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高科技有点难,复杂技术创新有知识壁垒,理解基本面隔行如隔山,普通人理解公司核心就看三点:公司能不能赚钱、行业有没有空间、现在买值不值。今天研究精工钢构这只做钢结构的票,最近半年的表现不算惊艳,但藏着不少 “稳增长” 的信号,尤其适合不想追热点、想拿长线的朋友。
精工钢构这两年的方向特别明确 ——避开国内卷,去海外赚高毛利,同时在国内抓政策红利,这点从半年报数据里能看得明明白白。
25H1业绩:收入同比增长29.48%,达到人民币99.1亿元,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8.06%,达到人民币3.5亿元。在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0.08%,达到人民币50.9亿元,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8.46%,达到人民币2.26亿元。增速明显高于目前12倍的PE;
先说最亮眼的海外业务:在25H1,钢结构销售量同比增长47.0%,达到835,000吨。新订单同比增长2.2%,达到人民币125.1亿元。国内需求同比下降14.5%,为人民币88.5亿元,而国际订单同比增长94%,达到人民币36.6亿元,24年H1的海外订单已超过2024年全年的总量。
别觉得这只是数字,要知道海外订单的赚钱比例(毛利率)比国内高 5-8 个百分点,比如沙特的吉达体育场、印尼的轮胎工厂项目,都是利润比较厚的单子。而且公司做海外生意 20 年了,有一堆国际认证(比如美国 AISC、欧盟 EN1090),不是那种刚出海的 “新手”,风险相对可控。
国内这边也没躺平,重点抓了 “好房子” 政策和工业加盟这两个点。“好房子” 就是装配式住宅,上半年中标了绍兴创业家园、上海松江中学这些项目,虽然短期赚钱比例有点压,但政策推着走,长期有稳定订单。长期看稳定盈利的是工业加盟模式,上半年签了 9.2 亿元,比去年全年还多,相当于在全国找合作伙伴一起做厂房,自己出技术和品牌,对方出资源,这种轻资产模式不用投太多钱,还能快速扩规模,挺好的商业模式。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上半年整体赚钱比例(毛利率)比去年降了 2 个点左右,主要是钢材价格波动拖累的,不过随着下半年海外高端订单交付,大概率能补回来。
一提钢结构,很多人会想 “是不是跟地产一样卷?” 其实不是,行业内部分化特别大。
国内低端市场确实卷,比如小厂房、普通办公楼,一堆小公司靠低价抢单,精工钢构是国内钢结构行业龙头企业之一,尤其在重型钢结构、大跨度空间结构等领域具有显著技术优势。其自主研发的 “大截面异形弯扭拱形结构体系”“液压提升 / 滑移技术” 等核心技术已应用于杭州西站、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等重大工程,并主导编制全国首个装配式 PEC 剪力墙技术规程,推动行业标准制定。尽管钢结构行业整体集中度较低(CR7 不足 10%),但精工钢构在装配式建筑、桥梁工程等细分市场表现突出。
它现在重点做两块 “蓝海”:一块是高端制造厂房(比如新能源、芯片工厂),现在制造业升级,这些厂房对钢结构要求高,小公司做不了;另一块是海外市场,一带一路国家在搞工业化,需要建体育场、工业园,精工在这些地方有先发优势,相当于避开国内红海,去海外赚 “增量钱”。
从数据看,2025 年上半年我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非金融投资增长 22%,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增长 21%,这就是精工的机会。而且国内 “好房子” 政策刚起步,未来装配式住宅占比要提,这些都不是短期风口,是能吃好几年的红利。
买股票看的是未来,精工接下来的增长点很清晰,主要靠四个抓手:
