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翔海运与海丰国际 2025 年中期业绩对比:谁在南亚航运更胜一筹?

用户头像
家路
 · 上海  

在航运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德翔海运(02510)与海丰国际(01308)作为港股市场上备受关注的航运企业,其 2025 年中期业绩表现备受投资者瞩目。本文将以港币为单位,深入剖析两家公司的业绩情况,探寻它们在市场中的竞争态势。

财务表现:两者皆实现高增长,海丰国际规模更胜一

营收对比

德翔海运 2025 年上半年实现总收入约 64.14 亿港元(6.41427 亿美元,按 1 美元 = 7.8 港元换算,下同),同比增长 18.7%。这一增长得益于货柜航运服务收入的提升、新航线(如亚洲 - 墨西哥航线)的贡献以及租船租金收入的激增 。

海丰国际同期营业收入高达约 129.83 亿港元(16.64489 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 27.99%。其收入增长源于集装箱运量从 2024 年同期的 170.52 万标准箱增加 7.3% 至 182.97 万标准箱,同时平均运费(不包括互换舱位费收入)从 2024 年同期的 632.4 美元 / 标准箱上涨 22.8% 至 776.4 美元 / 标准箱 。

海丰国际凭借更大的业务规模和更强的市场定价能力,在营收方面远超德翔海运,且增长速度也更为迅猛。

利润对比

德翔海运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利润约 14.62 亿港元(1.8869 亿美元),同比暴增 222.0%,毛利率从 8.7% 跃升至 19.8% 。利润的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平均每 TEU 运费的提升(从 608 美元升至 715 美元,涨幅 17.6%),且增速远超销售成本增幅(成本仅 + 4.2%),同时外匯收益及租船收入的增加也功不可没。

海丰国际股东应占溢利约 49.41 亿港元(6.33448 亿美元),同比增长 79.65%,毛利率从约 31.0% 提升至约 40.2% 。尽管利润增速低于德翔海运,但由于其营收基数大,利润规模远高于德翔海运。海丰国际通过运量与运费的双重提升,有效扩大了利润空间,盈利能力十分强劲。

业务运营:各有特色,海丰国际航线与运力优势明显

1. 航线布局

德翔海运共经营 49 条航线,覆盖全球 22 个国家和地区,挂靠约 60 个港口。以亚太地区为核心,区域航线如大中华 - 东南亚、大中华 - 东北亚、东北亚 - 东南亚占货柜航运收入 83.4%;长航线方面,跨太平洋(美西 + 墨西哥)、亚洲 - 印度次大陆、亚洲 - 中东 / 东非等航线也逐步发力,4 月新增的亚洲 - 墨西哥航线已成为新的收入增长点 。

海丰国际经营着 119 艘船舶组成的船队,航线网络更为庞大,82 条贸易航线连接亚洲主要经济体,包括中国大陆、日本、韩国、台湾、香港、东南亚各国以及南亚地区的 82 个主要港口 。其中 16 条通过联合服务经营,25 条通过集装箱互换舱位安排经营,其航线布局的广度和深度使得其在亚洲区域航运市场的覆盖范围远超德翔海运,能更好地满足客户多样化的运输需求。

2. 运力情况

德翔海运总运力为 14.07 万 TEU(47 艘船舶),其中自有船舶 34 艘(8.11 万 TEU,平均船龄 3.8 年),自有转租船舶 7 艘(3.71 万 TEU,平均船龄 6.8 年),租入船舶 6 艘(2.24 万 TEU,平均船龄仅 2.2 年) 。年轻的船龄结构有助于降低维护成本,提升服务稳定性。

海丰国际船队总运力达到 18.58 万标准箱,其中 101 艘自有船舶和 18 艘租赁船舶,平均船龄为 9.4 年 。虽然平均船龄较德翔海运略高,但凭借更大的运力规模,在满足大规模货物运输需求方面具有优势,且其自有船舶占比较高,在运力调配和成本控制上可能更具自主性。

