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清溪
日前,2024年东莞市民营企业100强名单公布,清溪镇4家企业榜上有名,分别是广东铭利达科技有限公司(排42位)、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排77位)、快意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排79位)、广东天元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排85位)。这不仅是企业的荣耀时刻,更是清溪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缩影。
据统计,全镇现有6000家工业企业,工业产值达1000亿元;在851家规上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达656家。截至2024年底,民营企业完成工业产值612.3亿元,占比64.9%。民营企业已发展成为清溪工业经济基本盘的中流砥柱,是工业经济稳定增长、抵御风险的“压舱石”。
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浪潮中,清溪春潮涌动。从精密制造的“隐形冠军”到绿色转型的行业标杆,从科技赋能的“专精特新”到跨界融合的创新典范,每个企业都在书写产业变革的生动注脚。“最美清溪”公众号推出“民营企业风采”系列报道,全景展现百强企业的破局之道与创新实践,记录清溪民营力量勇立潮头的奋进征程。
宜安科技:
从传统加工到新材料领跑者的转型密码
如今,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宜安科技”)不仅是清溪镇首家深交所上市企业(证券代码:300328),更以液态金属、生物可降解医用镁合金、镁铝合金汽车产品三大战略业务,在全球新材料产业中占据一席之地。其成功转型的历程,堪称东莞制造企业“破局升级”的典范。
硬核突围 30年破茧成蝶2025年4月,清溪镇的液态金属生产基地内,一台台精密仪器正将银灰色的液态金属注入模具。这些看似普通的金属液,即将成为特斯拉汽车门锁扣、华为折叠屏铰链,甚至是植入人体的可降解骨钉。它们的诞生地——宜安科技,曾是车间里堆满电锅发热管的“代工小厂”。
“30年前,我们靠组装电锅生存;30年后,我们靠创造新材料定义未来。”董事长刘守军站在展厅的镁骨钉样品前,指尖轻触这颗纯度达99.99%的“生命之钉”。这颗螺钉,不仅承载着骨折患者免于二次手术的希望,更凝聚着中国制造从“跟随”到“领跑”的突围密码。
宜安科技成立之初是一家合金材料公司,镁、铝、锌合金是公司主打材料。“那时候,车间里堆满电锅配件,但每口锅的利润只剩3毛钱。”回忆起转型阵痛期,创始人李扬德仍心绪难平。面对家电行业的价格血战,宜安科技一直思索如何转型升级,并努力寻找发展机遇。
2009年,中科院院士师昌绪指着镁锭问李扬德:“知道人体血液含多少镁吗?”这一点说法引起李扬德的好奇,他此后研读了大量文献,发现镁骨钉是一个有价值的科研项目,深思熟虑后,他决定提前十年布局医用镁合金领域。
作为一家传统工业企业,忽然跨界到专业性极强的医疗器械领域,被质疑可想而知。面对质疑,宜安科技第一个动作就是引进专家团队,弥补专业短板。公司先后搭建了医用镁合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可降解镁植入物临床转化创新战略联盟等平台,凝聚了一批来自中科院金属所、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等机构的行业专家,构建了“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平台”的产学研体系,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
“最具挑战的是原材料的质量把控。我们的产品原材料纯度很高,俗称‘四个9’,即99.99%纯度的高纯镁,高纯度对设备和工艺的要求都极高。”该公司技术部负责人刘芳菲表示,公司的研发团队花了两年时间,去提取这“四个9”。
历时10多年研发的“可降解镁骨内固定螺钉”终于获得了良好成果。2023年2月,宜安科技宣布,由该公司研发的中国首款可降解高纯镁骨科植入器械产品——“可降解镁骨内固定螺钉”完成了临床试验病例入组,填补了国内医疗市场空白。该产品纯度达99.99%,避免患者二次手术痛苦,潜在市场前景无限。
2023年临床入组184例全部完成,并于2024年2月完成全部跟踪随访工作。目前,第一款可降解镁骨内固定螺钉已完成临床试验跟踪随访工作,目前各临床医院正在形成临床试验报告阶段。第二款可降解镁界面螺钉已正式启动临床试验,目前正在有序进行临床入组。
国资入局 赋能高质量发展就在宜安科技的医用镁合金进行体外测试和小动物实验的2012年,宜安科技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正式挂牌上市。登陆资本市场后,宜安科技焕发出新的活力。
2014年,宜安科技确立了公司未来的三大发展战略——镁铝合金精密结构件、液态金属、生物可降解医用镁合金。当时,国家实施节能减排战略,新能源汽车乘着东风,驶入高速“行车道”,宜安科技将公司产品转型至镁铝合金汽车零部件。同时,超薄镁合金和稀土镁合金在汽车轻量化产品的应用获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宜安科技生产的电机、电控、电池包、转向系统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品,在几年内就成功覆盖了众多国际国内知名客户品牌。
宜安科技是国内最早实现液态金属(非晶合金)规模化量产的企业,十多年来致力于液态金属(非晶合金)技术研发与产业转化,不断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形成“材料—设备—成型-表面处理”完整工艺链条,主导制定工业标准、打造广阔应用场景,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规模化量产,在消费电子、汽车零配件、医疗设备等社会民生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和深度应用。
依托稀土镁合金、超薄压铸技术,宜安科技为特斯拉、比亚迪等车企提供电机、电池包等轻量化零部件,降低能耗并提升续航。其产品应用于特斯拉门锁扣、折叠屏手机铰链等高端场景,市场占有率全球前三。2023年,宜安科技液态金属荣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标志着技术壁垒与商业价值的双重认可。
2018年,是宜安科技历史上又一个大年。这一年,港资背景出身的宜安科技,在国资力量株洲市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株洲国投”)入主后“摇身一变”成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国资带来的资金、政策与产业链资源,加速了高纯镁骨钉等长周期项目的研发进程。这一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企业攻克“卡脖子”技术的关键支撑。
2023年,宜安科技投资3.8亿元启动清溪液态金属生产基地建设,预计建成投产后新增产值达10亿元。这一项目的建成,将为清溪产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也必将进一步巩固宜安科技在全球非晶合金市场的领导地位。
近年来,宜安科技通过投资、并购新业务不断扩大产业规模,目前拥有全球最大生产线及200余项专利,旗下有17家控股子公司,其中有2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个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个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
出品:清溪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