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云观察 | 科技热点关注】
毋庸置疑,当前已经步入了AI时代。
随着DeepSeek点燃了大模型行业化的热情,阿里云、百度智能云、英伟达、亚信安全等重量级玩家也相继在行业大模型领域持续推进,一场AI大模型to B、to G化的大趋势,驱动着亚信科技等许多AI时代抢跑者,走在了行业变革的最前端。
为此,如亚信科技等有志于此的科技公司,成为了AI大模型应用与交付的真正推动者与实施者。
据中国信通院、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在2025年6月26日共同发布的《大模型应用交付供应商名录》显示,亚信科技凭借多方面的突出表现及在多个行业的广泛实践,与华为云、百度、阿里通义、中国电信位列全国前六强。
当前,中国AI大模型行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爆发期。与AI时代同频共振,亚信科技迅速将AI大模型应用与交付作为了自己非常重要的三大增长引擎之一。
01
构建“本草”架构体系,
工具与能力并举,
驱动行业突破与新增长
之前,有人在问:中国AI大模型行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爆发式发展时期,那么,AI大模型市场规模到底可能会有多大?
全球云观察分析认为,随着通用模型的能力进一步增强,C端用户尝鲜之后,必然是大模型快步进入B端、G端的上升期,大模型行业化趋势不可阻挡,于此,诸多聚焦AI大模型行业落地与交付的科技公司正在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如果说是C端炒作期让大模型活跃了起来,那么步入B端、G端的行业落地应用期,必然会让大模型的应用价值得以彰显。纵观国内数百家AI大模型行业参与者的发展态势,整体估计国内AI大模型势必蕴藏着千亿级别的行业价值,市场空间的拓展前景极具吸引力。
在2025年8月4日,亚信科技公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中期业绩中,AI大模型应用与交付业务的上半年已签订单金额约为人民币7000万元,同比增长78倍。收入约为人民币0.26亿元,同比增长76倍。
看到这份中期业绩的短期答卷,让更多人明白了国内AI大模型行业落地的发展潜力确实值得关注。作为AI时代的抢跑者,亚信科技为此已经有了清晰的布局,并有志于成为国内AI大模型交付的领跑者。
亚信科技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 高念书
要做就做得彻底,让行业AI大模型在千行百业真正发挥效用。亚信科技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高念书分析表示,针对大模型行业落地难的诸多挑战,亚信科技构建起来了面向千行百业、标准化、通用化的“本草”大模型工具集,“本草”三层大模型工具体系包括了底层架构的“龙骨”,中层运营系统的“石斛”、上层应用的“灵芝”,一切都为提升交付效率并降低成本而赋能。
特别是针对业务适配难,场景价值模糊的挑战,作为业内较早推出大模型产品及相关服务的厂商,亚信科技持续打造标准化卓越工具矩阵,加上已有400多人的精英化工程团队密切配合与支持,其中也有既懂AI大模型又懂行业的专家级复合人才,从而在AI大模型行业交付上有了更好的能力储备,必然会进一步大幅提升大模型交付效能。
目前,亚信科技已经沉淀出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大模型交付框架,包括了先进方法论、工具集体系和专业交付团队,形成覆盖需求分析、咨询规划、产品研发、实施交付、运营运维的端到端、全链路大模型应用交付服务体系,支撑企业大模型业务发展的各类需求。
与此同时,一向重视开放生态合作的亚信科技,与阿里云、百度智能云、英伟达、亚信安全等业界厂商同向而行,生态协同发展,打造覆盖能源电力、工业制造、交通运输、智能零售等行业的大模型端到端解决方案。就此也在行业聚焦上,重点布局电力、能源等高价值行业,复制通信行业的成功经验,其下一步的目标将会令人刮目相看。
一系列举措足以表明,亚信科技大力打造卓越工具与专业团队,正在不断巩固大模型交付领导者地位,为实现更好地发展AI大模型应用与交付业务,赋能行业突破与新增长。
