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禾赛销售均价的变化以及销售量的突飞猛进可以看出,禾赛推出ATX有多么明智,成效可以说是非常显著。在ATX推出之前,禾赛一直致力于激光雷达性能的提升,但速腾聚创销售量在2024年的反超给禾赛上了深刻的一课。激光雷达公司由于研发费用比较高,因此销售量不大的情况下,研发费用占比就会很高,2023年,虽然禾赛研发费用没有2025高,但摊销到每台激光雷达设备上需要4200元,2024年下降到了1100元,今年上半年下降到了365元,估计明年能降低到180元以下。
禾赛二季度ADAS激光雷达销量增长278%,充分说明国内车企普遍更重视价格,对性能没有那么高的要求。只有豪华车才要求高性能激光雷达。那么禾赛不仅有AT128,还有AT1440。这一块一直就是禾赛的强项。看看全球绝大部分Robtaxi公司的选择就知道了。禾赛用ATX走了速腾聚创的路。而速腾聚创推出的ATX替代品好像没有被车企认同。现在车企普遍选择的还是速腾聚创去年推出的产品。由于没有价格优势,我估计速腾聚创的客户会进一步倒戈到禾赛。留给速腾聚创的路只能是固态激光雷达和机器人市场。还有就是抢在禾赛量产AT1440之前量产512线激光雷达,利用自己在吉利和上汽,广汽的人脉和512线比1440线更低的成本抢占市场。还有就是固态激光雷达上速腾聚创现在有一定优势,可以利用这个拓展补盲激光雷达市场。
但是机器人市场,禾赛和速腾聚创走了不同的路径。禾赛认为机器人更需要360度视觉,因此禾赛走的是机械式激光雷达的路子。为了降低成本,禾赛现在主推JT16线,也就是近视眼。速腾聚创降低成本的方法是推固态激光雷达。但线数上要远高于禾赛的JT16。我个人更倾向禾赛会在机器人市场获胜。但禾赛机器人市场的环比增速是下降的。这说明市场对近视眼方案不满意,希望寻找替代品。究竟速腾聚创能否接住这泼天的富贵,还需要时间的检验。我倾向于认为禾赛管理层看问题更加深远。对于激光雷达各种方案的利弊,禾赛是专业的,而机器人公司则需要时间才能逐步了解各种方案的利弊。速腾聚创则相对被动,只能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终究,禾赛在技术上领先两年以上是由多年的研发投入保障的,速腾聚创多年来比禾赛投入少近八亿元,而且还在MEMS上走了很长时间的弯路,也没有像禾赛一样很早就意识到芯片化是激光雷达摩尔定律降本的唯一出路。从禾赛多次选对技术路线可以看出,一个企业的创始团队的远见卓识对于公司是多么重要,往往好的创始团队能让企业少走很多弯路,敏锐抓住技术变迁的时机和路径。孙恺,李一帆,向少卿无愧于他们的高智商和良好的教育背景。图达通就是选择了1550波长红外线,而1550红外线发射装置必须用到稀有金属从而导致成本高企而基本失去了存在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