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兰生物(SZ002007)$ 📈 六大血制品企业核心能力排行榜
博雅生物 (12.51%):排名第一,主要得益于并购“绿十字”带来的并表收入。
天坛生物 (9.47%):作为行业龙头,在行业压力下仍实现了近双位数的内生增长。
华兰生物 (8.80%):增长稳健,但部分被血制品业务的压力所抵消。
卫光生物 (-0.92%):营收基本持平,表现出了较强的韧性。
上海莱士 (-7.06%):主力产品(白蛋白、静丙)收入下滑导致负增长。
派林生物 (-13.18%):营收降幅最大,反映其面临的市场压力最为严峻。
核心洞察:天坛生物的内生增长质量最高,而博雅生物的增长主要依靠外延并购。
华兰生物:毛利率(52.58%)和净利率(29.07%)均位居行业前列,盈利能力最强。
上海莱士:净利率(26.05%)表现不俗,显示出优秀的成本与费用控制能力。
卫光生物:毛利率(43.32%)和净利率(20.76%)在行业中游,且表现稳定。
天坛生物:毛利率(45.40%)尚可,但因其激进的销售政策,盈利的“含金量”被打折扣。
派林生物:毛利率(47.63%)不低,但净利率受营收规模下降影响。
博雅生物:因并购低毛利业务及成本大增,导致毛利率(53.01%->同比降14个百分点)和净利率大幅下滑。
核心洞察:华兰生物的盈利霸主地位稳固,而博雅生物的盈利质量因整合问题出现显著恶化。
天坛生物:尽管应收账款周转率同比大幅下降,但其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约29天) 仍远低于其他公司,回款效率依然是行业标杆。
上海莱士:运营效率处于行业中上游水平。
派林生物:效率一般,但优于华兰和卫光。
博雅生物:应收账款激增(+39.20%),回款周期延长至约96天。
卫光生物:应收账款周转率骤降,回款周期延长至约53天,存货周转率为六家公司中最慢。
华兰生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约170天) 和存货周转天数(约462天) 均为行业最高,营运效率是其明显短板。
核心洞察:运营效率是血制品公司的“照妖镜”,天坛生物的管理能力突出,而华兰生物的运营效率严重拖累了其资产回报。
上海莱士: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改善,从负转正,是六家公司中唯一现金流显著好转的企业。
华兰生物:经营现金流虽同比下滑,但仍保持净流入,状况好于多数同行。
天坛生物: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转负,但因净利润高,改善潜力大。
卫光生物:经营现金流同比大幅下滑(-48%),净利润现金含量低。
博雅生物:经营现金流几近枯竭,净利润现金含量仅3.08%,盈利质量极差。
派林生物:经营现金流净额为负,且净利润现金含量为负(-81.71%),状况最差。
核心洞察:现金流是当前行业面临的普遍挑战,上海莱士的改善难能可贵,而派林生物和博雅生物已出现“失血”信号。
华兰生物:资产负债率仅10.07%,几乎无有息负债,财务结构最为稳健,抗风险能力最强。
博雅生物:资产负债率12.07%,财务政策保守,家底厚实。
天坛生物:资产负债率9.27%,债务水平低,财务安全垫厚。
上海莱士:因并购导致资产负债率跃升至14.98%,但仍在可控范围。
派林生物:资产负债率13.04%,短期借款增加,需关注偿债压力。
卫光生物:资产负债率31.00% 为行业最高,且速动比率低于1,短期偿债压力最大。
核心洞察:血制品行业整体财务保守,华兰生物是“现金牛”典范,而卫光生物的杠杆水平使其在行业下行期面临更大压力。
全能型选手 (天坛生物):规模、增长、效率俱佳,但需警惕其用现金流换收入的策略能否持续。
盈利之王 (华兰生物):赚钱能力最强,财务最安全,但运营效率是其阿喀琉斯之踵。
逆转先锋 (上海莱士):现金流改善明显,正在从业绩低谷中走出,值得关注其复苏势头。
潜力黑马 (博雅生物、派林生物):短期因并购或市场压力阵痛明显,现金流紧张,但也在逆周期布局,适合能承受高风险、博取高弹性的投资者。
稳健但承压 (卫光生物):盈利稳定,但较高的负债和放缓的回款使其需要应对更大的短期财务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