或许有人会问,400多人的队伍与0.26亿元AI大模型应用与交付业务的营收规模相比,当前的单人营收贡献价值还是并不高。这需要看到实际的增长情况。78倍,AI大模型应用与交付业务在上半年获得订单爆发式的增长,就足以说明了这一切的投入是十分值得。
对此,亚信科技副总裁、云事业部总经理傅葳分析指出,当前亚信科技大模型场景在行业内的复制度可以做到80%,跨行业的复制度能超过50%。基于这样水平的复制度去做更多行业推广,其中的毛利应该是超过50%,甚至更高。
亚信科技副总裁、云事业部总经理 傅葳
面对这块业务增长迅猛,有着很好的可复制性,加上高毛利的回报,高念书在展望下半年发展时也透露说,亚信科技在大模型行业拓展方面会进一步加大现有力度,确保全年收获2-3亿元的订单量。
如此看来,抢先拥抱AI大模型行业应用与交付,亚信科技正在探索出一条全新的增长曲线。
02
哪里有增长潜力,
哪里就有更多投入,
5G专网与应用也不列外
当前,摆在大家面前的又一个事实,无论是哪个领域,行业竞争都非常大。用一个大家熟悉的词来形容,就是特别卷。
卷在当下,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就显得尤为重要。
就此,亚信科技通过提供定制化的5G专网产品、领先的行业解决方案,以及专业的一站式服务和交钥匙工程,其差异化竞争优势正在凸显出来。
2025年上半年,亚信科技5G专网与应用业务已签订单金额约为人民币0.82亿元,同比增长51.7%。在这块业务营收上虽然有所下降,但是下半年将加速推动订单转化,推动业绩实现高速增长。毕竟打造5G专网领域的头部企业,亚信科技势在必得。
作为亚信科技的三大增长引擎之一,目前已经建立了一个BU专门在做5G专网,和先前做运营商业务一样的规模与之对应。因此,亚信科技从公司组织上做了一些相应的先行调整,以更好适应现有业务的战略创新与布局。下一步随着5G专网面向更多的行业领域拓展,也会进一步增强投入,扩张队伍,提升营收回报。可见,哪里有增长潜力,哪里就会有更多投入,像聚焦AI大模型应用与交付业务一样,5G专网与应用也不例外。
目前,亚信科技具备5G专网的全栈能力,不仅提供专网基站、核心网、边缘计算、运营平台等全栈产品,而且支持电力、矿山、新能源等行业独立或混合组网。此外,高念书还提到从5G专网的发展角度来看,亚信科技也希望将5G专网拓展到一些园区企业,比如港口、机场等之前多数采用wifi无线组网,现在随着条件越来越成熟,可能越来越多的行业会采用5G专网替代wifi。这将进一步打开更大的5G专网行业拓展思路与市场空间。
全球云观察分析指出,成为5G专网领域的头部企业,亚信科技当仁不让,非他莫属。从2025年上半年5G专网标杆性订单来看,在核电突破上尤为显眼,莫过于中标中国华能海南昌江核电二期5G专网项目,服务海南昌江核电厂3、4号机组,就此亚信科技核电5G专网项目已覆盖全国7个核电基地29台机组,进一步夯实核电5G专网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地位。
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5》蓝皮书显示,目前,在运、在建和核准建设的核电机组国内总计102台,装机容量达到1.13亿千瓦,核电总体规模首次跃居世界第一。其中,2025年在建核电机组共28台,总装机容量达到3365万千瓦,在建机组装机容量连续18年保持世界第一。
此外,2024年,全国运行核电机组累计发电量达到4447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的4.72%,位居全球第二,相当于减少燃烧标准煤1.27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34亿吨。
随着中国的核电技术越来先进与成熟,作为高效稳定的清洁能源选择,核电备受国家重视。2025年上半年,国家新批核电领域投资超人民币2000亿元。有着规模化的核电基础投入,预计可以顺带驱动核电5G专网的需求增长。这明显利好亚信科技将5G专网与应用业务作为三大增长引擎之一。
与此同时,在新能源领域,亚信科技持续面向风电、光伏市场深入拓展,目前已覆盖超210个新能源场站,并实现多个能源集团客户的项目突破。如内蒙古能源集团5G专网项目,中国能源建设集团5G专网项目、海南交控零碳服务区二期等项目。此外,亚信科技发布本安型(本质安全型)5G专网基站获得入网许可,并与中煤科工常州研究院、中煤电气等多家5G本安认证商达成合作。还与杭州蛟洋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已签署本安5G专网基站框采协议。
