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里资金确实更“敢想”,但敢想不等于乱想。一条持股链拆到三层以上,还要按 100% 兑现到市值里,就是典型的“过渡联想”。
深创投→基金→宇树,这一刀切下去,深圳能源真正落在宇树身上的权益不到 0.02%,相当于 120 亿估值里只占了 240 万。就算宇树上市首日涨 3 倍,对深圳能源的利润贡献也就 500 万,对应 400 亿市值的上市公司,EPS 连 0.001 元都不到,根本不够券商写一行点评。
同样被贴上“宇树影子股”的大众公用、七匹狼、粤电力,近两周平均涨幅 4%~6%,而同一窗口阳光电源、亿纬锂能轻轻松松 20 cm 起步。资金不是没听见“故事”,而是用脚投票——真有业绩弹性的赛道龙头,远比八竿子才打得着的“概念”更香。
牛市流动性泛滥,最稀缺的是时间和仓位。把宝贵的子弹打在“稀释链末端”,一旦情绪退潮,第一波被砸的就是这类硬贴标签的“伪概念股”。
所以,与其在 0.02% 的权益里挖金矿,不如老老实实盯紧渗透率、订单、毛利率——阳光电源的储能出货量、亿纬锂能的 46 大圆柱良率,这些才是能把估值直接摁在计算器上往上翻的硬通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