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了一晚上,感觉逻辑不成立,盼有能者解答,友好讨论哈。
第一,墨脱工程不是一年两年建好,光建设时间就在10-15年,按照需要200万吨减水剂算,分摊到每年,只要十几吨产能就可以覆盖市场需求。但光苏博特一年就有几十吨产能,还有红墙、垒知股份等竞品。科隆能拿下多少份额呢?
第二,科隆股份没有大型工程的建设经验,并且主要工厂是布置在东北,四大基地只有一个在四川。在四川占了多大份额我没查到。总之,科隆相比苏博特来说运输成本和建设的资质都差了很多(苏博特基地距离林芝更近,而且参与过三峡、川藏等工程建设。科隆股份相比资质逊色很多)
第三,墨脱工程需要特种的减水剂,这个是确定的。但科隆主要生产的是减水剂的原料,俗称tpge单体,并未披露其衍生品占比。我没有查到科隆能生产高端减水剂的直接证据。所以它家的这些产品真的能够直接投入到墨脱工程建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