第一是海外产能释放。中山的空调钢结构基地 2027 年投产,能年产 400 万套,专门供海外市场,现在海外订单已经排到 2026 年了,产能落地后收入肯定能上一个台阶。按高管方总的目标,公司的目标是每年翻倍,到2026年出海业务达到100亿。
第二是加盟模式复制。现在已经有 8 家合作公司,覆盖重庆、河南这些制造业密集的地方,上半年订单超去年全年,按照这个速度,2025 年加盟订单能到 20 亿,比自营模式赚钱快多了。
第三是政策红利兑现。“好房子” 政策会持续推装配式住宅,公司的绿筑技术装配率能到 95%,比同行高,接下来可能会有更多政府项目;还有厂房屋顶装光伏的政策,精工能做 “钢结构 + 光伏” 一体化,这块市场超万亿,潜力不小。
第四是企业自己也在上海拿地,试水可装配式住宅,可装配式住宅是在工厂预制墙板、梁柱等构件,运到现场通过拼接组装成的住宅,不是传统现场浇筑。优势挺实在:工厂标准化生产,质量比现场手工作业更稳定;现场施工快,工期通常能缩 30% 左右;还少粉尘、噪音,更环保,也能减少现场人力,符合建筑工业化的趋势。
有些股民喜欢捡便宜的 “烟蒂股”(股价低于净营运资本),精工肯定不是,它的净营运资本才 6 个多亿,市值 70 多亿,不符合这个标准。但它财务很稳:手里有54亿现金,短期借款才 12.6 亿,长债5亿,20亿可转债,不用太担心缺钱;上半年经营现金流 4.2 亿,比去年翻倍,说明赚的是真钱,公司加强了应收账款的收回力度,经营现金流同比增长90.8%
下游 “占” 公司 129 亿,上游公司 “占” 99 亿,略被动但合理,被下游占用 129.07 亿元,比上游占款多 30.44 亿元,说明公司在下游话语权稍弱(工程类行业普遍如此,客户多是房企、政府,付款慢),但合同资产占比 68.5%(88.42/129.07),都是在建项目,后续收款有工程进度支撑,比纯应收账款风险低。
应收账款 + 合同资产前五名合计 22.38 亿元,占总额 15.94%,没有某一个客户占比超过 5%,客户分散,不会因单个客户违约导致大风险。
分红方面,2024 年分了 1.59 亿,分红率 31%,不算特别高,但也不算抠门,现在股息率 2.23%,比存银行活期强。下半年要投产能,可能暂时不分红,但等 2027 年产能释放,利润涨了,分红大概率会提,到时候股息率可能破 5%。
还有回购,公司计划拿 1.5-3 亿回购股票,现在才买了 900 多万,后面如果股价跌,大概率会继续买。
最后聊聊最近争议比较大的 “上海溢价拿地”。精工关联方在上海松江区拿了块住宅地,价率11.19%,楼面价3.66万元/平方米,很多人觉得 “做钢结构的跑去搞地产,不务正业”。
我倒觉得这事没那么糟。一方面,拿地是为了做装配式住宅,正好契合 “好房子” 政策,能把自己的钢结构技术用进去,相当于从 “卖材料” 变成 “做成品房”,毛利比例能提高;另一方面,上海项目是示范,做成了能向全国复制,比如之前的绍兴项目,就是靠口碑拿了更多订单。
当然风险也有,地产行业波动大,判断底部拿地需要勇气,要是房子卖不出去会占用资金,但精工手里现金多,而且只拿了一块地,不是大规模进军地产,不举债,暂时不用太担心。
精工钢构不是那种会暴涨的妖股,它的逻辑是 “海外高增 + 政策红利 + 模式创新”,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增长,没有太多虚的概念。现在 PE 才 12 倍,PB0.8,比同行低,估值不算贵。
如果你的风格是追热点、赚快钱,那可能不太适合;但如果想找一只能拿 1-2 年,业绩有支撑、估值有安全垫的票,精工值得放进自选。接下来可以盯两个指标:一是海外订单能不能持续超预期,二是上海项目的进展,只要这两块不出问题,长期拿着大概率能赚钱。
风险也要提一嘴:钢材价格要是再大涨,会压利润;海外要是有地缘政治风险,订单可能受影响。钢结构企业因项目周期长、现金流波动大,分红率普遍低于消费、公用事业等板块,需结合订单增长(如精工钢构 2024 年新签订单 219.7 亿元)综合判断投资价值。
但总体来说,这只票的 “确定性” 比很多行业高,业务比较好理解,只要管理层方总吹出来的牛B能兑现,$精工钢构(SH600496)$ 还是不错的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