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中电华大买卖光谷股权

用户头像
数有中心
 · 山东  

$中电华大科技(00085)$ 最显眼的地方是2020年的巨额亏损,其中全部来自于出售中电光谷产生的亏损,简单扒一扒。

一、2015年收购$中电光谷(00798)$ (“光谷”被华大收购前,叫光谷联合,后改名中电光谷):

分为两步

第一步:用中电科技100%股权以换股的方式出售给光谷,作价7亿港元,换取了光谷10亿股股份,折合约0.66港元/股。

2016年报表计入了此次出售中电科技产生的收益6.2亿港元。

需要注意,中电科技是公司2014年花了7.6亿港元刚刚收购过来的,合并报表后增厚了6500万港元利润。

第二步:现金12亿港币认购了光谷约15亿股股份,折合约0.8港元/股。

(上图显示同年收购上海华虹花了7.88亿,截止2015年,公司净现金约-26亿港元,这些基本都是用于收购了。)

以上,通过股权+现金华大取得光谷25.5亿股股份,总代价约19亿港元,折合0.74港元/股。自此,光谷成为华大联营公司,持股占比31.9%

由于收购光谷对价不足1pb,产生了4.1亿负商誉,于是报表计入了4.1亿利润。

结合第一步出售中电科技换股产生的6.2亿港元利润,因此该笔收购为华大2016年报表增加10.3亿港元的利润。

二、2020年转让光谷

2020年,华大将持有的33.67%光谷股权,转让给了兄弟公司中电信息(中国电子集团的子公司)。

(华大持股光谷由31.9%变为33.67%,推测是因为2016-2020年间光谷进行了回购注销,我没有进一步考察原因。)

作价0.7港元/股,高于光谷股价40%,华大获得现金共17.85亿港币。

因为该价格对应光谷pb为0.4左右,导致报表计入10.8亿港元亏损:

三、光谷财务数据

2016-2020年,光谷净利润为4.7、4.9、5.9、5.9、5.4亿港元,按照华大30%的持股比例,共计为华大贡献报表利润约8亿(计入应占联营公司业绩)。

总结:一进一出,华大收购和出售光谷报表端“赚了”8亿,但考虑到摩擦成本,交易费用,利息等资金成本等等,实际应该亏了几亿。

@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