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是通过化学方法制成的,为植物和庄稼提供营养元素(氢氮钾等)的肥料,用于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化肥主要分为四大类。
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同时含有两种或者三种元素的肥料)。
在氮肥这个品类中,目前全球产量最高,使用最广泛的,就是尿素。氮含量高达46%。肥效稳定,容易储存。主要用于补充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氮元素,促进叶片生长和光合作用。复合肥可以同时为植物提供多种营养,可以满足植物复杂生长需求,减少施肥次数。其中复合肥的原料包含尿素。
2023年,全球化肥总产能2.45亿吨。2025-2030, 全球化肥产能年均增长率2.3%。到2030年,总产能大概2.8亿吨。按照心连心当下产能扩张速度,2028年之后将达到1400万吨总产能,占比大概5%。而全球化肥总需求年增长在8%,(工业化肥和农业化肥每年需求都在增长)按照这个供需缺口速度下去,未来5年,整个行业将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2023年,中国化肥总产能在7800万吨。占亚洲51%。全球大概近3分之1.
中国,印度,美国是全世界化肥消费前三强。其中,亚洲消费占比45%,北美18%,欧洲15%。
从粮食产量看,中国6.8亿吨,美国4.8亿吨,印度3.4亿吨,俄罗斯1.45亿吨,巴西1.38亿吨,印尼0.85亿吨,阿根廷0.75亿吨,乌克兰0.65亿吨,加拿大0.62亿吨,全球总产量28.5亿吨,前九名国家占比72%。中国占比近4分之1.
在全球化肥,复合肥和尿素行业中,最大的公司是Nutrien, 总部位于加拿大,是全球最大的钾肥生产商。也是氮肥第三大生产商和重要的磷肥生产商。市值为2000亿人民币。产能3400万吨。(对比心连心3年之后1400万吨产能和当下70亿人民币市值。产能是其40%,但市值是其不到4%。成长空间巨大)。
美国最大的氮肥生产商,CF industries, 公司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一共有9家工厂,是全球氮肥产能最大的公司之一,市值高峰期1400亿,当下1100亿人民币。总产能3300万吨。(对比心连心3年之后1400万吨产能和全国五大生产基地)。
总部位于挪威奥斯陆的Yara international , 2020 年化肥销量2900万吨,市值2022年曾经1000亿人民币,当下市值近700亿人民币。
美国美盛公司,2004年从美国两个大公司组建而成,是世界最大的磷肥生产商,第二大化肥生产商。2019年产能2700万吨,2008年曾经市值3000亿。2004年到2008年股价涨了20倍。2008年到2020年市值从3000亿跌到150亿,当下市值又涨到近千亿。周期性非常明显。(对比心连心产能是其一半,市值是其15分之1)。
(全球化肥前四强市值都在千亿或者曾经千亿以上,其中有两个曾经2000亿以上)。
fertiglobe, 总部位于阿联酋,北非和中东最大氮肥生产商。年产能700万吨。和当下心连心相当,但是其市值450亿,是心连心6倍。
在美国,化肥行业三巨头, cf industries, Nutrien, Koch fertilizer 占据全行业64%市场份额。其中Nutrien 年营收1000亿人民币。对比心连心年营收230亿。是其四分之一左右。市值是其30分之1.
