂,打江山!
思考:销量只是涨了1.61%,利润增长25.04%!啥情况?
财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惠泉啤酒管理费用为1766.67万元,同比减少691.46万元。其中,职工薪酬为1292.87万元,同比减少564.95万元,是管理费用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
8月8日,大河财立方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惠泉啤酒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2024年年底,公司计提了550万元高管年终奖,根据财务规则,今年上半年对该部分已发放的年终奖进行了冲回,由此导致管理费用中的职工薪酬同比减少。网页链接
翻译:
简单来说: 惠泉啤酒今年上半年的“管理费用”(公司日常运转花的钱)比去年少了将近700万。少花钱的主要原因,是发给员工的工资和奖金这部分比去年少了大约565万。
为什么工资奖金会少这么多呢?公司是给员工降薪了吗?
不是降薪!
公司证券部的工作人员解释了原因:
1. 去年年底“预提”了奖金: 在2024年12月底(去年年底),公司按照财务规定,提前在账上记录(计提)了一笔550万元的高管年终奖。意思是,虽然钱还没实际发出去,但财务上先把这笔“要花的钱”算作去年的支出了。
2. 今年实际发钱后“冲回”:到了今年上半年(2025年1月到6月),公司实际把这550万年终奖发给了高管。这时,根据财务规则,就需要把去年年底“预提”的那笔账给冲掉(冲回)。
因为这笔钱是去年就该算的支出(所以去年年底预提了),不能重复算在今年。 既然今年上半年实际发了钱,就需要把去年多“预提”的那部分记录给纠正过来。
结果就是: 今年上半年的账面上,职工薪酬(工资奖金)这一项看起来比去年少了565万。其中最主要的(550万)就是因为去年预提的奖金在今年冲回造成的。
打个比方(关键理解点):想象你去年12月底(2024年底)写了个纸条:“欠高管奖金550万(2024年支出)”。(这就是“计提”)
今年上半年(2025年),你实际付了这550万。付钱的时候,你得把去年那张写着“欠550万”的纸条撕掉(作废),因为钱已经付了,不能再算作“欠”的了。(这就是“冲回”)
问题来了:撕掉这张纸条(冲回)的动作,在今年的账本上看起来就像是“收回了”550万的开支(或者说减少了550万的支出)。 而去年同期的账本上,这笔钱是作为支出记录的。
所以,今年上半年的账本上“工资奖金”这项支出,跟去年上半年比,就显得少了550万(再加上其他小变动,总共少了565万)。但这不代表公司今年真的少发了550万工资,只是财务上纠正了去年的记录造成的“账面减少”。
总结核心意思:惠泉啤酒今年上半年管理费(特别是员工工资部分)看起来比去年少了很多,主要原因不是公司今年真的削减了那么多工资支出,而是因为去年年底提前记账的高管年终奖,在今年实际发放后被财务规则要求“冲回”了去年的记账,导致今年账面上这笔支出显得异常地低。 这属于正常的财务记账调整,并非实际经营发生了大的变化。
如果各位看晕了也正常,再翻译,简单来说:
公司把去年高管该拿的年终奖,在去年底就“提前记账”算作成本了(虽然钱今年才发)。 等到今年真发钱时,会计说:“这笔成本去年已经算过了,今年不能再算一次!” 于是就在今年的账本上把这笔钱“减掉”(冲回)。 结果就是,今年账本上“工资奖金”这项支出,因为减了这笔去年就该算的钱,显得特别少。 本质是记账时间差造成的数字游戏,公司该付的钱一分没少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