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召开的华为光伏大会正值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窗口期。根据我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3年光伏累计装机达609.49GW,跃居第二大电源形式,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地位显著提升。本次大会承载三重战略使命:
破解行业深水区难题:当前光伏产业面临并网容量趋紧、消纳形势严峻、分布式配储调峰要求提升等挑战。新疆、青海等清洁能源大基地建设进入深水区,特高压直流近区新能源占比高、外送通道不足、局部电网薄弱等问题突出,沙漠地区风沙侵蚀和温差变化更对设备安全构成严峻考验。华为亟需通过技术创新解决高比例新能源消纳与电网稳定性矛盾。
强化“光储融合”战略地位:华为自2013年进入光伏逆变器领域后,仅用三年便实现全球出货量第一(2020年市占率23%)。2024年华为数字能源公司成立,将智能光伏列为五大核心业务之一,明确“光伏+储能=最普适电源”的技术路线。此次大会是华为首次系统性展示构网型储能、电芯级管理、虚拟电厂等技术的整合平台。
推动生态链协同创新:在全球贸易博弈加剧的背景下,华为选择与中来股份等A股上市公司深度合作。中来作为全球最大N型TOPCon电池制造商(产能2.1GW)和背板龙头(市占率25%),在2021年与华为联合推出整县分布式方案后股价两日涨停44%,此次大会或宣布新一代联合解决方案,进一步强化产业协同。
构网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华为将发布新一代智能光风储发电机解决方案,其核心在于通过Grid Forming技术将新能源控制逻辑从电流源型转为电压源型,使系统具备强惯量支撑(模拟同步发电机转动惯量)、瞬时稳压(毫秒级响应)、故障穿越等能力。该技术在新疆哈密华润电力项目中已完成百兆瓦时级验证,实现了离网状态下100%新能源供电,可提升弱电网地区消纳能力30%以上。沙特红海新城1.3GWh微网项目实证显示,该技术支持400MW带载并网运行和独立构网,实现GW级整网黑启动、分钟级电力恢复。
电芯级精细管理突破:针对储能安全痛点,华为将展示AI-BMS系统,通过海量数据采集与机器学习实现电芯健康状态预测。传统BMS仅能汇总有限数据,而华为方案在电池模组级部署传感器,结合主动均衡技术和热失控早期预警算法,使储能系统生命周期充放电量提升2%-5%,同时将热失控风险识别提前48小时。该技术与中来股份的耐高温背板材料(耐受150℃)形成互补,共同构建端到端安全防护。
组串式储能智能优化:区别于传统集中式储能,华为智能组串式架构采用“一包一优化”设计,每个电池包独立控制。在江苏信承瑞8MWh项目中,该技术通过AI调优降低电费24%,每年减碳620吨7。本次大会或推出支持动态SOC标定的升级版,大幅降低运维成本。
表:华为构网型储能技术演进路径
阶段技术特征代表项目电网支撑能力2014-2019零电压穿越国标19964认证强网适应性2020-2023弱网/离网运行澳洲电网认证弱网稳定性(SCR<1.5)2024-构网型储能沙特红海1.3GWh项目黑启动、惯量支撑
光伏电站“自动驾驶”:华为将推出基于光储大模型的智能运维系统,实现从“告警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转变。该系统融合气象大数据分析,使光功率预测精度突破90%,帮助沙戈荒地区电站减少弃光率。工程监管平台应用倾角检测算法(精度99%)和桩基垂直度分析,减少施工误差40%,缩短建设周期20天9。结合中来股份的智能监控维护系统,可实现组件级故障诊断。
虚拟电厂(VPP)平台化:针对分布式能源调度难题,华为将发布能源云3.0,支持百万级终端接入。通过聚合分布式光伏、储能、可控负荷,实现“光储网”协同。在深圳福田区委大院项目中,该技术协调600kW超充桩、储能、光伏系统,构建“车网互动”体系,降低变压器容量40%,提升光伏自消纳比例50%7。中来股份的户用电站资源(目标覆盖30万户家庭)将成为重要接入节点。
组件级电力电子(MLPE):华为智能组件控制器将升级至第三代,支持更大电流组件(兼容700W+),使屋顶装机量提升30%-70%。该产品内置增强型AFCI电弧防护,获得CGC L4最高认证,实现组件级故障定位,误报率降至0.1%。结合中来透明背板(透光率95%),特别适用于BIPV场景。
