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新材(SH600206)$ $有研粉材(SH688456)$
有研集团硬核突破!金刚石铜微通道散热器,突破4000kW/m²
2025年09月30日
近日,有研集团有限公司有色金属与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孙明美、郭宏团队为破解高功率芯片近结区散热难题,以金刚石铜(DC)复合材料(含 DC60、DC75 两种型号)与钼铜(MoCu50)为基板,通过去离子水流动沸腾实验结合可视化技术,验证了金刚石铜材料在散热性能上的突破性优势。
相较于 MoCu50 散热器,金刚石铜散热器的传热性能实现质的飞跃。其中 DC75 表现最为突出,在最高热流密度达 4012.14kW/m² 时,仍能保持散热优势,热传系数峰值达 127.48kW/(m²・K),是 MoCu50 的三倍,且全程未出现干涸现象 —— 这意味着即使在芯片高负载运行的极端场景下,DC75 也能稳定带走热量,避免器件因局部过热失效。
该研究首次将第四代热管理材料(金刚石铜)与开放式微通道流动沸腾技术结合,验证了 “材料特性 - 结构设计 - 传热机制” 协同优化的可行性。相较于传统散热器,金刚石铜微通道散热器在高热流密度适应性、运行稳定性、半导体材料兼容性上均实现突破,尤其适用于航空航天雷达、卫星通信、超级计算中心等对散热要求严苛的场景,为下一代高功率芯片热管理方案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研究成果以“Subcooled flow boiling in diamond/Cu microchannel heat sinks for near-junction chip cooling”为题发表在《Case Studies in Thermal Engineering》期刊。
为解决材料适配难题,热管理材料已历经四代迭代,如今第四代热管理材料——金刚石金属(铜、铝)复合材料正成为研究热点。金刚石拥有2200-2600W/mK 的超高热导率,且线膨胀系数低,与铜复合形成的金刚石铜(DC)复合材料,不仅线膨胀系数大幅降低,热导率更远超钨铜、金刚石铝等传统复合材料,完美契合第三代半导体的热管理需求。
此前,纯金刚石薄膜虽被尝试用作芯片级导热基板,但其加工性能极差,难以与微通道流动沸腾技术结合;而钼铜(MoCu)与金刚石铜(DC)材料兼具低线膨胀系数与良好加工性,为近结区微通道散热器的研发提供了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