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鴻基公司2025 年中报核心解读

用户头像
家路
 · 上海  

$新鸿基公司(00086)$ #信贷# #投资# #年报季报#

一、高管核心观点

市场判断:全球受关税、地缘风险影响,但香港 AI(如 DeepSeek)带动投资信心,大中华区仍面临内需弱、结构改革压力,整体谨慎乐观。

业务重点:优先保资产负债表稳健(资本净负债率 29.6%,较 2024 年底降 1.6pct)、流动性充裕,靠投资回报、风控和业务协同(信贷 + 投资 + 基金)提收益。

未来动作:消费金融推 SIM 信用卡交叉销售;按揭业务缩新贷、扩资产管理服务;投资端优化组合,深化与优质合作方(如 Mubadala)的关系。

二、投资部分:收益暴增,来源清晰

收益规模:2025 年上半年投资管理除税前溢利 7.86 亿港元,2024 年同期亏 1.48 亿港元,翻身为最大盈利支柱。

收益组成:主力是私募股权(赚 5.83 亿港元):靠项目退出(如 Jefferson Capital、圣贝拉上市)、基金分红,科技(AI 产业链)、中国金融科技 / 互联网平台股估值修复贡献多。

其次是企业持股(赚 3.04 亿港元):中国相关股权(新消费、金融科技)和美国 AI 基建、大宗商品主题股反弹。

其他补充:对冲基金(赚 1.33 亿港元,市场中性、套利策略稳赚)、特殊机会投资(赚 0.46 亿港元,疫情时投的旅游项目复苏 + 债息收入)。

拖后腿项:房地产投资亏 0.68 亿港元(香港办公楼估值跌、卖欧洲地产平台亏,但欧洲酒店收益抵消部分)。

三、信贷业务:收益下滑,风险集中在两点

收益变化:2025 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 3.84 亿港元,2024 年同期 4.25 亿港元,降 9.7%。消费金融:赚 3.75 亿港元(降 6.4%),贷款规模微增(总余额 1131 亿港元,增 3.6%),但中国内地新增无抵押贷多提减值,香港减值率从 8.6% 升至 9.1%。按揭贷款:赚 0.095 亿港元(降 62%),因香港楼价跌,主动缩新贷(总余额 179 亿港元,降 22.3%),且减值支出增 47.9%(违约多 + 抵押物估值跌)。

核心风险:中国内地消费贷:经济弱导致坏账率升,2025 年减值率 2.6%(2024 年是 - 0.4%,去年还能拨回,今年要多提)。香港按揭:楼价跌致抵押物价值缩水,逾期贷款中 180 天以上占比高(5.59 亿港元,2024 年底 4.82 亿港元),减值压力大。

四、财务洗澡:信贷减值亏损

信贷 3.84 亿、投资 7.86 亿,是这两项业务的 “税前盈利”,但公司还有其他业务(比如财富管理、行政服务中报里提过,财富管理手续费没覆盖住人力成本,其他服务业务亏了约 1.2 亿,这就先扣掉 1.2 亿。

再扣 “运营硬成本”:金融公司要付员工工资、办公室租金、科技系统投入,上半年这些成本约 2.3 亿,又扣掉 2.3 亿。

关键扣减:“坏账准备”(信贷减值亏损)—— 内地消费贷、香港按揭坏账多了,得提前存一笔钱应对可能收不回的账,香港房贷的减值支出增 47.9%,上半年提了 1.8 亿减值,这是直接从利润里 “划走” 的。个人感觉这项计提多了。

最后扣 “税费”:税前利润先减上述 3.5 亿(1.2+2.3),再减 1.8 亿减值,剩下 6.4 亿税前利润,按约 8.4% 的税率算,交了 0.54 亿税,最后到手 7.86 亿溢利。

简单说:赚的 11.7 亿(3.84+7.86),先补其他业务的亏、付日常开销、存坏账准备金、再交税,扣完就剩 7.86 亿了。

五、投资未来盈利点:抓三大方向

私募股权 + 公开市场:继续投 AI、中国优质成长股(金融科技、新消费),靠项目上市 / 分红兑现收益;美国市场盯 AI 基建、地缘红利(如大宗商品)。

对冲基金 + 特殊机会:用市场中性、套利策略稳赚,同时挖旅游复苏、不良资产等 “错价机会”,债息收入打底。

基金管理协同:靠 ActusRay(股票市场中性基金,规模 17 亿美元)、Latitude Alpha(对冲基金母基金)拉外部资金,赚管理费(总资管规模 26 亿美元,增 26.4%),未来表现在年末结算法定后还能提 “表现费”。

总结:每股权益为11.2 港元,较 2024 年底的 10.8 港元增长 3.7%,核心是投资业务收益增厚股东权益,分红未有变化,预计全年分红每股 26 港仙,股息率6%,

若把新鴻基看作 “主要投另类资产的封基”(类似封闭运作、靠资产增值 + 分红获利),2025 年上半年靠项目上市(如 Jefferson Capital、圣贝拉)、中国成长股估值修复赚 7.86 亿,这类资产一旦有项目退出或市场回暖,收益爆发力比传统股票型封基强;

运营成本率(成本 / 总收益)约 27%,运营成本低于部分主动管理型封基;且公司优先保分红(连续多年股息26 港仙),加上投资端若持续盈利,未来可能提分红比例(当前分红率约 30%,有提升空间),类似 “高股息封基” 的稳定收益属性;

当前每股权益 11.2 港元,若股价低于该值,相当于 “以 0.37 倍 PB 买资产”,比很多净值跌破 1 元的封基安全垫厚;且投资组合里私募股权、对冲基金等资产估值相对稳健。

新鸿基的价值,港股是性价比拉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