财务健康度:均较为稳健,德翔海运零负债更突出

1. 流动性

德翔海运现金及约当现金高达约 45.71 亿港元(5.86 亿美元),流动比率为 1.8 倍,速动比率为 1.7 倍 。尽管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较 2024 年底略有下降(主要因应计 2024 年末期股息 1.83 亿美元),但剔除该因素后流动性依然充裕,短期偿债能力极强。

海丰国际流动资产合计约 87.20 亿港元(11.18002 亿美元),货币资金较上期末增加 7.32%,占公司总资产比重上升 0.64 个百分点,流动比率为 2.30,速动比率为 2.19 。其流动性也处于良好状态,能够保障公司日常运营及应对突发情况的资金需求。

2. 负债情况

德翔海运资本负债率为 0%,无任何银行借款,完全依靠内部资金运营 。这在航运行业中极为罕见,体现了其稳健的财务策略和强大的内部造血能力。

海丰国际短期借款较上期末减少 88.55%,占公司总资产比重下降 3.2 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从 2024 年的 24.28% 进一步优化,财务结构持续改善 。虽然有一定负债,但整体处于可控范围,且负债结构不断优化。

战略布局与未来展望:各有规划,均看好区域航运发展

1. 德翔海运

短期,德翔海运将聚焦于优化航线舱位配置,进一步提升单位收益,尤其是长航线的溢价空间;持续深耕亚太区域核心航线,巩固其在区域市场的地位 。长期来看,计划在 2026 年底前完成 2 艘 7000 TEU 新船交付,提升长航线(跨太平洋、亚洲 - 拉美)运力;逐步拓展中东、东非、拉美市场,降低对单一区域的依赖,优化收益结构 。此外,凭借年轻船队在降低碳排放方面的天然优势,有望顺应全球航运业绿色转型趋势,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2. 海丰国际

海丰国际管理层认为随着全球贸易格局变化,区域间贸易愈发频繁,对灵活高效的小型集装箱船舶需求日益旺盛。公司将继续专注亚洲区市场,持续优化运营模式,扩大服务网络,增加航线密度,延伸海陆一体化服务价值链 。计划在 2026 - 2027 年接收更多新船,包括 2 艘 7000TEU 船、3 艘 14000TEU 船等,进一步提升运力规模,朝着成为世界级综合物流服务解决方案供应商的目标迈进。

估值对比:德翔海运估值有望逐步修复提升

海丰国际作为行业老牌企业,市场对其估值逻辑更为多元。其当前市值处于较高水平,截至 2025 年 8 月 20 日收盘,市值为 818 亿港元 。从市盈率层面,2025 年中期股东应占溢利约 49.41 亿港元(6.33448 亿美元),若以此动态市盈率约为8倍,显著高于德翔海运

德翔海运今天的市值为171亿,2025 年中期股东应占溢利约14.62 亿港元,若以此动态市盈率约为4倍左右。

五、总结

综合来看,海丰国际在营收、利润规模以及航线运力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凭借其庞大的业务版图和较强的市场影响力,在亚洲区域航运市场占据重要地位。而德翔海运则以其惊人的利润增速、零负债的稳健财务结构以及在新航线拓展上的积极表现脱颖而出,在航运市场中也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德翔海运 2025 年中期业绩呈现 “高增长、高盈利、低负债” 特征,

德翔海运 2025 年中期董事会决议不宣派中期股息 。回顾其过往,在上市前有过多次大额现金分红,如 2021 - 2023 年各期分别向股东宣派及派付现金股利,累计派现金额约 12.79 亿美元 。此次不分红,或因公司处于业务扩张关键期。2025 年上半年其积极拓展航线,如启动亚洲 - 墨西哥航线,还持续投资船舶,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资本支出约 7180 万美元 。公司选择留存资金用于业务拓展,为后续发展积蓄力量,以提升长期竞争力,虽然短期股东未获分红,但从长远看,业务扩张有望带来更高盈利和回报。

$德翔海运(02510)$ $海丰国际(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