全链路主动防护:针对光伏直流侧故障占比70%的痛点1,华为推出智能组串分段技术,可在150ms内实现组件级关断。在储能领域,构建“从芯到网”防护体系,通过多维度安全设计(硬件+软件+结构+算法)应对电芯热失控、电网冲击等风险。
可信安全机制:首次提出电站安全韧性指标,涵盖设备可靠性(可用率99.99%)、数据隐私(符合GDPR)、网络攻击防御等维度。中来股份的FFC双面涂覆背板(11年0投诉记录)将作为物理安全基石。
中来股份与华为的合作始于2021年整县推进政策窗口期,现已形成“技术互补+资源协同”的深度绑定模式:
全场景方案适配能力:双方共同打造的“不挑屋顶”方案覆盖平/斜屋顶、阳光棚、车棚等场景,搭载中来N型TOPCon双面组件(发电增益10%-30%)与华为智能控制器。该方案实现“组件级优化”,规避阴影遮挡影响,充分利用不规则屋顶面积2。在山东、河北等试点县,装机密度较传统方案提高40%。
渠道与资金闭环:中来民生已建立覆盖1.5万个村的渠道网络4,与华为的数字化能力形成“线下+云端”协同。通过工商银行资金归集系统,解决户用光伏回款难题,降低坏账风险3个百分点。
N型电池与智能组串式储能的匹配性:中来TOPCon电池具有-0.30%/℃ 低温系数(常规PERC为-0.35%/℃),在高温环境下发电优势显著,可提升华为储能系统充放电效率。2025年电池效率目标25.5%,更适配华为1500V高电压平台。
透明背板赋能BIPV:中来高透光率透明背板(较2mm玻璃成本低1/3)突破双玻组件重量限制4,与华为智能优化器结合,使商场、医院等平屋顶项目装机量提升70%。目标2025年市占率30%。
数字管理平台融合:中来电站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可对接华为智能光伏云,实现“滴滴式”运维派单2。在贵州与中国电建合作的风光水储一体化项目中,该模式降低运维成本35%。
整县推进3.0模式:国家能源局要求党政机关屋顶光伏覆盖率不低于50%6,华为与中来或联合发布“低碳智能县域2.0”,增加漂浮电站、光伏基站、充电桩等元素2。中来在试点县注册本地公司的模式,可加速资源获取。
海上光伏突破:华为IP66防护逆变器(防盐雾腐蚀)与中来耐候性背板形成组合,中标全球首个吉瓦级海上光伏项目,为行业树立标杆。
表:中来股份各业务板块与华为协同点
业务板块核心技术/资源华为协同点潜在商业价值中来新材(背板)透明背板、FFC涂覆技术匹配智能组件控制器降低BIPV成本1/3中来光电(电池)N型TOPCon电池24.5%效率提升光储系统能效发电增益10%-30%中来民生(户用)30万户家庭覆盖目标接入VPP虚拟电厂参与电力交易中来新能(创新)风光树、漂浮电站融合数字能源云打造零碳示范园区
构网型储能EPC企业:华为在新疆、沙特项目已验证技术可行性,国家能源局新规要求新能源配储比例不低于15%,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200亿元。推荐关注:与华为联合测试的电网系企业。
整县推进资源方:中来股份凭借“县域公司注册+政府关系”模式,已锁定山东、河北等省20个试点县。按每县50MW计算,潜在订单1GW以上。
MLPE组件级电子:华为预测2027年分布式市场渗透率20%-30%,中来功率优化器业务或分拆独立运营。
技术路线更迭:钙钛矿叠层电池量产效率突破25%,可能冲击TOPCon技术经济性。中来虽布局透明背板应对双面发电趋势,但玻璃厂商降价带来压力。
应收账款风险:中来民生户用业务单户额度小(约8万元/户)、期限长(25年),2023年应收账款余额7.05亿元,存在坏账隐患。
华为生态竞争:华为近期与隆基、天合光能等合作零碳工厂8,中来非唯一合作伙伴,需警惕资源分流。
6月11日华为光伏大会不仅是技术展示窗口,更是重构能源生态的战略支点。通过“技术开放+生态绑定”模式,华为联合中来股份等企业共同应对三大挑战:
在技术维度,构网型储能与AI大模型的结合,将光伏从“适应电网”转向“增强电网”;在商业维度,整县推进与VPP模式创造新盈利场景(电力交易、碳资产运营);在安全维度,“从芯到网”防护体系降低全生命周期风险。
中来股份的核心机遇在于N型电池+透明背板与华为数字平台的耦合效应,需加速TOPCon产能释放(2025年达10GW),并防范技术替代风险。建议投资者关注大会四大信号:构网型储能标准进展、光储大模型应用案例、县域光伏新模式、海上光伏技术突破。华为与中来的深度协同,或成为中国光伏“技术输出全球”的范本。