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外卖大战再次开打,起初很多大小V都坚定认为美团最终必胜,尤其是在阿里还没有涨起来前雪球几乎一边倒偏向美团。
其中最主要的论据是美团的经营效率更高,阿里不可能永远亏钱补贴,并且由于“基因”问题,阿里效率追不上来。阿里退补之日,就是美团扭转战局之时。
阿里效率追不追得上来,不是这篇文章的重点,暂且不表。
我最不理解的是为什么美团效率高,到底是什么让他效率高。
我翻看一些大V的帖子、评论,比如 ”是UE决定规模,而不是规模决定UE“, ”美团在还没有达到饿了么规模的时候就已经实现盈亏了“
我在大V的帖子下求问,没人回答我,没人会注意到我这个无名之辈。
但我真的一直在很认真的思考这个问题。
第一个想到的是规模效应及路径算法优化,我这两个月周末骑了几天美团众包蜂鸟众包,没觉得顺路程度、路径规划有太大的差异,甚至在最大同时配送单数一样时,我体感蜂鸟的路径规划更合理,导航也更好用。当然这只是我在上海的体感,全国范围不一定。
我也确实发现一些与规模无关的运营细节可以提高运营效率,比如,配送距离与客单价在下单时刻就决定了,可以通过调整推荐流及价格来调整订单结构;比如不同品类的价格与配送距离天然不同,买药是一个不错的品类;等等吧。
我曾想,可能美团效率高是非常多个运营细节累积起来的,细节多到真的无法解释,就像大模型参数太多无法解释一样。
刚好这次国庆回老家,跟我在老家十八线城市做肉夹馍小店的亲戚聊了聊外卖,了解到的信息对我过于震撼,完全改观。
我曾天真地以为这次外卖大战的补贴都是平台出的,毕竟大家季报也都亏钱了。真的大错特错。
我看亲戚美团后台,单子质量还比较好一点的订单是这样的: 顾客实付46元 商家面对的首先是抽佣5.8% = 2.67元,还有个服务费1.5(这个服务费有的单减免,有的不减免) 其次配送费也是商家出,配送费多少与配送距离有关,近一点的5元左右,这单配送费6块多。
而且,神券包的钱是商家出!!! 神券包就是消费者可以花几块钱购买多张神券,膨胀后比不花钱购买的红包大个一两块。
我一直以为神券模式是美团为了锁定客户做的留存策略,即预先通过一单或两单回本引导客户花钱买券包,将客户锁定在美团,但不是所有的商品都可以用这个神券,也不是所有的商品这个神券都比普通红包更优惠,所以摊销在每单上多给顾客优惠的钱没多少。即使在部分用户身上出现不合算,这部分钱也是美团出。只需要在统计意义上,神券包带来留存的价值大于部分用户薅羊毛的损失即可。
事实是,神券包的钱也是商家出。比如这张神券多优惠了3.5元,那么就在商家到手里扣除3.5元! 真的毫无道理,你美团推出的神券为了利好你客户留存,顾客因为我商家的餐品下了单,反过来你的神券要扣我的钱!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
顾客实付46元,商家到手32.33,综合佣金 2.67+1.5+6+3.5=13.67,综合费用率高达30%!
综合30%的抽成对我已经很震惊了。 亲戚说30%算好的,客单价低的扣的比例更高,对于神枪手和拼好饭,就更为离谱了。
拼好饭 商家到手钱固定比客户实付低5块钱,看似比上边的高客单价单子综合佣金14块还少是吧,但运营会限制商家商品金额,不让你上高价,上了也是限流。
还拿我亲戚的单子来说, 只能上16元两个肉夹馍+凉皮的拼好饭,对,你没看错16元,两个肉夹馍加一份凉皮。堂食的话,11元一个肉夹馍。
到手11元,综合费用率31.25%。 而且我亲戚说,拼好饭美团拿走这5元,只给骑手2.5。
当遇到下雨天气,骑手2.5元不愿意配送时,美团会给商家弹个窗,是否加价配送。
这种配送费额外加价也是商家出?!?! 这真是我根本想不到的,想象力太贫瘠,想不到还有如此的欺负人的手段。
曾经我以为平台、商家、骑手,大家分工明确,履约是骑手的工作,保障履约是平台的义务。事实是,商家也在承担履约的负担与风险。
流程是客户下单,商家接单,商家做饭,骑手接单。现在商家饭做好了没骑手接单,怪我商家吗,商家做错了什么要承担配送加价?不是平台加价,不是给消费者弹窗加价,而是让商家加价,真的离谱。 当然可以选择不加价,不加价的路就是:没人配送,客户退单,做好的饭运气好可以给下个客户,运气不好就砸手里了,商家可以选择向平台申诉补偿,但申诉并不一定会通过。
完完全全的仗势欺人,就欺负商家做好的饭可能砸手里。好处让平台和消费者拿了,风险是商家的。
神枪手 看图吧,拍得不太清楚。
还是那一样的菜品,两个肉夹馍一份凉皮。 商家配置的优惠后金额是18.9元。 美团神枪手提价到22.9售卖,多得4块算美团的超额收益。 真有冤种客户花22.9元屯了这个套餐,这是历史支付,今天下客户额外付了3.8元(系统没明确写这钱是什么,我内心假定是向顾客额外收的配送费,因为今天下雨)。 给商家结算,按18.9的售价结算 商家到手 18.9 - 佣金1.1(18.9*5.8%) - 配送费4.8 = 13元 客户总共实付26.7元,商家到手13元。综合费用率超过50%。
综合费用率超过50%! 综合费用率超过50%! 综合费用率超过50%!
