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康康指尖
 · 上海  

$露笑科技(SZ002617)$

把露笑这次赴港上市拆成“钱、势、人”三个维度,你会发现它的核心意义不是“圈钱”,而是一次性解决未来三年碳化硅大战的入场券

1. 钱:一次性拿到15~20亿港元“战略子弹”

资金用途:招股书草案里写得直白:70%砸向合肥24万片/年的6/8英寸碳化硅衬底二期,20%补流动资金,10%做前沿研发(8英寸液相法)。

资金成本:港股IPO比A股定增便宜(A股定增一般折价10~20%,港股IPO折价5~8%),且没有锁定期,等于用最低成本把产能打满

2. 势:把“国产替代”叙事推向全球化

客户结构升级:现在国内主供阳光、华为;一旦港股上市,海外客户(英飞凌、安森美)的尽调门槛直接降低,等于拿到国际Tier 1的“敲门砖”

估值锚切换:从A股的“周期股估值”(PE 30倍)切换到港股的“半导体材料估值”(美股Wolfspeed巅峰PS 15倍)。只要良率数据好,估值可以瞬间翻一倍

3. 人:绑定地方政府+产业资本,形成“正循环”

合肥政府:二期项目需要15亿设备补贴+5亿流片补贴,港股上市相当于“投名状”,地方政府才敢把补贴打满

产业资本:招股书预留10%给战略配售,大概率会引入比亚迪电子、华为哈勃这类产业资本,形成订单+资本的双重锁定

一句话总结

这次港股上市,本质是露笑用“国际身份”换取“产能+客户+估值”的三重跃迁——如果成功,它就从“国内二线衬底厂”变成“全球碳化硅第三极”;失败,则退化成“有故事的周期股”。
对二级市场来说,真正的博弈点在上市聆讯前后,而不是上市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