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江和_0923
 · 上海  

$联合集团(00373)$ 作为一家经营业务多元化的控股型公司,当前市值已经远远低于持有的几家同样港股上市的子公司了。以今天(2025.6.17)收盘的市值计算,主要负责地产业务的子公司$天安(00028)$ 市值62亿,联合集团持有其57%股份;主要负责金融业务的子公司$新鸿基公司(00086)$ 市值60亿,联合集团持有其73%股份;主要负责资源业务的子公司亚太资源市值19亿,联合集团持有其47%股份;而母公司联合集团本身的市值仅有56亿,相对持有的这三家主要子公司总市值88亿折价35%左右……

其实控股型公司在港股市场上不受待见的情况早已有之,但前几年折价情况还没有这么夸张,究其原因还是2024年三家子公司各自业绩都有所恢复且每年分红始终稳定,于是近期都迎来了一波股价上涨,反倒是母公司联合集团因为在2023,2024连续两年取消分红,而缺乏流动性的港股小票又只认分红,所以股价始终趴在地板上,才最终导致了今天如此巨大的折价。

当前这种子公司业绩不错坚持分红,母公司却不再分红的情况并不符合常理。按最新财报,联合集团1140亿资产482亿负债,天安584亿资产302亿负债,新鸿基公司373亿资产130亿负债,通过简单计算可以发现联合集团的资产主要都集中在这两家控股子公司里,在母公司层面并没有太多额外的负债要还,反倒是还持有一些额外的资产,多少应该值一些钱,完全有能力保持分红不变。

再看看联合集团大股东逼近75%的持股比例和近期二股东不断的增持动作,一个合理的猜测便是他们在考虑私有化了,所以才需要用停止分红的办法来打压股价,以方便收集便宜筹码。考虑到近期港股低价私有化失败的例子颇多(利福中国、亚洲水泥、金朝阳集团等等),估计联合集团的大股东行事会更加谨慎,一定要提前收集尽可能多比例的股份,私有化的报价也应该不至于过分低残,才能保证投票时较高的成功率[狗头]

当然,具体什么时候正式开启私有化进程很难预测,也许是一年后,也许就在明天,但我相信以现在0.13PB的极端估值和相对不断上涨的三家子公司35%的大幅折价,用和二股东增持一样的价格买入联合集团应该是不会吃亏的。毕竟两年没分红了,未来已经不可能更差,股价也是跌无可跌,只需要耐心持有,静待大股东下一步动作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