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板块估值以及选择的粗浅思路之一

用户头像
路小艾
 · 浙江  

上周也就是2025.7.25时候我发过一篇长文表示反内卷会是主线行情,并且看好其中的造纸业。市场实际表现也没有令人失望,725至今几乎所有造纸股或多或少都涨了,其中有一些个股大涨。

当时在文末还说会再另外写一篇文章讲讲怎么寻找标的,以及怎么估值。结果上次的文章反应比较弱,没几个人关心,我也没多少动力,所以这几天偷懒没写。

今天补上一些简单的思路吧。

第一步:看市销率,市销率越低越好。

为什么呢?因为市销率=市值/营收,而营收是销售额,一定程度上代表产能或产出。当反内卷导致销售价格上涨,利润率提升后,显然市销率低的公司会有更大的弹性。

实际例子:这一轮纸业股截至目前,涨幅最大且上涨最流畅的是玖龙纸业。玖龙纸业营收大约600亿,市值折合人民币221亿,目前市销率0.368。我暂时还没仔细统计所有纸业股,不清楚玖龙目前市销率是否最低,但在这波上涨之前,以6月30日市值计算,它当时的市销率仅仅只有0.231,很可能是最低的。因此玖龙到目前为止涨得最强。

注意,过去是过去……涨了以后得按照涨了以后的重新算。

第二步:计算“假想利润”,计算后的假想市盈率越低越好。

看市销率是第一步想到的,但只看市销率显然不够科学。凭什么大家的利润率都一样呢?肯定不一样吧!大家成本不一样,有些低谷期还有利润,有些在亏损,即使涨价以后,利润率肯定还是有显著差异的。

所以更进一步的做法,是要具体去看利润率的差异,和计算利润。

我们假设销售价上涨,原料也可能会有所变化,对于各厂商效果相同,导致净利润率提升若干个百分点。比如3个点,5个点或者10个点……

然后再用这个假想的利润,和公司市值,去计算市盈率,市盈率越低越好。

比如,假设提高5个点:

玖龙,600亿营收,能提高30亿利润,加上现有盈利能力(以2025年上半年年化大约9-10亿的利润),那么未来一年利润可能是40亿。目前假想PE=5.53

理文,260亿营收,提高13亿利润,加上现有盈利能力14亿,未来提升后27亿利润,目前假想PE=4.22

以此类推,自行计算……

注意不同的假设下是有区别的,比如假设涨价后提升10个点利润率,那么玖龙之类市销率低的企业,利润会大增,PE会下降得更多。

至于到底会提高多少利润率……这个就不知道了,这里只是假设。但其实还是有一个思路的:反内卷涨价以后,上市公司总不能还是大面积亏损吧?有一部分公司可能会扭亏为盈(最差的不一定,也可能会亏损到退市)。所以去看那些亏损的上市公司利润率,可以猜测出一个大致的范围。

第三步:业务区分。

营收和营收也有差异,有些营收不一定是造纸呢,不能一概而论,这个需要具体看了。

1、非造纸部分得排除掉。

这里只提供思路,我暂时也没一一去细看。我猜,大多数纸业公司的业务还是蛮纯粹的吧……

2、还有一点尤其要注意,那就是纸浆和成品纸在某种意义上是相反的。

比如最近纸浆价格下降了不少,那么对于那些购买纸浆生产成品纸的企业来说,会提升利润;相反,纸浆自给自足的,就享受不到这部分的好处;如果有些还要外销纸浆的,反而会吃亏。

反内卷限制造纸的产能,对纸浆需求不利,这会压制纸浆价格。但是……纸浆企业如果也反内卷呢?[斜眼][斜眼]

3、成品纸细分差异,不同的纸品,价格是有区别的。但是这个细分起来,确实十分麻烦,而且属于很深入的研究内容了,这应该是行情到后期做区分时候可能要考虑的,以目前的市场情况而言,还是早期,暂时应该还没到这一步。

4、销售半径和地区价格差异。同3,也属于深入的内容。

第四步:一些额外的考虑。

1、本来我说的是优先选差生,为了避免误导,修改成:优秀生有可能不如差生(但不是绝对的)。毕竟有些差生是真不行……还是要谨慎。

对于周期反转的行业,优秀生反而不如差生,是一个重要规律。为什么呢?因为:

(1)差生的利润弹性更大,这很好理解吧。扭亏为盈,或者原本几乎没利润,变成了有利润,这个增长幅度是很巨大的。而优秀生即使是低谷也有不错的利润,反而行业好转时候增长幅度小。

(2)差生股价跌得超级多,反弹起来弹性也更大。

(3)差生往往没有机构,而优秀生很可能有各种基金持仓。如果真要炒作反内卷,机构持仓其实不利于股价波段上涨,因为有可能一涨它们就会减仓。

最近太阳纸业的涨幅显著落后,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太阳是行业内最优秀的,也是基金重仓股……

2、差生也要具体看,如果只是因为成本高导致利润差,这没问题。但如果是内部管理混乱,那需要谨慎。

具体的例子,比如2017年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ST华菱就成功翻身了,它也是“吨钢市值”最低的几个钢铁股之一,当时涨幅巨大,一口气涨了好几倍。反面例子则是安阳钢铁,安阳钢铁当时也是吨钢市值最低的之一(好像就是最低的no1),但当时它有些问题,虽然中途也因为钢铁涨价盈利过,股价也仅仅翻了一倍左右,而且后面重新亏损,股价进入漫长的下跌。

当时南钢等优秀钢铁企业,尽管依然优秀,但股价涨幅远不及ST华菱,符合上面说的优秀生不如差生的规律。

3、存在限产风险的,要谨慎。比如某些地区环保特别严格的,或者某些地区要季节性限产的,要谨慎。具体例子,当时河北有些钢铁厂每年有几个月要停产……(原因大家都知道的,环BJ嘛……),所以供给侧改革钢铁涨价,那几个厂日子也不是太舒服,股价也比较弱。

4、差生优秀生的规律不是绝对的。比如港股的理文,虽然是优秀生,但涨幅也不比有些差生小,为什么呢?因为估值低啊。不管是差生也好,优秀生也好,排除纯炒作因素,最终还是要看估值的。

只是一些思路……

还没写完,暂时就先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