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务布局:军工电子核心+反无人机新增长极
军工电子主导:子公司宽普科技贡献98.7%营收,深耕射频微波功放领域,产品覆盖通信、对抗、雷达等军用场景,适配地面固定、车载、机载等武器平台,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国产替代深化:射频功放成功进入国产大飞机(C919)供应链,打破外企垄断;特殊应用材料(吸波/热障涂层)通过军工认证,但收入占比不足1%。 技术护城河:专利覆盖射频芯片、电磁吸波材料等,主导产品毛利率63.29%(行业第4),但研发转化滞后,2025Q1研发费用增31.63%却未拉动营收增长。
“监测+反制”完整方案: 监测端:城市型雷达+光电探测设备,实现变电站、燃气站等关键设施周边无人机全天候识别。 反制端:定向干扰设备拦截“黑飞”目标,切入低空经济安防蓝海,2025年获政策催化(如《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 军工场景延伸:技术适配战时基础设施防护需求,潜在订单弹性大。
指标2024年2025Q1变动幅度营业收入4.81亿元(-5.96%)0.47亿元-64.12%归母净利润1.20亿元(-13.58%)-0.19亿元-144.93%毛利率63.29%56.75%-10.83pct应收账款6.56亿元占营收比291%周转210天信用减值损失-1803万元+125.25%经营现金流--0.14亿元改善60.71%
核心拖累因素: 下游需求骤冷:军工“十四五”中期调整导致客户合同审批延迟,订单转化率暴跌; 减值计提激增:应收账款账期延长,坏账拨备覆盖率不足(计提比例仅3.5%); 三费占比畸高:财务费用增57.28%(借款利息增加),三费占营收比达29.62%。
军工周期扰动: 下游客户(科研院所/整机厂)结算延迟常态化,行业净利润增长率中位数-46.76%(2024年),公司虽优于同业但仍深度承压; 军品定价机制改革压缩民参军企业利润空间。 应收账款雷区: 应收款/净利润比达545.33%,账期超1年占比68%,若回款恶化可能触发流动性危机; 治理结构缺陷: 无实际控制人(2023年至今),股东分歧曾导致高管频繁罢免,决策效率存疑; 技术替代威胁: 头部军工集团自研射频技术(如中电科),可能替代第三方供应。
低空经济:反无人机系统受益于基础设施安防升级,2025年市场规模超200亿元; 国产替代:C919量产带动射频组件需求,公司配套价值量单机约50-100万元; 军备周期:2025-2027年“十四五”收官阶段,军工信息化采购有望提速。
情景触发条件目标价关键验证节点乐观(30元)反无人机系统签约3家省级电网/燃气集团PS 5倍中报披露新订单≥5000万元中性(22元)应收账款周转天数≤180天+毛利率稳定在60%行业中枢经营现金流转正悲观(15元)军品订单续签率<70%+信用减值再增50%PB 2倍市占率跌破军工电子前10
当前估值矛盾: PE-TTM 94.93倍(行业均值45倍),透支反无人机业务预期; 市净率3.42倍(行业均值3.74倍),净资产支撑薄弱(每股净资产6.74元)。
维度核心优势主要风险技术壁垒射频微波军工资质全覆盖+吸波材料技术领先反无人机商业化进度滞后成长性低空经济政策催化+国产大飞机配套增量军工周期下行拖累营收财务健康零有息负债+流动比率7.46(行业第9)应收账款减值风险+存货跌价损失激增估值弹性反无人机系统落地打开10倍市场空间94倍PE需连续3年30%增长兑现
数据核验:财务数据源自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业务进展参考公司公告及投资者回复;风险提示综合行业周期、现金流及治理结构。
⚠️ 风险提示:军品定价机制改革压缩利润、技术迭代滞后、高估值无业绩支撑可能引发戴维斯双杀。
(注:以上分析基于当前可获公开数据,并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诸君审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