即使是按18.9算,综合费用率也是 5.9/18.9=31.2%! 而美团,向两边收两遍配送费,还要继续压榨给骑手的钱。
太夸张了。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真的不敢想有这么夸张。
以前只看财报时,觉得美团外卖只有3%的利润率,是个依赖运营效率的苦生意。不知道张口网络效应、规模效应、护城河的投资人、大小V是不是也是这种想法。
现在呵呵,50%的综合费用率,苦个屁。 运营效率更是,毫无运营效率可言!
路径规划、规模效应、推荐算法,这些单均可能就几毛几分钱的优化,在对商家动辄几块钱的压榨剥削面前,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反而可以这么认为,30%-50%的综合费用率,美团才做到3%的利润率,运营得完全是依托答辩。
所谓的运营效率、UE为正,就是简单的把成本推到商家身上。
核心策略简单粗暴:把成本全推商家身上。
核心策略简单粗暴:把成本全推商家身上。
核心策略简单粗暴:把成本全推商家身上。
就是这么赤裸裸,朴实无华,草台班子。
我中间也问他,你不能选择不加入拼好饭么,不加入神券么,雨天不能选择拒单么,甚至不做外卖。
得到的回答基本就是,你不搞就被限流,可能一天都到下午了,都没有一单进来。
哎,美团赚抽佣的钱我能接受。但是用神枪手、拼好饭、限流这些明里暗里的手段,利用底层竞争,加剧底层竞争,而且如此高的抽成比例,真是作孽。
与此同时,消费者还以为优惠是平台给的,其实是商家给的。并且,连小票的格式美团也偷摸换了模板了,没错,打小票都机子是从美团买的,小票格式是美团定的。以前的小票包含优惠信息、配送费信息等,现在全没有了,消费者完全被蒙在鼓里了。
我立马就想到一个词:民主的独裁。这是我以前看某个博弈论内容学到的词(具体是哪个视频或者哪本书想不起来了),意思就是完全的民主不可取,统治者可以提出一个迫害小部分人的利益同时将这部分利益部分分给剩下大多数人的提议,这样该提议就会得到通过。这种手段循环往复,就可以驱逐异己攫取利益,看似民主实则独裁。
美团外卖就是利用民主的独裁原理,撺掇消费者这个更大的群体,对商家和骑手这个相对小的群体进行剥削。现在已经太过分了了。
我也突然意识到,民主的独裁可以在商业中这么使用,是一个堪比网络效应的护城河。
客户实付-骑手收入-商家到手 即美团抽成收入,如果将该收入,换算成货币化率的表述,对于第一个例子普通单是(13.67-6)/46=16.7%,对于拼好饭的例子是2.5/16=15.6%,对于神枪手的例子是(26.7-13-6)/26.7=28.8%,这么高的货币化率,比电商不知道高到哪里去,这是苦生意吗?
而美团的增长,不过是在这种民主的独裁下,不断提高货币化率,加重对商家和骑手的剥削。同时点外卖的通常比开小店的与骑手经济条件好,所以这还是劫贫济富的剥削。
欺瞒引诱消费者,利用民主的独裁原理,对商家骑手苛捐重税剥削,劫贫济富,就是美团商业模式的本质。
肯定有人会说,美团创造了多少骑手就业啊,给多少人带来便利啊,节约时间又不用做饭,这是市场经济,市场的自然选择是美团应得的,商家美团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等等等吧。
我想说,市场经济也是需要有限度的。美团如果对商家的剥削少一点,我是承认这些价值的,但现在问题是这些价值是建立在对另一部分人的长期剥削上的,正负相抵,弊大于利。36%的高利贷也是违法的,而这种超过50%抽成比例的重赋还在戴着效率的面具。另外便利啊创新啊等价值更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首创者饿了么。
这不是大厂的普通的流量逻辑,不是普通的网络效应规模效应,不是生态位,不是议价能力,而是:
欺瞒引诱消费者,利用民主的独裁原理,对商家骑手苛捐重税剥削,劫贫济富,就是美团商业模式的本质。
欺瞒引诱消费者,利用民主的独裁原理,对商家骑手苛捐重税剥削,劫贫济富,就是美团商业模式的本质。
欺瞒引诱消费者,利用民主的独裁原理,对商家骑手苛捐重税剥削,劫贫济富,就是美团商业模式的本质。
如果看到这里,美团的拥趸们还坚定认为美团的高效率无可厚非,甚至认为美团还会有更高的增长,那我只能祝好运,我是想不出综合费用率已经这么高了还能怎么提。
don‘t be evil
我多少有点道德洁癖,是真的接受不了美团制造并煽动剥削、劫贫济富。我将卖了我的美团底仓,卸载美团,减少点外卖。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残酷没错。但是我相信历史相信常识,相信有形的手会出手,相信水可载舟亦可覆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