国内看,化肥和尿素行业的巨头有
华鲁恒生, 产能200万吨。市值510亿。21年市值近800亿。2003年市值只有10亿出头,到2021年, 18年股价涨幅近70倍。妥妥的大牛股。不过看公司业务,主营业务应该是新能源相关材料和工业化肥。
云天化, 市值450亿,产能1000万吨。(市值是心连心6倍多。产能相当)。2003年到2007年,市值从50亿涨到1000亿,4年涨了20多倍(同期贵州茅台涨幅也不过30倍), 2007年到2020年,市值从1000多亿又跌回到70亿。2020年到2025年, 从70亿又涨到450亿。。。周期股的过山车,体现的淋漓尽致。
中化化肥, 产能1200万吨。市值100亿。是中国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化肥企业。1996年上市,市值从1997年最高100多亿跌到2003年1.3亿,2003年1.3亿又干到2008年400亿,5年涨了300倍。2008年400亿又干到2020年25亿,然后到当下100亿。 这个更狠,相当于1997年你买100万,到6年之后的2003年,只剩下1.3万,然后2008年就干到了400万。但是如果你能2003年投入100万,2008年就变成了3亿。。。。。。到现在还是8000万。 相当于同样一家公司,1997年买100万现在变80万,2003年买100万现在变8000万。。。。而且2001年到2002年就暴涨25倍,到2003年又跌回原点,相当于2001年投入100万,2002年2500万,2003年又剩下100万。。。。这节奏。。。。只能2个字,尼玛。。。。
新洋丰,产能800万吨,复合肥龙头。市值180亿。(产能是未来心连心一半,市值是心连心2倍)。 从2000年60亿市值,跌到2005年6亿市值,又涨到2021年近300亿市值,到现在180亿市值。相当于你投资100万,2000年,5年之后变10万,2021年变近500万。现在350多万。但是如果2005年大盘最低点投资100万,5年之后变5000万现在3500万。周期股择时太重要。跟随大盘和产品期货周期走,公司巨亏的时候买,盈利能力到达鼎盛的时候卖。
阳煤化工, 产能600万吨。市值50亿。这货1993年就上市了。如果上市的时候买100万,现在市值200万。32年收益1倍。还走输通胀。94年低点算,到2000年涨了9倍。到2005年跌了92%。到2013年涨了33倍。到2020年又跌了85%。21年又涨5倍。到现在又跌了3分之2. 相当于你上市后买100万,一年后变30万,7年之后变270万,12年之后变25万, 20年之后变800多万,27年之后变120万,28年之后变600万,32年之后变200万。。。。。这个过山车,能把人逼疯。看来真的只能做价值回归。或者你提前压中未来的行业老大。或者周期低点,大盘低点,公司巨亏股价暴跌但是未来死不了的时候投资。或者未来3年前瞻动态市盈率1倍以下投资。
鲁西化工, 产能300万吨。98年上市,最低20亿市值。现在230亿市值。高点400亿市值。假设98年上市的时候买入100万,到漫长的7年之后剩下50万。2007年变450万。7年之后的2014年又变成了150万。2015年变600多万。一年之后200万。2018年近800万。2020年行业低点又腰斩到400万。2021年一年涨4倍到1600万。现在又跌到900万。还可以。坐山车相当酸爽。
中国心连心化肥,本篇文章主角,也是作者本人重仓股之一,终于登场了。
当下产能800万吨。3年之后产能接近翻倍到1400万吨。200亿负债。账上现金10几亿。过去几年持续高资本投入,未来几年有望逐年减少,降低负债率。3年之后现金流50亿+, 报表利润有望做到30亿。当然这个数字主要取决于尿素期货。其尿素产能3年之后会达到830万吨。复合肥600万吨。其尿素生产成本行业最低为1250元/吨。当下期货1800元左右, 每吨心连心的利润是500多元,3年之后假设期货一直在1800那么这一块的利润40亿。叠加复合肥利润有望70亿。动态就1倍市盈率。上轮周期高点2022年,尿素期货一年平均价格在2500元,按照这个价格算心连心每吨尿素盈利1250元,3年之后如果满产满销尿素盈利100亿(假设3年之后尿素重新回到历史周期高点)。总利润会达到150--200亿。那么按照周期股盈利高点对应市盈率,5--20倍,取中间12倍市盈率,市值可以达到1800亿到2400亿。比现在还有30倍空间,股价看到180--200港币。不过保守的投资者可能120元就卖出了。对应市值1400亿左右。
历史上,化肥,尿素类企业盈利高点基本都对应市值和股价高点。其市盈率分别为
云天化,2022年,8-10倍。
华鲁恒升,2022年12-15倍。
中化化肥,2022年, 5-7倍。
新洋丰, 2022年, 10-12倍。
中国心连心化肥,2022年,6-8倍。
阳煤化工,2022年,15-20倍。
鲁西化工,2022年,10-12倍。
Nutrien, 2022年,10-12倍。
Mosaic,2022年,8-10倍。
Yara international, 2022年,12-15倍。
心连心化肥1994年成立,当年产能才3万吨。董事长在当年40岁的时候接手这个公司,从此,化肥狂人刘兴旭一发不可收拾,持续高杠杆,高负债扩张产能,一直扩张到2009年港股上市的时候210万吨,到2025年800万吨,到2028年1400万吨。1994年我国化肥总产能2276万吨,心连心行业市占率只有0.13%, 也就是700分之1. 到2009年,化肥行业总产能6300万吨,心连心占比已经提升到了超过3%,也就是超过30分之1, 到2025年,行业产能8000万吨,心连心占比已经达到了10分之1, 到2028年,总产能预计在9200万吨,心连心1400万吨占比进一步提升到15%,大概7分之1.
