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年股价从低位翻了几倍,华领医药后续如何演绎,有新惊喜吗?

用户头像
杨饭
 · 北京  

关于华领医药,陆陆续续写了一些深度分析的文章,也算是老朋友了。今年借着创新药的东风和自身基本面的改善双重影响,股价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从低位已经涨了几倍。给与能坚持下来或者从低位介入的投资者们带来良好的投资回报。

站在当前这个节点,所有关注华领的投资者们更可能会问,公司当前的基本面如何?能不能支撑这个估值,后续还有没有更好的空间等N个问题。

我个人回答不了股价的问题,毕竟股价是多个因素共振作用下的结果。但作为长久关注公司发展的老同志,就借着公司这次披露的财报,继续和大家交流一些公司的基本面情况以及未来可能发展演绎的一些设想。

01 离开拜耳,华领医药自身的销售能力到底几何?

相比于财务数据,我更关心的是在与拜耳互道珍重之后的华领医药,公司的团队在拳头产品“华堂宁”上的销售能力是个什么样子,销售团队的组建情况和外部的合作到了什么阶段。这个是决定公司生存与发展壮大的核心要素。

决定一款新药的销售数据主要有2个因素,一个是生产能力,一个是销售能力。华堂宁在2022年底正式落地销售,到现在已有10个季度以上的销售周期。我判断公司的生产能力方面的布局应该不是问题,剩下的事就是怎么把这个好的药给卖出去的问题。

从披露的数据看,华堂宁®上半年销量达176.4万盒,去年同期约84.6万盒,同比约增长108%;净销售额同比增长112%至2.174亿元。基本可以推断出销售单价基本没有变化,与2024年同期的单价保持一致。此外,从销售费用来看,今年销量翻倍,而销售费用仅增长了5%,通过这个数据我们基本可以判断,公司的销售已顺利过渡,聘请的销售高管没有令人失望,陈总算是用人得当,这点也算是加分项。

受到业绩利好刺激下,今早市场反馈积极,开盘后,股价一路攀升,最高涨幅9.09%达3.48元/股。

不过,我还是认为在新药销售这块,创新药公司在发展初期组建自身的销售团队不是性价比最高的策略。对于产品相对较为单一的创新医药公司,除非迫不得已,不然自建销售队伍、销售渠道并非最佳的战略选择。所以华领一开始与拜耳合作确实是正确的选择,孰料人算不如天算,拜耳自身在大中华区发展的战略出现了转变,大家分道扬镳互道按好。虽然比较特殊,华领从拜耳那获得可观的分手费用,可以支撑公司在一段时间内的销售费用,但靠着现在的队伍,我个人认为公司很难把控10亿+的销售规模。所以继续选择优质的外部合作者,依然是当前的一个工作重心。国内的一些大型医药公司不乏优质的销售团队,期待华领在这块有好的合作消息传来。

我个人比较期待华领一方面保持甚至继续加强目前的销售团队,支撑大约10亿左右的销售额,与外部的合作也能逐步达到这样的销售水平,这样基本可以把主动权抓在自身手里,与合作者谈判时不会处于相对被动地位,而自身的销售团队对于公司后期新的产品落地也能更快的进行推广,这是最佳的方式。

这种既有创新能力、又有销售能力的新型创新药公司,这种在市场上是比较稀缺的,我相信这样的商业模式可以让华领在二级市场获得更好的估值。

02 半年度实质已接近盈亏平衡,2026年大概是个好年份?

从财务数据来看,半年税前利润高达11.839亿元,但其中主要是包含与拜耳终止独家推广服务协议后,确认一次性递延收入的12.435亿元人民币。两者简单的加减后,可以看出上半年公司还是有大约6千万的亏损。不过随着销售额的攀升,我相信实现真正的盈利应该是指日可待了。

我预计今年全年公司的新药收入有望在5.0~5.5亿人民币之间,而实质性的盈利则可能在-0.25~0.3亿之间。当然这还与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投入、生产与销售费用的投入强度息息相关。

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46.5%提升至54.2%,已经在按预想的发展趋势逐步提升。毛利率提升的主要内在因素是源于生产规模扩大,生产效率及产量提高导致单位生产成本相应下降。我此前的文章有一个判断:“去年(2024)的毛利率在48.7%,预计2026应该在60%左右,2027年在70%以上”。我相信这个大概率是会实现的。

所以关注华领公司的投资者不烦设想一下,假如2026年华堂宁的销售提升至8~10亿之间,而毛利率上升到60%上方的时候,华领的盈利到底会上升到什么水位?是2个亿还是3或者4个亿呢?大家不烦试着估一下。这对于市场如何看待华领,公司应该有什么样的市值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后期的关注点,一个是否能与外部具备强力的销售推广能力的机构达成合作,一个是自身的销售能力是否继续保持。

03 决定公司价值的衡量基准:销售峰值几何?何时出现?

一个新药,由于有保护期的时间限制,如果不能在专利期内达到一定的销售规模,价值是大打折扣的。并且不同的销售峰值对于公司的价值(估值)也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年入10亿与年入20亿+的估值大相径庭,峰值越高公司的估值当然也水涨船高。

那么,大家对于华堂宁的销售峰值预期是多少呢?

这个确实不好估,只能说有很大潜力;这是为什么呢?

从当前来看,华堂宁在临床指南中还不能算一线用药,这个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使用华堂宁的患者数量。但是根据公司披露的上市后研究情况,确实有大量医生在临床中将华堂宁作为一线用药来使用,这是个比较好的信号。其实华堂宁作为一种葡萄糖激酶激活剂(GKA),与过往的其它品类降糖药不同,它能通过提升GK活性,既恢复机体自身的血糖调控能力,又修复β细胞数量与功能;可以直接针对病因,从根源上改善葡萄糖稳态。所以公司的努力方向需要继续开展学术研究与推广,从实际应用层面和指南层面都能跻身一线用药的行列。毕竟这是一款历经10年临床研发,全球唯一上市GKA类降糖药,至今尚无上市竞品,潜力巨大。

另外,从专利保护期来看,华堂宁在国内的专利保护期到2034年,生产工艺的专利保护期国内到2037年,也就是说大概还有10年的黄金销售时间。通常而言,一款新药的销售峰值预计在上市5~6年左右,所以我预计在2028或2029年能到达这个销售峰值,具体数额嘛,先简单的拍脑袋预测下,可能在20亿上下,乐观的话25亿往上走,并且保持一段时间,中间除非有更有疗效,更强推广力度的竞品出现。今天业绩会上提到2027卖到10亿的目标我认为是不难的。

其它的好消息是华领在今年上半年已经在在香港递交新药注册申请,产品是多格列艾汀75mg(商品名:MYHOMSIS®,華領片TM)。在香港的拓展,为多格列艾汀从中国走向东南亚乃至全球市场奠定了基础。

总体而言,华领医药的发展正朝着预定的发展轨迹前行。现在的情况是生物医药在二级市场的怪象是你越烧钱多,亏的多,但管线多,概念多的炒作越厉害,市值越高,反而那些有业绩,能看到真正前景的股价反而较为平和。我想说,市场的风向不会朝着一个方向一直刮,也许某个时间点就令你猝不及防的改变了,到底谁在裸泳也只有这风浪过去之后才能显现。作为理性的投资者,可能还是要更多的去关注那些二级市场估值和公司的基本面差异不那么大的企业为好。

@今日话题 $华领医药-B(02552)$ $港股创新药ETF(SZ159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