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4固态电池行业更新—关注08.05上汽名爵MG4发布会,可能是固态电池行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车型
# 看好该车型成为年度最重要的半固态电池终端产品,1是低价格+主讲安全+不低的续航,更容易走量,2是销量兑现后有望打开整个半固态电池产业的进程,具有里程碑意义# 上汽名爵新MG4现有信息汇总-发布会时间:2025年8月5日晚19:00-定位:高管最多对标的车型是大众ID3、星愿、海豚,工信部信息尺寸来看,新MG4尺寸为4395/1842/1551mm/轴距2750mm,尺寸大于ID3、星愿、海豚(ID3为4261/1778/1568/轴距2765mm,星愿4135/1805/1570mm/轴距2650mm;海豚4280/1770/1570mm/轴距2700mm)-价格:预计起售价~9w,高配搭载半固态电池(预计高配11~12w)-电池:中低配为瑞浦兰钧铁锂电池,续航437km/537km,高配为清陶能源半固态电池,电解液含量5%,锰系正极,卖点主打安全性-月销:公司目标5k/负责人预期8k/经销商报12k-车型看点:大空间、手车互联、长续航、安全性、高性价比# 我们认为发布会可能超预期的点有三:1)讲解篇幅超预期,去年的智己L6在发布会上关于固态电池的宣传笔墨整体较轻,而我们了解到本次的产品上车验证进度不错,如本次发布会有更大篇幅讲解,表明兑现可能性更高2)定价超预期,定价如果在11w出头并且其他配置拉满,意味着产品定位做好了,单讲其安全特性,我们认为也足以吸引相当体量的消费者(10w级别的车,贵1w也是很多的,在这个价格带只有安全性这一项配置让人愿意掏出一点溢价)3)固态版正式交付时间超预期,去年的智己L6发布会,承诺交付时间在发布会的6个月后,而清陶的2w吨锰酸锂产线已经在乌海正式投产,有望实现更快的交付,本次固态版车型如果交付时间在年底前甚至更早,就能在年内形成规模化交付
# 关注方向一:产业链。
核心逻辑不在本次是否跟随上车,而在于兑现后,后续的置信度与想象空间提升,具有合作卡位优势的公司将在下个代际的全固态产品中受益(三大新技术:卤化物、镍锰酸锂正极、干法电极)
材料:贝特瑞(硫化物电解质)、当升(正极)、贝特瑞(硅负极)、天奈(碳纳米管)、科森(PACK)
设备:先惠(全固态干法)、德新科技(五金切刀)、纳科诺尔(半固态)、利元亨(半固态)
# 关注方向二:半固态电池。
看好该车型打开半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展,除了车,还有消费、储能、eVTOL、机器人等,半固态电池短期内的快速落地将带来收入与业绩兑现
冠盛古份(25中报可见半固态电池千万级收入)、蔚蓝锂芯(E-bike)、豪鹏科技(半固态充电宝订单)、孚能科技(半固态eVTOL大单)、国轩高科(年底前半固态上车)
【先导智能】:主业传统锂电逐步修复,固态电池整线设备先发布局
固态电池设备龙一(核心设备均布局)+主业困境反转+海外欧美南亚等扩产加速+海外类整线高毛利订单 减值等风险已经释放+25Q1报表端已在修复 公司2024年已充分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2025年轻装上阵,Q1信用减值损失已贡献+1亿元利润。
国内订单毛利率约30-35%、海外40%-45%。
25Q1新签订单翻倍增长&Q2环比继续提升;海外占比持续提升 2022年公司新签订单总额为260亿元,其中海外订单占比15%;2023年为220亿元,海外占比升至30%;2024年约180亿元,但海外占比进一步升至45%-50%;2025年订单目标为220-230亿元,其中Q1订单60亿元同比翻倍,Q2订单环比有望继续提升。
固态电池: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全固态整线设备 先导是目前全球唯一具备全流程固态电池整线交付能力的设备制造商,涵盖干法电极(前道)与等静压致密(中道)等关键环节,已实现中试级别的稳定量产。
业内多数竞争对手仍集中于某一工序,且普遍处于半固态阶段,尚未具备整线交付能力。
【野村东方国际】固态电池,产业新周期的起点
从电池,材料,设备,三个角度出发,电池的现有格局较难以被颠覆,国内厂商在固态电池的量产进度方面保持领先,且在后续的固态电池PK当中依旧讲究的是产业链把控能力,国内企业具有明显优势。
头部电池厂虽然在投资者交流当中对固态电池表态较少,但从实际动作来看其产业进度一直在抓紧,27年量产目标未变,且明确提出科学问题已经解决,剩下的是工程化落地。
材料端投资思路应聚焦增量环节固态电解质,目前正处于技术收敛阶段。
市场出于终局思维,对硫化物定价较为乐观,主要难点在于生产工艺难度和成本较高,不过硫化物的价格远期会有明确的大幅下降趋势。
正极短期延续高镍三元,远期可以展望富锂锰基应用,容百和当升更容易得到客户认可。
负极比较看好硅基材料,从消费电子到半固态,全固态渗透率的一个逐渐提升,贝特瑞相对领先,远期再展望锂金属。
骨架膜有可能是一个过渡性产品,在投资方面隔膜企业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设备端有望最先兑现业绩,变化最大的环节在前道和中道,后道也有所差别。
前道湿法到干法,中道卷绕到叠片,同时增加等静压,后道需要高压化成分容价值量同样有所增加。
市场当前主要演绎了一些细分设备的小市值品种,但从长期来讲还是建议配置具备整线交付能力以及优质客户结构的行业龙头企业,比如先导智能、利元亨,他们在各环节上都有所突破且有整线订单交付,拥有更加完备的交钥匙能力。
其他细分比如纳克诺尔也有自己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