也就是说这位1954年出生,16岁参加工作,18岁参军,40岁接任河南新乡乡长和心连心化肥厂长的职务,52岁完成北京大学光华学院高级管理人员培训,56岁还参加了清华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的化肥专家,(其年轻的时候没有机会考大学因为国情),把心连心化肥厂,从一个乡镇企业,行业产能占比700分之1的小厂,大概率会带到3年之后行业产能占比7分之一的行业龙头。(3年之后1400万吨产能大概率会成为行业第一)。参考美国前三大企业行业产能占比62%,平均每家巨头占到20%以上, 那么10年之后的2035年,我国化肥行业的总产能会达到1亿吨,心连心也不会停止扩张的脚步,假设2035年其产能达到2000万吨,行业占比也是20%。届时很可能市值达到甚至超过当下美国最大的化肥生产商,市值在2000---5000亿之间。
心连心化肥这个公司特别像另一家来自河南的周期行业---牧原股份。
牧原股份的老大养猪狂人,秦英林,1965年出生,1992年创立牧原股份,当年他才27岁。1997年,生猪出栏1万头。1997年中国生猪出栏量是4.5亿头。牧原股份占比4.5万分之一。2007年,出栏10万头,行业5.6亿头。占比5600分之1. 2014年,186万头,行业7.35亿头。占比400分之1. 当年牧原股份上市。市值40亿。 2025年,出栏8500万头,7.3亿头,行业占比已经超过10分之1, 大概在近12%。未来牧原股份的天花板,应该在15%到20%,参考美国最大公司史密斯菲尔德占比15%。
刘兴旭和秦英林这两位河南企业家,从公司成立开始,就一直高杠杆+专注主业扩张。所有公司人力物力财力,就是一件事,疯狂扩张化肥产能,和疯狂盖猪圈。把公司从行业产能占比700分之一和400分之一, 带到行业占比15%到20%这个行业龙头的市占率天花板。
心连心,2011年最低市值10亿。牧原股份,2014年最低市值40亿。
牧原股份当下市值近2700亿。11年涨了近70倍。未来市值天花板目测8000-1.2万亿。200--300倍空间。(自上市以来)。
心连心化肥,未来市值天花板,当在2000---3000亿附近。上市以来涨幅也可以达到200--300倍。
360行,行行出状元。投资最好的三大行业,也是牛股最多的三大行业,嘴巴上瘾,能源,金融。 心连心,算是化工化肥+能源。(其原材料来源是煤炭)。
另外心连心化肥还有未来回港股通的彩蛋。现在雪球关注人数才7500人。我记得去年卫龙美味回港股通之前关注人数也是7000多人(现在关注人数也就1.68万),回港股通之后股价从6块多暴涨18. 心连心有可能重复这段股价走势历史。短期先看到18-20.
注:文章作为作者投资逻辑思考记录,不作为投资推荐。投资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