据《Omdia Market Radar: E2E Private 5G Networks Vendors-2025》报告显示,亚信科技被Omdia评为5G专网全球供应商挑战者。亚信科技AISWare AgileNet以其AI原生、开放、解耦、软硬一体、对垂直行业连接与智能化需求的专属支持等核心竞争力,以及在核电、火电、风能、光伏、矿山、化工等垂直行业的优异商用表现得以入选。这标志着全球产业界对亚信科技5G/5G-A专网技术与产品体系的创新引领、应用实践、商业价值再次予以高度认可。
基于能源领域的领先优势,从全年的业务发展目标来看,2025年亚信科技的5G专网订单目标是超4亿元,其整体高增长的态势定会保持不变。可见,从“哪里有增长潜力,哪里就会有更多投入”正在实现“哪里有更多投入,哪里就会有更大增长潜力”的目标,5G专网与应用的业务发展也得益于此。
03
优化结构实现更多可能,
踏着业务创新的节拍,
一切都才刚好开始
只要方向对了,综合实力与能力强的亚信科技自然就会迎来新的增长。2025年上半年,积极拓展非通信行业并获得了显著的增长,整体订单同比增长18.2%,其中金融领域订单额同比增长48.3%,汽车、消费领域的订单额也有明显提升。
一切的创新与转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AI赋能上,亚信科技结合AI Agent技术,一步一步帮助运营商优化营销、客户服务,并整合互联网厂商的权益、技术能力等资源,提升运营效率,进一步为按结果付费打开新的发展空间。
在商业模式创新上,持续强化数据聚合,提升场景洞察,深入AI赋能,推动按结果付费的可持续增长。2025年上半年,数智运营业务实现收入约为4.08亿元,其中按结果及分成付费收入比重已经占到了33.4%。按结果付费模式占比不断提升,业务结构持续优化,为亚信科技下半年加快订单节奏和收入转换打下良好基础。
此外,在传统通信运营商业务承压的大背景下,亚信科技已经成功进行了业务重新分类,整合原来运营商相关的业务支撑系统(BSS)业务、运营支撑系统(OSS)业务及管理支撑系统(MSS)业务,统一为ICT支撑业务。首次将原来运营商行业的“B域”“O域”“M域”等方言,变成了“普通话”。其言外之意,就是从行业观念的改变要逐步深入到业务的创新与转型。
全球云观察分析认为,任何科技公司业务转型与创新,都是从观念开始,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举措,有什么样的举措,就会决定什么样的公司命运。结合亚信科技之前的战略规划来看,未来要逐渐达成通信与非通信的新业务各占50%,新业务达到百亿元订单规模,这一愿景正在慢慢实现。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单一行业依赖,而且可以助力亚信科技持续提振业务创新价值与回报。
对此,高念书分析指出,再过三年左右时间,现有聚焦的AI大模型应用与交付、5G专网与应用、数智运营三大增长引擎,每个单一的业务板块,都将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小运营商事业部的规模。
展望未来,亚信科技的发展信心十足。其实,创新打造三大增长引擎,其中离不开亚信科技多年的技术研发投入,以及丰厚的行业积累与广泛的用户实践,这是“实打实”一路打拼过来才能获得的创新真实力。
比如,仅仅在2025年上半年研发支出就高达4.15亿元,持续聚焦“数智”“云网”“IT”三大产品体系,与AI时代同频共振,推动亚信科技全面向AI Native演进。
“在夯实通信行业根基的同时,打造ICT综合能力,持续聚焦三大增长引擎,这就是亚信科技业务持续增长的重点方向。” 高念书再次强调开启三大增长引擎的未来价值。
与AI时代同频共振,在科技创新路上,踏着业务创新的节拍,亚信科技愈战愈勇,愈战愈坚,依然稳扎稳打,积极做时代的领跑者。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亚信科技的未来之路将越走越宽,收获也将越来越大。值得继续期待。
- END-
你怎么看?
欢迎文末评论补充!
【全球云观察|科技明说|全球存储观察 |阿明观察】专注科技公司分析,用数据说话,带你看懂科技。本文和作者回复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