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军工+半导体双轮驱动,技术壁垒构筑护城河
军工电子国产化核心供应商
锡膏印刷设备精度达 ±0.01毫米(头发丝直径1/5-1/8),应用于无人机控制模块、导弹导引头及雷达系统,2025年上半年军工订单同比激增 72%,计划3年内将军工业务收入占比从8%提升至15%。 第三代半导体设备量产突破
SiC晶圆老化测试设备效率提升 40%,SiC KGD芯片分选定位精度 ±15μm,车规级芯片测试市占率超 20%,获三安光电批量订单,2024年相关收入增长 150%+ 。
净利润同比翻两倍
2025年Q1营收 1.97亿元(同比+27.23%),净利润 3320.97万元(同比+208.34%),毛利率 43.93%(同比+10.14pct),主因AI服务器需求爆发及消费电子复苏。 产品结构升级驱动盈利
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封装设备营收 2.29亿元(毛利率13.75%),点胶设备营收 0.89亿元(同比+55.87%),柔性自动化设备营收 0.71亿元(同比+49.56%)。
大基金三期重点支持
国家大基金三期聚焦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公司SiC设备获专项补贴,研发成本降低 15%,2025年产能规划 200台/年,服务新能源汽车电驱及光伏逆变器领域。 海外巨头退出释放份额
竞争对手ASMPT关闭深圳工厂(AEC),华南供应链收缩,公司作为本土龙头(锡膏设备全球市占率 40%+),直接承接替代需求,2024年海外收入 1.25亿元(占比14.58%)。
主力资金大幅流入
8月13日主力净流入 4600.25万元,近5日累计净流入 1.19亿元,筹码集中度提升(股东户数环比减少 20.64%,户均持股增至 2.76万股)。 技术突破开启主升浪
股价站稳年线,8月13日收报 66.15元(5日涨幅 9.56%),突破布林带上轨,MACD日线金叉,量比0.93显示抛压减轻,若突破压力位 69.25元 将打开上行空间。
高增长消化高估值
当前PE(TTM) 75.72倍(专用设备行业均值79.57倍),但机构预测2025-2027年净利润复合增速 35%+(0.94亿→1.28亿元),对应PEG 0.65(<0.8即低估)。 半导体业务溢价空间
若SiC设备及先进封装(如HBM封装设备)放量,估值体系可从“专用设备”(PE 40-50倍)切换至“半导体设备”(PE 80-100倍),目标价 85元(较现价+28%)。
限售股解禁压力:8月16日限售股解禁(市值约55.9亿元),短期抛压或抑制股价; 应收账款风险:2024年应收账款 2.18亿元(占营收25.4%),回款周期拉长可能影响现金流; 技术迭代风险:若SiC设备客户认证延迟或HBM封装研发不及预期,增长动能或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