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家路
 · 北京  

$九龙仓集团(00004)$ 带着问题看半年报:

九龙仓集团 2025 年上半年业绩较去年同期显著改善的核心原因是什么?

答案:主要原因包括两方面。一是投资物业重估减值大幅减少,2025 年上半年为港幣 11.8 億元,而 2024 年同期为港幣 44.81 億元,减少的未变现亏损直接改善了股东应占盈利;二是财务成本优化,实际借贷利率从 3.9% 降至 2.4%,利息支出减少,同时基础净盈利增长 3% 至港幣 20.35 億元,核心业务盈利能力稳步提升。总体是风险基本计提出清,主业稳定;

九龙仓各业务板块中,哪些表现相对突出,哪些面临较大压力?

答案:表现突出的板块为香港物业物流基建。香港物业中顶级豪宅销售亮眼,Mount Nicholson 顶层单位创呎价纪录,发展物业入账收入增长 56%;物流基建营业盈利上升 11%,深圳码头吞吐量显著增长。
面临较大压力的板块为内地发展物业酒店。内地发展物业确认入账收入降 79%,营业盈利降 92%,并需计提大额减值;酒店业务虽收入增长 7%,但因房價受压及内地入住率下降,录得营业亏损(2024 年为盈利)。

九龙仓财务稳健性体现在哪些关键指标上,为何能在复杂环境中保持资金周转稳定?

答案:财务稳健性体现在三大指标:一是低负债比率,期末仅 4.4%,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二是充足流动性,未提取信贷额度达港幣 154 億元,银行存款及现金港幣 130.81 億元,且长期投资组合市值港幣 398 億元,可快速变现;三是合理债务结构,人民币债务自然对冲人民币资产,降低汇率风险,同时实际借贷利率降至 2.4%,节省成本。这些因素使其能在经济波动中维持资金周转稳定。

九龙仓长期资组合市值港幣 484 億元,投资收益怎么样?

答案:投资分部营业盈利为港幣 10 億元,较 2024 年同期(港幣 10.23 億元)微降 2%,主要因股息收入减少,但仍保持稳定水平。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长期投资组合中,上市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产生港幣 60 億元盈餘(2024 年同期为亏损港幣 49 億元),主要得益于市场回暖,该收益已计入综合全面收益表,上半年回报率15%,跑输大盘7%个点,整体表现与相关市场走势一致。

规模增长
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长期投资价值较 2024 年 12 月增长 15%,达港幣 484 億元(2024 年 12 月:港幣 420 億元)

九龙仓集团是否存在 “低估”?

总营业资产:港幣 1850 億元(+3%),其中地产占 66%、物流 8%、投资 26%。其投资物业组合估值仍达 603 亿港元(含香港 194 亿、内地 409 亿),发展物业 355 亿港元;优质资产为主(如香港山顶豪宅、核心区商业物业、深圳物流码头等)。这些资产的长期现金流创造能力(如香港豪宅的稀缺性、物流基建的稳定吞吐量)可能未被市场充分定价,短期重估减值可能掩盖了其内在价值。

集团长期投资组合价值达 484 亿港元(+15%),其中 398 亿港元为上市蓝筹股,涵盖地产、新经济、金融等领域,且期内公允价值变动盈利 60 亿港元。这部分资产流动性高、抗风险能力强,若市场未充分反映其市值增长潜力;

集团负债比率仅 4.4%(行业平均普遍高于 20%),负债净额 65 亿港元,且持有 130.8 亿港元现金及 154 亿港元未提取信贷额度,财务弹性极强。

低负债、高流动性(484亿股权包)、优质资产(香港核心物业、物流基建)及稳定派息。

130亿现金,484亿可变现股权包,物流业务(主要包括现代货箱码头有限公司在香港及内地的货柜码头业务,以及香港空运货站有限公司)约 148 亿港元估值,这些加起来为762亿,港股给了663亿的估值,啥概念呢,等于是总估值为港幣 603 億元投资物业+香港“山顶组合” 等稀缺豪宅地块,市值给了-100亿估值!更不用谈还有发展物业,市场真瞎!九龙仓的高管们真吃干饭,要么私有化,要么多分红!#年报季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