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100进场的1400股 这么快就来了回报,
做了一番功课,决定任何小规模PULLBACK 将会继续加子弹
问 GEMINI:
SNDK 和KIOXIA 的合资工厂总计投入的资本是多少?SNDK 在合资企业中占比多少? 另外如果现在 AI 需求引发的QLC SSD 供不应求,那么现在SNDK 和KIOXIA 日本合资企业的产能占到现在的全球QLC SSD 产能的比例是多少?
------------------------------------------------------------------------------------------------------------------------
非常感谢您的提问。SanDisk (SNDK) 重新分拆上市后,其与铠侠 (Kioxia) 的合资企业(JV)确实是分析其价值和产能的关键。
由于获取分拆后最新的、高度详细的财务数据(尤其是行业产能占比等专有数据)存在困难,我将根据行业公开信息和市场普遍估计为您提供以下信息:
SNDK 与 Kioxia 的合资企业(主要在日本的四日市 Yokkaichi 和北上 Kitakami 运营)涵盖了多座晶圆厂(Fab)。NAND 闪存制造是资本密集型产业,每座新一代晶圆厂的建设和设备投入通常高达100亿至200亿美元。
总计投入资本 (估计): 截至目前,由于该合资企业已经运营多年并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和新建工厂(例如最新的 Fab 7),其累计的总资本投入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远超数百亿美元。
年度资本支出: 资本支出是持续发生的。以新厂房为例,Kioxia(及其合作伙伴,即现在的 SanDisk)近年来的资本支出往往是全球半导体行业中最高的一批,每年投入数十亿美元用于技术迭代和产能扩张。
由于投资是持续和累积的,业内通常不公布一个单一的“总计历史投入”数字。
SNDK 与 Kioxia 的合作模式非常独特,并非简单的股权划分,而是以共同投资、共享产出的方式运作。
合资模式: SanDisk(作为现在的 SNDK)和 Kioxia 共享所有主要晶圆厂(Fab)的资本支出,并按照约定比例分配产出。
产出份额: 在多座主要的晶圆厂中,SanDisk 的权益比例通常接近 50%,尤其是在最新的生产设施中,双方往往保持大致对等的投资和产能分配。例如,在最新的 Fab 7 中,双方是平等的投资伙伴。
简而言之,SNDK 在合资企业中拥有重大的、近乎平等的发言权和产能分配权。
QLC(四层单元)技术是高容量 SSD 的关键,尤其受到 AI 训练和云端存储需求的推动。
全球产能地位: SanDisk/Kioxia 合资企业是全球 NAND Flash 市场(包括 TLC、QLC 等)的主要参与者之一,通常与三星和 SK Hynix/美光并列,占据着全球 NAND 总产能的约 30% 至 35% 左右。
QLC 产能占比:
虽然没有公开的、针对 QLC SSD 这一细分产品的精确数据,但鉴于 SanDisk/Kioxia 是最早且最积极推广 QLC 技术的厂商之一(尤其是 SanDisk 的 UltraQLC 技术平台),可以合理估计他们在 QLC 存储领域的全球产能比例与其总 NAND 产能比例相近,即在全球 QLC SSD 存储容量中占有 30% 左右的显著份额。
AI 需求影响: 如果 AI 需求引发 QLC SSD 供不应求,意味着 SNDK/Kioxia 联盟在这一高增长领域具有巨大的定价权和盈利潜力。这也是分析师看好其股价的核心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