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维持恒生银行“买入”评级 30亿港元回购将受市场欢迎
上半年纯利63亿港元,按年暴跌35%,按半年也降了22%,营运利润85亿更是比市场预期低了14个百分点,这业绩乍一看确实有点“辣眼睛”,但别急着跑,里面藏着玄机。
核心矛盾点:拨备费用暴增224%至49亿港元,直接把利润吞噬了。花旗点明了,主要是香港商业地产(CRE)拨备和预期信用损失(ECL)假设调整这两口“锅”。但反过来想,市场对CRE风险的担忧是不是已经price in了?毕竟花旗5月才把恒生评级从“中性”上调到“买入”,目标价135港元(当前股价118港元,还有14%空间),现在这个位置反而可能是预期差的机会。
亮点:总收入按年增长3%,超预期2个点,全靠非利息收入撑场面,这说明财富管理、投行等中间业务韧性还在,不是纯粹靠吃息差的“老古董”。公司宣布了30亿港元回购计划,这在当前市场情绪下绝对是“定心丸”级别的操作,花旗之前就说过,回购能直接提升资本回报率(参考2024年4月那次回购,花旗测算总回报率能到8.6%)。
短期不确定性肯定有,信贷成本高企是明牌,接下来就看管理层怎么在业绩会上解释ECL假设调整的具体逻辑,以及CRE拨备会不会继续恶化。但中期来看,恒生21%的CET1资本充足率(4月数据)摆在那儿,30亿回购+稳定股息(预计6%+)的组合,对追求高股息的资金依然有吸引力。
利空是拨备超预期,利好是收入韧性+回购落地,花旗选择站在后者这边。现价博弈的就是“最差的时候是否已经过去”,135港元目标价能不能到,三季度CRE数据和HIBOR反弹节奏是关键变量。
(风险提示:香港商业地产风险持续恶化、HIBOR回升不及预期、美联储降息超预期冲击净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